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姿势

在我起初学编程的时候,是被这些领域内的大牛们创造出的东西所震撼,写一些代码,竟然可以做出这么炫的效果,一个很大的世界由此向我打开。于是我决定学编程,在初始阶段,我游走于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料之间,很快就见成效。就如我们用C语言写下一行printf("Hello World!\n")之后,"Hello World!"一行字真的出现在屏幕上时候的惊喜,编程世界给我一种创造新事物的成就感。

仅仅是输出 Hello World 或者写一个加减法的小程序还远远不够,我的梦想是成为那些大牛们一样的高手。所以我开始关注这些人,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大牛们永远是轻描淡写的,对于小白们提出的很 Low 的问题,他们一句话就可以解决,我在他们面前,仿佛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弱智,所以,很快我的信心受挫,他们是我眼前的一座座高山,有的甚至是比我还小的同龄人,我第一次感觉到一种无力感。我觉得,终我一生,也到不了这样的境界。我的挫败感由此而生。

但事实是,大牛们也是从简单的输出一行 Hello World 开始,经过长时间的付出与努力,才能够到达这样的境地。后来我又发现,那些很牛的人,很多从上大学以前就接触了编程,有的甚至小时候就接触了计算机技术,而我第一次上大学多媒体课的时候,还不清楚开机按钮在哪里,请舍友帮忙才打开。又有些人,从极牛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学习过,他们在编程的起点就得到了很好的指引。又有很多人,英语很好,在学习编程的时候,可以较轻松阅读文档,也有一部分人,每天坚持大量时间的拼命式学习,才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成绩。在我关注的一个 Android 开发者公众号上,博主在大学只顾打游戏篮球追妹子,挂科无数、四级三次才过的放荡生涯后,工作后决定学习编程,他为了学习和工作,每天坐最后一班公交回家,连公交师傅都认识了他,在短时间类学习了移动开发,获得了主管赏识,几年后,有资格参与公司的高层决策。而这些我都没有。我学前端的时候,连编程语言基本的变量、函数、面向对象的理念都含糊不清,这就是所谓的输在起跑线上,想要在短期内成为大牛,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就如最近的大剧《人民的名义》中,与天争命的祁同伟为了逆袭,惊天一跪才获得了上升的通道。也就是说,我在一个编程小白的时候,就以这些大牛们为奋斗目标,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唯一可以参考的是前面提到的那种拼命式攻坚战,但不是人人都可以下得了这么大的决心和行动力。

观察身边的大部分人,要么已经放弃了学习,要么将大部分精力浪费在自我内心的消耗战上,整个人疲惫不堪,学习进境极慢。这是普遍现象,大部分人受限于自己所处环境的限制,例如资源、教育甚至交际圈,而使得自己的视野拘囿于一个无形的圈子之类,前面我举过卡尔维诺关于“世界正在缓慢石化”的例子,我们每个人在这样一种固化的圈子中,很容易出现一种“围城”心态,总是看别人的生活较好,而否定自己的特质,也就是我前面只看到大牛们光鲜的一面,而去刻意追逐他们的脚步。包括现在很毛躁的追星现象,因为明星被强大的经纪团队包装为一个个完美的形象,对比眼前的世界,他们的生活仿佛乌托邦美好,而娱乐圈内的人未必事事顺心,满意于彼。一旦我们妥协于目前所处境况,一边埋怨目前所有,一边艳羡不可达的远方,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怪圈之中。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父母永远看别人家的孩子好,房子总看别人家的漂亮,工作总觉别人的舒心,长此以往,这些臆想中的别人的,或者较好的理想的生活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全部,这种时候,大部分人陷入一种消极的悲观主义,有一部分人则是消极的乐观主义氛围,关于这两种生活状态,我在彼得蒂尔的《从0到1》中看到的,前者更像是被动地活着,后者更像是迷茫的乐观。彼得蒂尔提到:当人们缺少具体的实施计划,他们就会依照惯例,尽量把多种选择组合起来,这更像是一种无目标的准备。

这样的状态成为常态之后,我们关于生活付出的所谓奋斗,实际上是一种规则内的砌砖行为,上好大学为了好工作,好工作为了赚大钱,赚大钱为了买房子车子,买房子车子为了娶媳妇,这就是我们奋斗的轨迹,只因为这样的轨迹成为了一种默认的选择,大家就认为这条路是必须要走的路,而关于梦想,关于自由,关于诗和远方,往往变成了一种自嘲式的空想,从“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种句子的盛行,我们就可以看到,实现梦想已经成为了一种消极的运气式行为,而不是一种必胜的信念。所以说,这样的生活之下,我们失去了自我生活的建构能力,我的意思是,人的一生,不应该在必然中度过,而是一场探索未知可能性的的旅行。当然,我不是来说空话的,并不是想舍弃世俗的偏见,一心追求自由奔放的生活。自我生活的建构,首先是一种自律,也就是把握真实的自己,这不是难事,在夜深人静的时刻,你内心的自言自语,就是最真实自己在挣扎,企图脱离固化的规则。关于这个,我不多说。我今天更想要表达的是,在自律的基础上,我们如何在现实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生活,也就是,我应该采取一种怎么样的奋斗姿势。

自律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不自律的人,或者说全凭热情做事的人,是没有持久战斗力的,除非他在这个战场上拥有大量可以挥霍的资源。掌控自己,意味着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我们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过分夸大竞争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打赢某个人,才能够取得胜利,商业领域的收购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两全的方式。我们从小在学校接受的理念并不是学习到知识,而是取得第一名,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更多关注自己,其实就是信任自己,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某方面的才能,运气好的人可以很早关注到自己的天赋,而运气差点,就得慢慢挖掘,但大部分人不仅没有挖掘,反而把自己的天赋关了起来,生怕别人发现自己才能。这一段,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首先要在自律的基础上关照自己的才能。

其次,如果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和才能,就需要将它们拎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在现实的土壤生根发芽,如何做到?学习。学习是进步的最有把握的途径,现在的社会,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学习。关于如何学习,我还有很多话要说,一时说不清楚,我先说,学习是有方法的,并不只是下足够的苦功就可以有相应的收获,学习需要聪明,需要思维的参与。这一部分,是比较难的,但一旦意识到所谓众妙之门,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境地。这还是需要我们更多地关照自己,关注自己的大脑与思维,我知道,大部分人的脑子已经生锈了。

前面我说我们不能故意夸大竞争,在此观点上,我认为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还需要拥有一些榜样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人生路漫漫,为何要一个人战斗?经过前面学习编程的经历,我知道那些大牛们不是我的榜样,我开始思考,我能够拥有什么样的榜样?现在,我的答案是,放弃高远宏大的目标,找一个只比你厉害一点点的人,向他学习。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只比你厉害一点点的人走过的路,刚好是你下一步要走的路,他在这些路上可能有深刻体验,他们刚解决的问题是你现在正面临的问题。其次,只比你厉害一点点,追上他的脚步,这更具可实现性,能够让你产生十足的动力,就像我们学校的时候,第二名的学生最在意第一名的位置,而最后一名可能并不会以成为第一名为目标。如果第一名和第二名做了朋友,互相帮助,互相切磋,我相信别人最多也只能抢到第三了。

最后,如果要概括一下我心中的奋斗姿势,大概是这样的:以自我为中心,以身边值得学习的一切为榜样,独立思考,不断质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就是一个圆心,天地周边的一切,都可以为我所用,这也是我一直倡导的开放心态,也是我喜欢编程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奋斗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