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永远准备好!

“上尉,我.....因为还没有完成培训,所以......我还没有准备好。” 这个接到麦凡利上尉任务的小男孩,瘦小,胆怯,害怕,眼看着数以万计的机械乌贼像被激怒的马蜂,将淹没整个星球。他来不及等待上尉的回复,立马奋力跑向三号门,打开舱门战舰飞进来,因为那是对付乌贼唯一的办法。

之所以影片《黑客帝国》里这个片断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是因为我常常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总也没有准备好的人,可是后来发现人生是不等你准备好就开始了。

1、你敢吗?不敢

“天啊!我做了个梦,在水里被人强奸了!!!”看着微信那头A女士发过来文字末尾的三个惊叹号,我能感觉她被吓得不轻。

“怎么会这样?是男人不可靠吗?”、“在梦里,我怕反抗会激怒他,所以我就顺从了”、“醒来后,我对自己在梦中的表现很自责”.......她有些语无伦次。

“你不用害怕,梦的语言是需要翻译的,这个梦可能只是反应,在现实生活中,你可能会强迫自己服从他人的意志.......”。我忍不住插了一句。

电话那头,她长吁了一口气,连连称我说得太对了,接着通过对梦的基本象征,自由联想,寻找线索.......,凸显出A一直有待突破的主题:真实的表达自己。

让我猝手不及的是,她进行了大量的自我剖析,从原生家庭,到成长经历,到预设真实表达后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麻烦.......。滔滔不绝,有理有据。总之,我听出来了,道理我都懂,但问题一直没解决。

“你觉得接下来可以做些什么?”我又不得不打断她的解释与分析。“先爱自己呀!遵从自己的感受,跟对方真实的表达啊!.......。”她的答案脱口而出。

如果你手里攥着一房门的钥匙,想打开它,再简单不过了。无非就三个动作——掏出钥匙,把钥匙插到孔里向右旋转了一圈,然后拉门。

既然A女士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去做就好了,那为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呢?她的话匣突然关上,停顿好几秒钟,吐出三个字:“我不敢”。

是的,真实的表达自己需要力量,因为我们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因为我们害怕自己不够好,别人就不爱我……我们就会把符合他们标准的好人面具戴起来,带久了,面具和脸上的肉就会长在一起,就更不敢撕下来了。

2.为什么不敢?没准备好?

一次,A女士在办公室聊天,谈到孩子上幼儿园爱哭的事儿,不断上司接了句:哎呀,这家伙跟你一样,不爱说话,加上哭,老师肯定不喜欢,以后可怎么办?

本来她觉得孩子上幼儿园哭,没什么的。结果上司如此评断,感觉心口立马被戳了一刀,气得屁丫子里全是火。她想回应点什么,但最后只是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是努力地从僵硬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发出干巴巴地呵呵声。

“怎么可以这么说我的孩子呢?.......”回忆起这件小事,她依然怨气难平。

“是呀,为什么你没表达呢?”我问她。

因为上司B拥有很多的权柄,销售渠道的掌控权,优惠政策的配额权,薪水提成的决定权......她评估自己的真实表达,得罪了上司,她会失去很多本就应该属于她的好处。

于是她把自己的愤怒,焦虑,郁闷,难过压抑到潜意识里去,就像我们筑起很高的水坝,把负面情绪封存起来,眼不净为净,可是这股被压抑的情绪不可遏制地奔涌着,这个梦也许就是水坝终有一日承受不了会崩堤的前兆。

当A掷地有声地宣布:我真的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我发现,有时候问题不但不是敌人,反而成为我们最忠诚可靠的盟友,比如A的问题,就一直帮助着当事人防御、遮掩着令她们无法独立自主、勇于开拓市场的职场关系。

而且,一旦把这个“我不敢”的认识,当作“事实”,方向就会变成“如何让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更好”,然后挫败和压抑就更多。

当我提醒A去注意到这些内在认同带来的后果时,她决定改变,对自己总结道:“我不敢,是因为我力量感不够,因为目前我还没准备好!”


