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三层框架详细解析

MVC模式(三层架构模式)

(Model-View-Controller)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软件架构模式,把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基本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

MVC模式最早由Trygve Reenskaug在1974年提出,是施乐帕罗奥多研究中心(Xerox PARC)在20世纪80年代为程序语言Smalltalk发明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MVC模式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动态的程序设计,使后续对程序的修改和扩展简化,并且使程序某一部分的重复利用成为可能。除此之外,此模式通过对复杂度的简化,使程序结构更加直观。软件系统通过对自身基本部份分离的同时也赋予了各个基本部分应有的功能。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自身的专长分组:

  • (控制器Controller)- 负责转发请求,对请求进行处理。
  • (视图View) - 界面设计人员进行图形界面设计。
  • (模型Model) - 程序员编写程序应有的功能(实现算法等等)、数据库专家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库设计(可以实现具体的功能)。


MVC工作原理


MVC是一个设计模式,它强制性的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使用MVC应用程序被分成三个核心部件:模型、视图、控制器。它们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

视图

  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对老式的Web应用程序来说,视图就是由HTML元素组成的界面,在新式的Web应用程序中,HTML依旧在视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一些新的技术已层出不穷,它们包括Macromedia Flash和像XHTML,XML/XSL,WML等一些标识语言和Web services.   如何处理应用程序的界面变得越来越有挑战性。MVC一个大的好处是它能为你的应用程序处理很多不同的视图。在视图中其实没有真正的处理发生,不管这些数据是联机存储的还是一个雇员列表,作为视图来讲,它只是作为一种输出数据并允许用户操纵的方式。

模型

  模型表示企业数据和业务规则。在MVC的三个部件中,模型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例如它可能用像EJBs和ColdFusion Components这样的构件对象来处理数据库。被模型返回的数据是中立的,就是说模型与数据格式无关,这样一个模型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由于应用于模型的代码只需写一次就可以被多个视图重用,所以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

控制器

  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所以当单击Web页面中的超链接和发送 HTML表单 时,控制器本身不输出任何东西和做任何处理。它只是接收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请求,然后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模型处理返回的数据。   现在我们总结MVC的处理过程,首先控制器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决定应该调用哪个模型来进行处理,然后模型用业务逻辑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并返回数据,最后控制器用相应的视图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数据,并通过表示层呈现给用户。


MVC框架模式的优点


     1、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
     2、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
     3、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
     4、有利于标准化;
     5、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


MVC框架模式的缺点


  (1) 增加了系统结构和实现的复杂性。对于简单的界面,严格遵循MVC,使模型、视图与控制器分离,会增加结构的复杂性,并可能产生过多的更新操作,降低运行效率。 

  (2) 视图与控制器间的过于紧密的连接。视图与控制器是相互分离,但确实联系紧密的部件,视图没有控制器的存在,其应用是很有限的,反之亦然,这样就妨碍了他们的独立重用。 

  (3)视图对模型数据的低效率访问。依据模型操作接口的不同,视图可能需要多次调用才能获得足够的显示数据。对未变化数据的不必要的频繁访问,也将损害操作性能。

 

了解真正所谓的"框架"

 

我们到底要什么

  在回顾了我们写代码的历史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到底要什么?

  无论是使用JSP,还是使用Struts1,或是Struts2,我们至少都需要一些必须的元素(如果没有这些元素,或许我还真不知道这个程序会写成什么样子):

  1. 数据

  在这个例子中,就是name和password。他们共同构成了程序的核心载体。事实上,我们往往会有一个User类来封装name和password,这样会使得我们的程序更加OO。无论怎么说,数据会穿插在这个程序的各处,成为程序运行的核心。

  2. 页面展示

  在这个例子中,就是login.jsp。没有这个页面,一切的请求、验证和错误展示也无从谈起。在页面上,我们需要利用HTML,把我们需要展现的数据都呈现出来。同时我们也需要完成一定的页面逻辑,例如,错误展示,分支判断等等。

  3. 处理具体业务的场所

  在这里,不同阶段,处理具体业务的场所就不太一样。原来用JSP和Servlet,后来用Struts1或者Struts2的Action。

  上面的这些必须出现的元素,在不同的年代,被赋予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受到时代的束缚,其表现形式非常落后,有的已经不再使用。但是拨开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不就是我们已经熟门熟路的MVC嘛?

  数据 ———— Model

  页面展示 ———— View

 

处理具体业务的场所 ———— Control

  所以,框架不重要,概念是王道。只要能够深刻理解MVC的概念,框架对你来说,只是一个jar包而已。

  MVC的概念其实就那么简单,这些概念其实早已深入我们的内心,而我们所缺乏的是将其本质挖掘出

来。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这是一副流行了很多年的讲述MVC模型的图:

  在这幅图中,MVC三个框框各司其职,结构清晰明朗。不过我觉得这幅图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数据是动的,数据在View和Control层一旦动起来,就会产生许多的问题:

  1. 数据从View层传递到Control层,如何使得一个个扁平的字符串,转化成一个个生龙活虎的Java对象

  2. 数据从View层传递到Control层,如何方便的进行数据格式和内容的校验?

  3. 数据从Control层传递到View层,一个个生龙活虎的Java对象,又如何在页面上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出来

  4. 如果你试图将数据请求从View层发送到Control层,你如何才能知道你要调用的究竟是哪个类,哪个方法?一个Http的请求,又如何与Control层的Java代码建立起关系来?

  除此之外,Control层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它作为一个控制器,至少还需要处理以下的问题:

  1. 作为调用逻辑处理程序的facade门面,如果逻辑处理程序发生了异常,我们该如何处理?

  2. 对于逻辑处理的结果,我们需要做怎么样的处理才能满足丰富的前台展示需要?

  这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基于对MVC的基本概念的挖掘。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写程序的时候去一一解决。说到这里,这篇文章开头所提的问题应该可以有答案了:框架是为了解决一个又一个在Web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诞生的。不同的框架,都是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但是对于程序员而言,他们只是jar包而已。框架的优缺点的评论,也完全取决于其对问题解决程度和解决方式的优雅性的评论。所以,千万不要为了学习框架而学习框架,而是要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框架,这才是一个程序员的正确学习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MVC三层框架详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