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传闻很多,靠谱的也就这几个

梨园传闻很多,靠谱的也就这几个_第1张图片
梨园篇

1、“梨园弟子”这个称谓,最早并不是指戏曲演员。话说唐玄宗很有音乐天赋,他不仅懂乐理,还能演奏乐器。为了培养音乐人才,他挑选了三百名青年子弟,安置在长安城内光化门北的梨园中。每当闲暇时,就亲自教他们演奏乐曲。这三百人被他称作“皇帝梨园弟子”,这就是“梨园弟子”的由来。

2、出生于安徽的程长庚,是徽班进京后由演唱徽调、昆腔衍变为京剧的十三位奠基人之一。他随舅舅进京后拜米喜子为师,在三庆班搭班。走红以后他挣的钱多了,但当时戏子的身份依然低贱,程氏家族甚至不准他入族谱,连以前订好的亲事也被人家退婚了。

3、梅巧玲也是京剧的奠基人之一,被清末画家沈蓉圃绘入《同光十三绝》画谱。后来他生了个儿子叫梅竹芬,梅竹芬又生了个儿子叫梅兰芳。虽然戏子在封建社会地位低,但清末文人有评价祖孙二人:“所操至贱,而享名独优!”

4、慈禧痴迷于戏曲,可谓是一位超级票友。为了听戏,她很舍得花钱,这也为戏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慈禧不仅要求戏楼规模宏大,演员的行头道具也要特别讲究,必须华美富丽。慈禧六十寿辰的时候,为置办行头、道具,一次竟然花掉52万两白银! 摄影传入中国后,慈禧也最喜欢穿戏装照相。据说也因为慈禧对发展京剧的积极贡献,在后来跟她有关的京剧曲目中,慈禧的形象都被塑造得不太负面。

5、1905年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这部叫《定军山》的片子拿到前门大观楼放映,直接造成了万人空巷。这是有记载以来,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只不过后来原片丢失,有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信。

6、杜月笙是个京剧票友,早在孟小冬刚出道时,杜月笙就经常看她的戏,早就有抱得美人归的想法。恰好杜月笙的四夫人姚玉兰也是京剧演员,曾与孟小冬结为金兰之好。杜月笙就趁机靠近孟小冬,最后终于得到了“冬皇”。

7、艺人极重戏德,如果在台上出错就会深深自责。京剧艺人许德义的“垛泥”堪称一绝,挺拔优美甚是漂亮,一次因台板不平出了差错。等戏演完,许德义到了后台,拿出三尺多长、一寸厚的箱板,照着自己的左腿狠狠地打,一边打还一边骂,让自己永远记住这个教训。

8、“合肥四姐妹”中的大姐张元和,是大学里的校花,再加上张家地位,一般人家子弟不敢问津。著名的昆曲演员顾传玠想追求她,因为当时演员的地位很低,她犹豫是否要接受,所以拖了很多年,到抗日战争的时候才在上海结婚。当时上海媒体在报道他们婚事时甚至用"张元和下嫁顾传玠"这样的标题。顾传玠写信给张允和也自嘲说"一朵鲜花插在了牛屎上"。

9、梅葆玖先生和他的父亲一样亲切随性,一次去外地演出,报幕的小姑娘不太认识他,报幕时说:“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久保先生上台。”梅先生上台后乐呵呵地说:“我叫梅葆玖,久保是北京的一种桃。”下台后小姑娘紧着道歉,梅先生还是那句话:没事。

10、常听人说 “戏子无义”,但是1951年豫剧艺人常香玉,却干了一件大仁大义的事情。谁也没想到,她竟然给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常香玉后来曾这样说过:“我要保护我这个国家,我要爱我这个国家,当时全国人都起来捐献,剧社捐献了三天的演出我觉着少,就想着捐献一架飞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梨园传闻很多,靠谱的也就这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