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成佛的却只有两人,凭什么?

吴承恩的《西游记》,一直经久不衰,其引人入胜的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取到经书情节,广为流传,今儿个我们也来聊一聊《西游记》,只不过我们不聊他们一路如何斩妖除魔,视线落到个人最终归宿,唐僧——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斗战胜佛,猪悟能——净坛使者,沙悟净——金身罗汉。乍一看,四人都已功德完满,可仔细一想,却又有疑惑不解之处,为何同样跋山涉水,风吹沙晒的四师徒,到最后只有唐僧和孙悟空成佛,而猪八戒和沙和尚不是呢?这样对他们是否公平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反着来答,也就能顺藤摸瓜答出为什么只有唐僧和孙悟空成佛。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成佛的却只有两人,凭什么?_第1张图片

在取经四人组里,唐僧是如来座下的大弟子——金禅子遭贬转世,属于天庭内定了的取经人员,而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个人呢?他们明面上唐僧的徒弟,保护他取得真经,实际上,他们都是戴罪之身,西天取经之路从某种意义上是他们的弥错之行,在这过程里表现好了,之前的事就一笔勾销。

可在这之前,有一个头疼的问题,那就是这虽然是给他们的一个机会,可他们不一定就会接受。孙悟空当年就能大闹天空,显然是个桀骜不驯的主,哪怕给他压了五百年,心气还是高着的,要他低头给人做徒弟,鞍前马后,怕是不现实;猪八戒贪吃好色,又缺乏毅力,最初被贬下凡,似乎也没有打算悔过和重新修炼,反而去当倒插门女婿了,要他风餐露宿,不近女色去长途跑腿,也是难事;至于沙和尚,虽然西经之路上他任劳任怨,但是在没被收编到取经队伍之前,他也是个不怕事的主,失手打碎王母的琉璃盏后被贬下凡,就到了流沙河兴风作浪,吃人不吐骨头,这样一个人,要他去取经,想想都不敢置信。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成佛的却只有两人,凭什么?_第2张图片

可是,这个机会他们接受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机会十分宝贵,怎么个宝贵法?试想,这三师弟,他们成为取经之路人选之前,孙悟空不用说,天上的神仙都恨的牙痒痒,猪八戒和沙和尚被贬了,却都不思悔改,尤其是沙和尚,还吃人了,简直是入了魔道。他们心里也很清楚,天上的菩萨目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空收拾他们,然而,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取经机会,让他们将功折过不说,完成之后,还能让他们各自修成正果,为什么说是各自呢?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果都不一样,其实说白了就是每个人的得到的好处不一样。对于猪八戒,果是“将功折罪,管叫你脱离灾瘴”,对于沙和尚,果是“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对于孙悟空,果是“入我佛门,再修正果”。至此,我们大概也能猜到,到最后他们每个人的结果如何,猪八戒和沙和尚约莫是官复原职,而孙悟空也会谋个一官半职,至于唐僧,既然是内定,成佛是自然的。

不过,到了最后论功行赏之时,猪八戒没有继续做天蓬元帅,沙和尚也没有做他的卷帘将军,而是都变成了菩萨,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四个人取经路上表现优异,自然加赏,不过,由于具体到他们两人身上时,八戒只是”挑担有功“,沙僧只是”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远远不到封佛的境界,于是就退而求次,对他们二人最大限度封赏到菩萨。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成佛的却只有两人,凭什么?_第3张图片

说完了第一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为什么唐僧和悟空最后成佛了呢?

唐僧是内定,而悟空,则全靠自己的修行,他的修行不仅仅是说一路上功劳最大,付出最多,而是从心底里被唐僧的佛心善念感化,成为了一个慈悲之人,他心中渐渐感受到,取经为的是什么?修成果业吗?不是,是为了普度众生,而这一点,猪八戒和沙和尚显然没有领悟到,口说无凭,在此简单举一例——《西游记》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唐僧四人来到比丘国,而比丘国国王此时受妖女迷惑,想用着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子,煎汤服药,妄想长生不老。面对此事,唐僧是骨软筋麻,止不住腮边泪堕,忽失声叫道:“昏君,昏君!为你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苦哉!苦哉!痛杀我也!”,而猪八戒和沙和尚呢?他们一个道:“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另一个道::“师父且莫伤悲,等明早倒换关文,觌面与国王讲过。如若不从,看他是怎么模样的一个国丈。或恐那国丈是个妖精,欲吃人的心肝,故设此法,未可知也。”终究都带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成佛的却只有两人,凭什么?_第4张图片

而孙悟空呢?他不一样,他先是安慰唐僧:“师父,你且睡觉,明日等老孙同你进朝,看国丈的好歹。”,然后又分析形式:“如若是人,只恐他走了旁门,不知正道,徒以采药为真,待老孙将先天之要旨,化他皈正;若是妖邪,我把他拿住”,最后一句给了唐僧一粒定心丸:“与这国王看看,教他宽欲养身,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好一句,断不教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菩萨心肠,佛家慈悲尽在其中!《西游记》通读下来,孙悟空从一开始的叛逆桀骜,到后来慈悲为怀,修出来的是一颗佛心,他依旧威风鼎鼎,却懂得了正确的用自己能力去关心他人,这他人里,有他曾经心烦的师傅,更有这芸芸众生。因此,如来到最后给他的判词是,“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吴承恩笔下的师徒四人,论辛苦,走过的是一样的路,可论佛心善念,最终领悟透彻的只有唐僧和悟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最后成佛,而其余两人为菩萨的原因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成佛的却只有两人,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