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带着功利去读书

文/凯哥

“读书”这个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读书仅仅是对书本的阅读行为,广义的读书已经把上学、培训等接受教育的行为都涵盖在内了。


自隋唐科举制度开始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等古句一再印证了“读书”自古就是改变命运的途径,带着很强的功利性。

小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你不好好读书,将来长大就去工地搬砖头……”值得搞笑的是,我长大了,上了大学,受了高等教育,结果收入和搬砖的民工差了一大截。读书无用论的话题已经连续了一二十年,以往上大学是鱼跃龙门,可以改变命运;随着就业分配制度的变化和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如今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成为国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毕业即失业”的社会现象也增加了“读书无用论”的蔓延。

扪心自问,上大学那会我都没有搞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似乎就是同学们都上大学了,我不上大学显得自己不如人,父母没有面子而已。“读书无用论”是对“读书”功利诉求得不到回应的一种结果,是不适时宜的教育体制引发的一个必然。当前的教育一直在抓应试、抓形式,记得大学学纺织技术,实训的机器设备是1980年产的,比我还大,其中很多专业教科书的内容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大一暑假有幸参观了世界500强的纺织企业“东丽”公司,那种全自动化的生产车间给我震撼,更加剧了对专业知识心理期许的落差。“所学无用”是一种无奈。


你应该带着功利去读书_第1张图片

书,并不是无用的,只是要分辨书之时宜与好坏,读有用之书。身为21世纪的大学生,在读七八十年代编写的教科书,为不分时宜视为无用。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当今社会提倡终身学习,向老师学,向书本学,向同伴学。读书是“授业解惑”的一个重要途径。

追逐“功利”可以说是人的本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带着功利读书的效率是最高的,对读书的热爱也是最真诚的,因为一切始于需求!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我们变得明智、巧慧和精细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为了精进自己的人生,为了能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慢慢塑造一个健全的自我人格,使自己变得更加出色,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吗?


你应该带着功利去读书_第2张图片

书分千万种,当你没有功利心的时候,你发现不了你的需求所在,要去读什么书,不知道!当读书变成了家长、老师或者领导加给你的任务,为了读书而读书,一切就会索然无味!

读书始于“功利”却不能“急功近利”,事物发展都有其过程;读书也不可尽信书之所言,亦不可断章取义,而应推敲思量,读书外之书。读书就和吃饭一样,吸收一些、增长一些、排放一些,今天你吃了青菜、红烧肉、烤鸡腿和紫菜汤,并不是立竿见影就转化成长在胳膊上的一块肉,人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长大,读书也是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读书要带着什么功利来读呢?其实这个问题是要进行分类回答的,看你目前追逐哪方面的“利”,趋利避害是人之共性!

1. 读教科书或考试用书类籍:谁敢说不是抱着目的去读?大家都只为考试过关而已嘛。

2. 读励志类书籍:打鸡血的最好针剂,是特效“强心针”一针见效,持续性因人而异,也是催发行动的润滑剂。

3. 读消遣类书籍,这类书就是图个乐呵。《明朝那些事》、《盗墓笔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纯属打发时间,记住点内容可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4. 读散文类书籍,这类书读的是意境,感受那种飘渺和惬意。

5. 读技术类书籍:这类书是主动获取知识,查找方法去解决问题,比如《育儿知识》、《炒股一本通》。

你应该带着功利去读书_第3张图片

一张高考卷,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你我来说是一件好事情,十年苦读变成了终身学习,更多的人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带着你的“功利”去好好读书吧,当你知道为什么的时候,你的机会就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应该带着功利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