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人工智能、电子竞技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新职业也层出不穷。今天,13个新职业正式公布了!
今年初初步确定15个拟发布新职业后,4月1日,人社部发布通知,正式确认了13个新职业信息。
分别是: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
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物联网安装调试员、
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
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
数字化管理师、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
电子竞技员、
电子竞技运营师、
无人机驾驶员、
农业经理人、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与今年初公布的15个拟发布新职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检修工未进入本次正式发布之列。
与此同时,人社部还颁布了一批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电子竞技员入围受关注,还有一个亮了!
此次发布的新职业中,大部分与当下新兴的技术有关,比如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也有长期就已经存在现在被官方正式认定的职业,比如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当然,在国内众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也催生了一种新的职业:数字化管理师。
在13个新职业中,电子竞技员备受关注。很多人欢呼,电竞从业人员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开展工作了!
也有人很理性:
根据官方的定义,电子竞技员是从事不同类型电子竞技项目比赛、陪练、体验及活动表演的人员。
电子竞技员主要工作任务包括5项:参加电子竞技项目比赛;进行专业化的电子竞技项目训练活动;收集和研究电竞战队动态、电竞游戏内容,提供专业的电竞数据分析;参与电竞游戏的设计和策划,体验电竞游戏并提出建议;参与电竞活动的表演。
人社部表示,近几年,在国际赛事的推动下,基于计算机的竞技项目发展迅猛,电子竞技已成为巨大的新兴产业,电子竞技运营师和电子竞技员职业化势在必行。
这些职业中,还有一个亮了, 不上网友问,无人机驾驶员是个啥?
根据定义,无人机驾驶员是通过远程控制设备,操控无人机完成既定飞行任务的人员。
人社部表示,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利用无人机完成一些人类难以完成的高难险和有毒有害工作成为可能,通过无人机可以进行植保、测绘、摄影、高压线缆和农林巡视,无人机在物流等领域也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新职业反映国家未来发展热点领域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职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未收录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技能要求的职业。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职业分类动态调整机制的重要内容。
1999年,我国颁布了首部职业分类大典,共收录了1838个职业。2010年后,国家启动了大典修订工作。2015年7月,颁布了2015年版大典。2015年版大典颁布近4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滋生孕育出新职业,亟须重启新职业信息发布工作。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与此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和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等4个专业技术类新职业应运而生。
而在许多传统行业,技术的升级换代正引发传统职业的变迁,如工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对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系统运维员的需求剧增,使其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一线的新兴职业。
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也衍生了新职业,比如在国际赛事的推动下,电子竞技已成为巨大的新兴产业,电子竞技运营师数量增加和电子竞技员职业化势在必行。
记者注意到,在对新职业的定义和主要工作任务描述中,并不含有对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要求,但是从对主要工作任务的描述中不难看出,新职业所需的人才培养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均有涉及。
“新职业信息的发布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相适应,促进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实现人才培养培训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人社部负责人表示。
已有一批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
作为人才培养一端的教育领域,如何响应新职业的人才需求?
记者注意到,早在去年4月,教育部就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建设。推进‘新工科’建设,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到2020年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复合特色专业;推动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到2020年编写50本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建设50门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职业院校大数据、信息管理相关专业中增加人工智能相关内容,培养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2018年认定了首批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布局建设了57个人工智能类项目。
根据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共有96所高校新增备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101所高校新增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
在职业教育领域,从今年年初公布的2019年高职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看,今年备案开设高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学校399所,“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207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498所,“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568所,“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209所,“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76所,“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343所。虽没有直接以人工智能为名称的专业,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8年增设了“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2019年有71所高校首次开设这一专业。另有169所高校备案开设“智能控制技术”专业,该专业自2013年设置以来呈逐年快速发展趋势。
据了解,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教育部还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学教材室副主任刘义国告诉记者:“本轮修订工作,主要是从分析梳理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中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化入手,对照最新版职业分类大典,对接新职业,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优化调整中职专业,该新增的新增,该提升的提升,该淘汰的淘汰。目前已发布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接下来还要根据反馈意见并结合这次发布的新职业,进一步修改完善。高职专业目录,现在是每年动态更新。”
职业更新提速给人才培养带来新挑战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4亿元,同比增长6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云计算发展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到691.6亿元,增速达34.32%。市场迅猛增长的同时,也带了巨大的人才缺口。
新职业的增加,让那些对市场反应灵敏的高职院校负责人看到了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对教育的挑战。
“客观上说,认定新职业是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常州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吴访升认为。“今后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图景,大批的新职业面市,大批的传统职业消亡。”广东省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校长邓庆宁说。
邓庆宁分析:“13个新职业中相当一部分是面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经济时代的先导性职业。对于学校来说,当务之急是对现有专业进行数字化再造。同时,顺应新经济开设具有数字化特征的新专业。目前我校已有10个专业在此范围内。当然,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因此停留在回应产业需求上是不够的,职业教育应该具有引领性,就这一点来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理解专业设置应在技术业态发展中成长,在成长中规范,在规范中引领。”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冯新广说,“但是,目前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三四线城市的职业院校来说,像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专业,我们虽然很关注,也打算开设,但困境是缺乏师资,也缺乏相关企业的支持。”
冯新广认为,迎接新技术、新产业带来的挑战,职业院校要坚持开放办学,主动作为,与市场共舞,与经济对接,与产业互动,构建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动态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和产业对人才的诉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重构适合需求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建没,使其能够快速响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需要。
文 | 综合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