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归是要有标签的

大多数人都想置身于远离罪犯的地方。和犯罪者,特别是犯下抢劫杀人这样恶性犯罪的人,哪怕是间接的关系也不想有。 ——东野圭吾《信》

近期花了点儿时间将东野圭吾的《信》阅读了一下。

东野圭吾的作品只拜读过《解忧杂货铺》,这是我重拾书本后阅读的第一本书,很温暖。阅读《信》时,我一度以为会以悲剧结尾。背负着“杀人犯弟弟”标签的直贵,先后经历了梦想的戛然而止,爱情的无可奈何以及贯穿全文的“歧视”。

东野圭吾用了3章的篇幅,将“杀人犯弟弟”这个标签彻彻底底的渲染了出来,心理的描写以及世人的态度都惟妙惟肖。从最开始坦白交代这个“标签”到最后的刻意隐瞒直至无法隐瞒而带来的一条条死胡同;从对哥哥的愧疚以及深爱,变成了深深的痛恨;从和身边人的和平相处到发现“标签”后的闻之变色。前三章都在讲一个内容,贴有“杀人犯弟弟”这个标签的人是没法正常的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的。

早就有所耳闻东野圭吾的作品以犯罪居多,3章下来,本以为剧情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兄弟相逢后,变得一无所有的弟弟将怨恨的尖刀指向本就一无所有的哥哥,最终以弟弟的锒铛入狱而悲剧结尾。但东野圭吾却在4,5章安排了人生导师,情节如同弯道漂移一样,拐到了另一个方向,始料未及却令人深思。

人生来是没有标签的,但人际关系的出现,却赋予了人各种各样的标签。“职工”,“高管”,“董事”等等。东野圭吾借社长这位人生导师,阐述了一个道理:标签是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职能的一种体现。标签的意义在于,它定义了一撮又一撮的人,在最开始的交流中,人们都会根据标签来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沟通交流。虽然从道德上讲,被贴上“杀人犯弟弟”标签的直贵不应受到歧视,但人们都会本能的选择不去和他们沾上半毛钱关系。

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我扪心自问却也是如此。当一个人被贴上了“孩子”的标签后,他所做的任何事情似乎都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毕竟手无缚鸡之力。当一个人被贴上了“老人”的标签后,他所做的任何事情似乎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们毕竟年迈弱小。当一个人被贴上“富人”的标签后,别人从他那儿借的钱似乎就可以晚点儿还甚至不还,因为毕竟他“不差钱”。诸如此类,若依次举例,数不胜数。

直贵夫妇采取了“堂堂正正”面对歧视这种做法,初次阅读到这里,我觉得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直面困难的方法,换位思考后,我也会采取这种做法。所以我最开始并没有理解,为什么周围的人不能够接纳他们,为什么直贵会写信给哥哥,要与哥哥断绝关系。当我再次阅读这段内容时,我明白了这种做法。

我就是个孩子,所以我欺辱其他同学,我小偷小摸都有情可原,我就愿意这样做,你们能奈我何?我就是个老人,我就愿意碰瓷,我就愿意假装摔倒敲诈那些善良的人,我就愿意这样做,你们能奈我何?我就是杀人犯的弟弟,请你们尊重我吧,杀人的不是我,是我的哥哥,这些我不再隐瞒了,你们掂量着办吧。

东野圭吾用了很好的一句话来总结这种方法。

假设,在那样的情况下,即使能产生与别人的交往,心理上负担更大的是谁呢?是你们呢?还是周围的人呢?

是周围的人,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杀人者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够意识到自己为亲属所带来的痛苦,那么在监狱的改造就是不彻底的。而刚志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层面的问题,这也导致了直贵写了最后一封信,断绝了与哥哥的关系。

整部小说最精彩,最难懂的就是最后两章曲折的剧情。当我看到直贵夫妇能够直面人生,勇于面对困难时,我觉得会迎来结尾。但是东野圭吾却将笔锋一转,将类似的经历让直贵夫妇经历了一遍,间接的让身为读者的我们也了解到了这种方法虽然直率,却没法解决问题,因为问题的根源仍然是监狱中的刚志。行云流水的逻辑下,直贵只能写出了那封信。虽然看似怪诞,却水到渠成。本以为写完信后便迎来结尾,但东野圭吾似乎觉得仍然不够,因为,我们终归是人,是人就有感情,更何况是骨肉亲情。

小说结尾处在监狱中的表演是画龙点睛之笔,社会虽然被“标签”化了,但身为“人”,却依然有能够突破“标签”的能力,这才是“为人”中最珍贵的东西。

《信》在06年被拍成了电影,看完小说后,我也仔细的观赏了一遍电影,平心而论,电影水平一般,但结尾处却感人至深。我喜欢结尾处的音乐《无法言喻》,与小说遥相呼应。

就似音乐中的歌词,“心脏被哀愁占据,这份痛苦说不出口”,这才是真正的“人”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总归是要有标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