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8-03-22 家惠 一本书房
田中仙翁
1928年生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东洋哲学科毕业。现为大日本茶道学会会长、财团法人三德庵理事长,《茶道研究》月刊发行人。主要著作有《茶道端言》《大日本茶道学会 基础篇、中级篇》《茶室字画的鉴赏》《学茶入门》《茶道入门手册》等。
法国思想家保尔·瓦雷里说过:“所谓真正的传统,并非一味地模仿他人做过的事,而是再次发现成就杰出事业的精神。”
日本茶道来源于中国,传至日本,以茶会为主呈现出一个新的美之世界。茶室是爱好茶汤的茶人所规划、设计及建造的建筑物。室内的面积、天棚和出入口的高度,窗户的大小和朝向,还有采光及柱子等材料的选择,各种构建的尺寸和比例,无不体现精益求精的结构美。
茶会常被比喻成戏剧,在点茶位置点茶的主人和在旁观看的客人,由此而言的确有类似戏剧和舞蹈的地方。但与戏剧不同的是,茶会是客人参加进来方能成立的活动。而在戏剧中,客人的态度无关紧要,而茶会却是个点茶招待的主人和品茶的客人互动的世界。主人与客人之间互动的关系极为重要。在茶道不断升华的同时,古人还关注“客人组合”的问题,即谁主谁客、客人之间该如何组合。若揣摩不了客人间融洽的心情,就不能做到主客间的心心相印。
鉴赏器物的态度也是一样,它完全不同于观赏美展中所陈列的艺术作品。在茶室里,需要置身于美的世界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坐在凹间(壁龛)前鉴赏挂轴,茶人称之为“拜见”。这就不是单纯的鉴赏和评价,其翫赏心情需一如装饰挂轴的主人,不仅要尊敬挂轴的作者,而且还要理解挂轴的内容。
从室町时代末期起始称“茶之道”。道是指将人引导到目的地的通道,也表示方法和过程。茶道不再强调吃茶的艺术性,而是要展现先人所追求的美和精神世界的历程。
茶人千宗旦
对日本茶道有些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代茶圣千利休。殊不知利休之孙千宗旦(1578~1658)也是茶道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千宗旦被称为“乞丐宗旦”,终生清贫然坚持信念,在当时茶人生活皆富裕、悠闲,茶道更是奢华斗富、阿谀权贵的时代,为人准则可谓异端。
茶人千宗旦画像
天正十九年二月,利休自戕时,宗旦在大德寺塔头三玄院处担任喝食(大声传叫餐名)的工作。这时宗旦十四岁,在大德寺躲过了一劫。但没过数年,待秀吉消气后,宗旦接受了利休的遗物。为此走出大德寺还俗,定居在上京本法寺前。
虽说宗旦致力于茶道修行和重振家业,然而当时天下之茶已归古田织部名下,年轻的宗旦几乎默默无名。在织布去世后很长时间里,宗旦茶仅得到部分行家认可。人到晚年,宗旦才开始成名,德川家和若干大名都请他出山仕官,但宗旦予以了坚决地回绝。由于周围和家属的百般要求,一度曾决定下江户做官,人已出了大津又谎称有病跑了回来。对于其子(有付)做官的问题上,宗旦与家人的对话,也凸显了其一生不仕官不为名、致力于茶汤的高风亮节。其实换个角度,利休辉煌时期位极人臣,但是伴君如伴虎,还不是落得个剖腹的下场。宗旦不出仕路,也何尝不是传承茶道的好事呢。
茶人千利休画像
在古田织部时期,茶道崇尚奢华,宗旦的草庵茶与其完全不同。宗旦自己亲手做茶器,使用方法和装饰的场所也都发生了变化。茶杓自己制作,不施漆,表现个人特色的占了绝大多数。在写给宗受(江岑宗左,表千家鼻祖)的书简中,宗旦在追记利休所持道具后写道:“讲究道具之由来,为数寄所不入,是利休不喜欢的事。······我等也懒得记述,不做任何评论。”当时的茶风是大谈特写道具的由来和传承,推崇收集名物。宗旦以此表示了与这些风气划清界限的态度。
代表时代的五种茶碗
饮抹茶的茶碗有很多种,“天目、井户、志野、乐烧、京烧”这五种茶碗,最能够代表时代。
天目茶碗称得上中国茶碗的典型。形态端庄,美丽得让人联想到宝石,窑变这种釉色的变幻即便采用当今技术也造不出两个完全一样的茶碗。流传至今的油滴、曜变、玳玻盏、鳖甲盏、兔毫盏、灰被等珍重釉的色彩变化。使用这种茶碗的时代是推崇器形完整、釉色华丽为美的时代。
井户茶碗是高丽茶碗的一种,碗形大,露粗糙的辘轳痕迹,左右不均衡,沿口高低不平。称之枇杷色的釉色浓淡有致,甚至有不施釉的地方。
志野茶碗自天正年代起在美浓烧制,是日本风格的独特茶碗。在白土做的胎坯上,用铁釉绘图,开创了新技术领域。天目和井户是异国的器物,志野是日本烧制的国产品,是根据日本人的喜好创造的茶碗。
乐烧茶碗是千利休指导烧制,颜色仅限赤黑两种,釉色是为了衬托抹茶的绿色而选择的。从茶碗形状到使用时的手感,都倾注了利休的茶汤美意识,这些从其精益求精的制作过程中可以看出来。
京烧茶碗创始人仁清是彩绘茶具陶器的名家。他制作了独自风格的作品。从他的茶碗中可感受到江户时代王朝文化的强烈影响。
如此看来,这五种茶碗也代表吃茶世界美意识的变化了。
涉读书籍
作者: [日] 田中仙翁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关注一本书房
一同分享好物
添加“小书童”
进群备注
“谈天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