臣子坐主位,皇帝却坐偏位听差遣,这符合逻辑吗?

自古以来,君权神授,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因此皇帝稳坐金銮大殿,居于正中央。而文臣武将分列两旁站立或坐下,即使在其它场合,皇帝也是绝对的坐主位,其他人员则做偏位。但这只是我们看到的比较常见的现象,也有很多正规的场合却大相径庭,臣子坐上了主位,皇帝却坐偏位,还要听差遣。

臣子坐主位,皇帝却坐偏位听差遣,这符合逻辑吗?_第1张图片

例如:三军统帅的指挥营里,元帅是最高指挥官,居于主位,士兵只听主帅的,除此之外谁都不听。即使皇帝来到军营,只能坐偏位,却不能越俎代庖,坐到主位。如果是创业初期,皇帝随大部队出征,还得听主帅的调遣,工作安排。西周的周武王跟随大军灭商纣时,他虽是君王,但不是主帅,主帅是姜子牙;姜子牙多次分配武王的工作。在战场上,包括武王在内的三军将士骑的都是马,唯独姜子牙乘着战车。回到军营时,又坐在主帅的位置上,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主帅在三军中的地位。三国时的刘备乱世之中请来了诸葛亮,让其执掌三军帅印。在发号军令中,一切事物皆有诸葛亮说了算,并安排皇叔刘备镇守某个地方。帅帐之内,诸葛孔明多次坐在主位,刘备则坐偏位。再比如,大堂审案,主审官是中心人物,坐大堂上座,也就是主位;皇帝来了的话,只能坐偏位听审,且不能干扰主审官的判案。不禁有人要问,这不是乱了君臣之道吗?尤其是在古代等级森严的情况下。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老板的管理,领导智慧。

一、不越位、不拆台、指导而不领导

臣子坐主位,皇帝却坐偏位听差遣,这符合逻辑吗?_第2张图片

经常听到有员工抱怨,我放不开手脚去做事。为什么呢?老板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我,却处处干涉我,一会说我这做得不对,一会说我那没按照他的内心需求去做。搞的我魂不守舍,生怕做错了事,挨批评。这就叫老板越了位,他把员工的事情也做了,还不落好。聪明的做法是让员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你只需要事前建立一个规则和机制。但你不能去遥控和干扰部门的具体工作,在部门里,经理是最高指挥官,是这个部门的老板。要以部门经理为中心人物,老板你不能一针插进去反成了中心人物。部门开会时,你有权利参与发言,提建议,但要维护该部门经理的权威,让他多发言并作部门决策。这就叫不拆台,指导而不领导。所以,无论是周武王,刘备以及大堂内听审的皇帝们,既然赋予了姜子牙、诸葛亮、主审官的权力,就得给他们腾出足够的空间,尽情发挥。即便你在现场,也得客随主便,听其安排!

二、充分相信,充分授权

臣子坐主位,皇帝却坐偏位听差遣,这符合逻辑吗?_第3张图片

人需要财富和物质奖励,但人又是情感动物,也需要尊重,精神激励。因此,当老板对员工足够的信任,充分的授其权力时,他们往往很容易感动。用工作上的努力来回报你,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周文王、武王、刘备用他们的行动感动了姜子牙,诸葛亮,把朝政大权,三军统帅的位置都毫不吝啬的交给了你。这种信任和授权是何等的伟大,甚至有需要我帝王出力的地方,你尽管说,我照听不误。

三、观其言而察其行

臣子坐主位,皇帝却坐偏位听差遣,这符合逻辑吗?_第4张图片

聪敏和有才干的人很多,但是既有才干又忠诚的人却不多见。我首先要听你怎么说,给我一套计划、规划方案,这是前提。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你实际做事的能力,忠诚度,我把权力给你,你来支配,我在旁边观察,不露声色。你所有的表现都展现在我的面前,那么好了,确实有能力又忠诚,我就放心的让你去施展自己的抱负。假若是相反的,回头再找你谈话,降职或解聘。别以为帝王坐在旁边,偏位只是个花瓶,而是他们在观其言而察其行。

四、搭平台、给资源,达到双赢的局面

臣子坐主位,皇帝却坐偏位听差遣,这符合逻辑吗?_第5张图片

老板把平台搭建好,所有的资源也给你。你只管在这个平台里利用这些资源大显身手,成就一番事业。可这绝不是一方独享胜利的果实,而是双方要达到互惠互利的结局,老板搭建的是平台,而你必须要将这个平台的发展带向更高的水平。只要你有能力和过硬的人品,平台里的事情你说了算,我只负责提供你需要的资源。那怕是你来发号施令,我给你当个帮手也行,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成就我,也成就你,达到双赢的局面。为此,帝王们会在某个不同的平台上,事情上采取非常之手段,暂居于偏位,却得到了对自身更加有利的发展后劲。周武王和刘备愿意听取姜子牙、诸葛亮的随军调遣,分别得到了周天下和三分天下取其一的局面。

作者:子龙老师(笔名) 

原创版权声明:欢迎分享,禁止抄袭、复制、粘贴及其它商业用途,否则我们将通过举报、法律等手段维权。若要搬运转载,请联系作者,经作者授权商议后方可搬运转载,侵权必究,谢谢合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臣子坐主位,皇帝却坐偏位听差遣,这符合逻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