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看到一篇《支付宝的“圈子”,阿里做社交的背水一战》的文章,还觉得支付宝此役势在必得,结果今天蚂蚁金服的董事长彭蕾就自己出来发公开信道歉,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在公开信中,彭蕾把话说的很重:“过去的这两天,是我到支付宝七年以来,最难过的时刻。”
彭蕾还将这件事的严重性拔高到好几个level:我们经历过许多困难的时刻,但从没有任何一件事,如这次一样如此深的刺痛我。
当然,阿里人还是聪明的,一次产品战略级别的失误,支付宝选择了用公关的艺术去化解:大老板亲自撸稿,“公众号主动认怂,没看到彭蕾都已经自责了:“如同看护自己生命一般看护的支付宝,今天被冠以各种污名。何忍卒睹??!!”连用四个标点符号,可见其心。但在一片安慰声中,还是难掩尴尬和落寞。
细数下来,从正式上线到高层叫停,仅仅用了3天,大概创下了支付宝有史以来一个功能从生到死的最快记录。这就好比一个跑马拉松的运动员,刚跑了500米就崴了脚,败的好心痛,好不甘,但却又无可奈何。
最新的信息是:
1、出现问题的两个圈子已经关闭,但圈子这个产品还会继续。
2、目前圈子功能是官方去运营,后期会逐步开发给用户,说白了就是,现在你还建不了圈子。
这大概是支付宝最近几年经历的最惨痛的一次滑铁卢,也为阿里一次又一次冲击社交,屡败屡战的悲情形象涂抹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事实上,历史上没有一个靠资源输出和产品创新,通过强行嵌套社交&社区成功的案例。即便是日启动次数过亿的支付宝,不好意思,也不例外。
说白了,还是销售驱动型的公司不懂社交的心,不知道社交真正的需求和价值是什么,以为用户都是下半身动物,放上几张大胸长腿美女照片,关系链就沉淀下来了。如果真的那么简单,我想中国不知道有多少陌陌了,还轮到着支付宝突围吗?错了就是错了,扯什么道歉呀。
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陌生人社交的水,到底有多深?
陌生人社交有哪些坑?
在微信牢牢掌控住住熟人社交的入口,陌陌3年上市成为目前体量最大的社交公司之后,留给社交创业者的机会真的不多了。
下图是App Store 社交排行榜前5的产品,你们看看,都是除了巨头之外,剩下的都是C轮之后的公司,哪里和草根创业者有什么关系。
榜单后面还有YY,贴吧,知乎等。我们可以看到,至少从榜单上反映出来的事实是,纯粹的陌生社交产品,除了探探之外,真的不算多,大部分都是在某个领域的延伸+嫁接。比如主打直播的映客等,主打网红、搞笑短视频的美拍,小咖秀,主打知识社交的知乎。
而在这背后,则是前仆后继的纯社交创业公司倒闭死亡。
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社交产品都很难解决运营和效率的问题,这也是所有社交产品面临的共同的坑。
1、运营包括如何进行第一步冷启动、平衡男女比例、打击虚假账号、用户投诉以及无处不在的微商。
一款社交产品,产品功能再好,UI再漂亮,如果没有人,价值=0,如果人数稀少,价值也=0,人是社交产品的核心和灵魂,某种意义上用户充当了杠杆的角色:在用户量降低到某个阈值时,这个产品的数据会迅速下滑,一蹶不振,迅速死亡。而当用户量激增到某个阈值时,又会引发马太效应,源源不断的吸引更多人加入,从而建立起自己牢不可破的护城河。
因此,对于社交产品来说,第一步启动种子用户就显得尤为关键,我可以分享2个不同产品的启动策略。
探探:探探的前身是P1,一个美女图片社区,如果你经常去三里屯,就会看到很多拿着长枪短炮的大叔在蹲守,那就是P1的签约摄影师,探探启动之初最早选择学校作为突破口,然而创始人很快发现问题:学生上传的头像实在丑的难以下咽,连直男都看不下去,于是果断调整方向,选择社会上白领女性、爱拍达人、网红进行推广,效果显著。
如故:之前因和新世相进行合作而声名大噪的“走心”社交app,主打的是三观匹配度,因而第一步启动的用户选择了女性读者居多的新世相。而如故的创业团队背景大多来自美国和香港拥有丰富的人脉,因此最初的种子也是他们身边的朋友。比如在推广之初就用了一些有趣的H5测试题来吸引用户。
获取了种子用户之后下一步就是运营。这么说吧,女性是社区的驱动力,但男性才是金主,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如果一个聊天室10个人里9个男人,1个女人,这个聊天室还能继续下去吗?如何均衡的获取用户,如何控制产品的调性,让女性用户乐意使用而不会产生使用“约炮神器”的顾虑?事实上,所有社交app都在努力去污名化,努力淡化约炮这件事。
微商是所有社交产品的天敌,有人总结“生于约炮,死于微商。”绝大多数社交app希望能够吸引到优秀女性来参与,但很多情况下蜂拥而至的是微商。微商像蝗虫一样侵蚀着产品的生态。她们往往会用网红照片混淆视听,通过虚假资料通过审核,然后引诱用户添加微信QQ,然后在聊天中兜售股票、商品、诱导用户发红包等行为,对于产品生态和用户体验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
尽管各个平台都严厉打击微商,比如探探有一个300多人的客服团队,比如如故与反垃圾SDK合作,对用户头像、昵称、签名等信息进行监测审核,但还是屡禁不止,这考验的是团队运营的实力。
2、效率指的是前端匹配的效率和后端聊天的效率。前者涉及到算法和产品模型,我们看到最近一年中国有很多tinder like的产品,比如nice、陌陌、网易花田、sobrr等等,从信息陈列方式来看,这的确是比基于地理位置的列表要更简洁优化的交互方式,但这种“左滑右滑”的方式更像是一个打开方式而不是产品。它将前端匹配的效率通过看脸的模式做到了极致(看脸社交),但很多时候,看完脸不知道聊什么,不得不一遍遍重复ASL的讨论,(Age/sex/location),降低了社交的乐趣,也让社交变得无聊和形式。
陌生社交的两端:从找谁聊到聊什么
走到这一步,陌生社交的痛点从找谁聊变成了聊什么。
如果说探探解决了“找谁聊”的问题,如故解决的是“聊什么”的问题。
如故在注册开始时就提供20个测试题,这些测试题范围从政治、历史、到情感、星座不等,然后根据你的回答列出“内心属性”,然后根据这个“内心属性”给你推荐匹配度最高的用户,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用户“聊什么”的话题。
看上去很完美,但推广起来同样也有不少困难,如果太打擦边球,那就变成和市面上主打下半身社交的app无异,如果太强调三观的“政治正确,”又会陷入保守传统的窠臼。
任何社交app都绕不过性这个主题,性对于任何社交产品来说,既是毒药,也是春药,就看你怎么用了。所以说还是老司机说的对,天生会撩妹的人,在网易评论区都能约到炮;天生不会撩妹的人,都一起进房间了还是一个人抱着枕头睡。
支付宝的错在于它完全不懂陌生人社交,在拥有海量实名用户,风控体系,大数据能力和信用体系的前提下,将陌生人社交的形象又重新拉回到约炮这件事上,大家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对于整个社交来说,是一种直接的伤害,支付宝真正要做的,是解决运营和效率的问题,而不是放上一堆美女,让用户打赏点赞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