人生没有永远准备好!_第1张图片

3、什么叫准备好?不体证,不知道

A的话让我想起,朱德庸先生的漫画《我还没有准备好》——

我还没准备好出生就出生了,

我还没准备好上学就上学了,

我还没准备好毕业就毕业了

我还没准备好恋爱就恋爱了,

我还没准备好结婚就结婚了,

我还没准备好做爸爸就做爸爸了,

我还没准备好老就已经老了

真的,人生没有永远准备好。

我反问A,什么才叫准备好?同时分享老师在工作坊带领我们做的的力量练习。

在课程上,老师谈到,力量有很多不同的体现,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胸怀大志,有清风拂柳的以柔克刚,有种子发芽的破土而出,也有水滴石穿的日积月累.......。而他们只有一个原型,那就是本体的力量。

老师分享自己脑海里出现的一个画面,身后是他誓死保护的家园,面对前方敌方的千军万马,身着战袍的他,一柄长达两米的方天画戟倒持手中,突然往地上一垛,顿时腾起冲天的尘土。伴随着这个画面,当他目光灼灼,说出:“来,看到我的力量!”全场无不震憾。

按照二人组练习的约定,只有对方真实的感受到你的力量,她才会点头回应:“是的,我看到了!”,作为学生,我也借用老师这个画面,但显然并没有什么毛用,不管我怎么声嘶力竭,我对面的伙伴咏华就是面无表情,不动声色。

“不行!不行!怎么办?”我感觉声带发紧,喉咙发痒,身体摇晃。原来不是你每天练习丹田发声,你就有力量。“去感受你的本体!”老师在一旁提醒在场的每个学生。

“本体?什么时候我感受过无形的宇宙的力量?”我微眯双眼,深深呼吸,问自己,突然就看到一个画面,在学习的这几天,每天我都在海边冥想,冥想结束后,我靠在海边的岩石上,把下半身全都浸泡在海水里,突然一个浪头打过来,一个趔趄,海水把我冲了下去,我本能的用手抓住岩石,全力爬了上来。

那是我第一次被海水的力量所折服,它们看起来是如此温暖又温柔,随着这个画面不断滚动,我脱口而出:“来,看到我的力量!”,伙伴咏华马上眼睛里闪烁着泪光回应道:“是的,我看到了你的力量!”,仿佛她的眼睛在说:“终于等到你的力量。”。接着我的身体感觉在丹田处有股热量顺着胃轮,心轮直抵喉咙,最后喷薄而出。

原来,我们听到的道理都是别人的道理,你还没把它变成自己的道理,所以你才做不到。老师分享的那画面是老师的,我只是把它想像出来,但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所以我的力量出不来。

这就好像,你去听一个讲座,看着周围的人都在奋笔疾书,你却一脸懵逼,不知道写啥,于是你把别人的东西拿来一抄,结果除了浪费时间没啥用。

所谓“懂”,不是信息层面的,而是情绪体验面的,它是必须证悟的。否则就只是昙花一现,下次碰到同样的问题,你还是一筹莫展。前者是头脑、思维,后者是感受,是心灵,是情绪。

所以,你得把钥匙插在门上转动着试试看,打开了门,你还不能站在门口,还得往里走,不然你怎么可能得到门内里的宝藏呢?你做了才知道,这个钥匙它合不合适,哪里需要再磨磨边,凿凿看。在练习和行动的过程中,才知道你到底准备的怎么样了?下一步需要什么样的准备?

后来,我跟A玩了一个情景模拟的小游戏,我扮演他的上司,模仿着她的描述,说出那些她认为不得体的话,让A在具体的场景下做出拒绝的反应或者真实表达自己感受的反应。

“老大,本来孩子小,上幼儿园哭很正常,听你这么一说,我就好焦虑,感觉自己好失败,……”当她说出自己的感受后,坦言舒服多了。

她说这个体验对她很宝贵,回想我第一次向上司拒绝本职工作以外加班,也是躲在洗手间,练习了好久。

“那些恐惧是不是真的?我真的想要什么?.....想清楚这个问题,就开始学习成长,并且行动起来。

否则,都只是假装在抄抄笔记,故意装作很努力的样子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没有永远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