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小店

路边的小店_第1张图片
一个有着红顶的小小售货亭

西苑宾馆出来的那个路口,有一个小的红色亭子,卖鸭头鸭脖和素菜之类。它的味道不像是湘黑鸭或纯味那样辣中带一点回甜,全是凌冽火热地辣,但正好也对我的味,所以经常去光顾。这家小店还提供24小时送上门的服务,我留了一张卡,但从来没用过。有时候心中也暗暗想,半夜两三点的时候,真有人打电话要几个鸭头鸭脖吗?

我每次去,也就是两三个鸭头,拿回家对着视频边看边啃,如此便可拥有一整晚的愉快时间。

前一阵去的时候,发现门被上锁了,心里想,他们终于也有要休息的时候啊。第二天再去,门还是关着。这让我很不甘心,后面几天总会有意无意地绕过去看一眼。终于有一天,发现上面贴了一张A4纸的告示,说家里有事暂不营业。我又等了几天,最后只好跑去黑店寻求替代品了。那边相对来说距离更近,味道还多一种。但偶尔从那个小亭子经过时,仍忍不住张望一下。最后,我甚至猜想,他们这个亭子应该是要转让出去了吧,要不然怎么会停这么久。

上一周,再次从这里经过时,突然发现门又重新打开了,赶紧跑去过要了两个鸭头。我们的对话模式是固定的,“两个鸭头,刷点辣椒油”,“8块”,“好的,谢谢!”那天我破天荒地主动搭讪了:“好久没开门了啊,我还以为你们不打算做了呢。”店主温厚地笑了一下“我爸病了。”“哦,现在怎么样?”“好得差不多了,花了10多万。”“啊……这样啊”,我不知道怎么接下去了。他再笑一笑:“关门这一段也损失了好多老主顾,不过没关系啦,再来吧”

他们已经24小时外送啦,我想象不出他们还要怎么努力去经营。不过我果断抛弃了黑店的那家,重新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和模式。

在隔了一条街的地方,还有一家小店,专卖狗肉汤和狗肉。店主是一对老夫妇加上他们的中年儿子。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发现他们实在是很不讲究,直接把勺子筷子(没有碟)往桌面上一扔就算给拿餐具了,桌上甚至还有饭粒没擦干净。端汤的时候手指就在碗边,能清楚看到黑乎乎的指甲和手上的油渍。但汤是真好喝,豆腐、白菜打底,显得温厚而不腻,就着一碗饭呼啦两下就吃完了。大冬天,我满足得浑身细胞都像是要张开。此后就常常主动要求再去。

老阿姨是一个话很多的人,每次去都发现她正津津有味地给人介绍墙上挂的那副“哈尔滨美食地图”,听她得意洋洋地宣布里面收录了她的这个店,并且“完全没有做广告哦”。人家一桌客人吃饭聊天,她也要凑去答话。我甚至有一种错觉,哈尔滨的大小事她无所不知。相比多话的女主人而言,老大爷就很寡言了,但存在感不低,他总是一个人端着个盆屋里屋外地穿来穿去,也不知道在忙什么。那时候他们的儿子,有时候在有时候不在,在的话也总是沉默地在厨房干活。

后来,我们某天晚上7点多过去时,发现已经闭店了。门口贴了一张纸,暂停营业,某日开门。某日大概就是我们去的当天的一周以后的样子。一周以后过去,果真是重新营业了。当时整个店内的客人就只我们俩,我一进去就发现气氛有点不对劲。老阿姨一个人坐在一边,闷闷地不说话,也不怎么招呼人。他的儿子老规矩给我们上来一碗汤,之后也悄然地回到厨房再不发出半点声响。等我们吃完饭结账走人之后,我终于想到是哪里不对了——没有看见老大爷。

过了两天再去,店里出现了一个此前从来没见过的女子,正在招呼老阿姨吃东西。开始我以为是这家人的媳妇,后来听对话,原来是女儿,才从深圳回来的。

后来慢慢地,这位老阿姨又恢复了从前爱说话的习惯。一直到现在,我都再也没见过那位老大爷,我想我知道了他们家发生了什么。汤的味道开始变了。但我们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路边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