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近期频发的学生自杀事件,引起网友对“教育及孩子心理健康”的热议。学业压力下,如何才能帮助孩子躲过那些“至暗时刻”呢?为此,我们与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副校长李芳霞聊了聊。她带领下的西安高新一中,在有着“超高升学率”的同时,鲜有“问题学生”。这究竟如何做到?下文中,李副校长分享了自己独到的“攻心经验”。
支持外滩君,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星标”我们,从此“不失联”。
文丨张楠 编丨Travis
你能想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失眠严重到甚至要靠喝威士忌来助眠吗?
你能想象,一个中学生好几年不跟父母讲话,甚至连叫一声“妈妈”都不肯吗?
你又能想象,在全国范围内都算名校的中学里,这样的学生亦不在少数吗?
更令人难过的是,这并不是《变形记》里那种恶俗剧本、狗血故事,而是现实世界里,那些因为繁重的课业、紧张的亲子关系和对自我认知的迷茫等多重因素感到窒息的,孩子们的真实生活。
而这场漫长的疫情,更是让这些矛盾升级,并且直愣愣地摆在了台面上。
今年,因疫情而推迟了许久的开学季,还没来得及感受生活重新回归正轨的快乐,短时间内密集出现的多例学生自杀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起来,也思考起来:
是我们的孩子太脆弱了?
还是我们的教育真的出了问题?
科学地讲,都有:
个人方面:有来自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诱因;
家庭方面:亲子关系恶化、家庭结构变化也是事实;
社会方面:社会转型、社交隔离、校园霸凌、性别歧视等也都不容忽视。
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想,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们度过这一“至暗时刻”?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副校长
(以下简称“高新一中”)、
国际高中课程中心中方校长李芳霞的答案是——
“教育是要攻心的”。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副校长
李芳霞
西北地区,在中国教育版图中
似乎意味着“传统”、“落后”,但西安高新一中,却是一所放到全国范围内去比较,也颇受瞩目的“宝藏学校”。
超高的升学率一直是这所学校的强标签:年年都是90%以上的“一本率”,2017年直接包了陕西省文、理双科状元。从2006年起步的国际班办到今天成为一个国际课程中心,学生去向从牛津剑桥到哥大芝大,也是相当亮眼。
和高升学率一体两面的是,这里的孩子们一定承受着不小的学术压力,也必然会背负父母相当高的期望。对于这些孩子,李芳霞校长是如何“攻心”的?从学校管理层面,李芳霞校长又如何让老师们都能贯彻这一套理念?对家长,又有怎样的建议呢?
“优秀”的背后
许多孩子被压抑的焦虑和不安
在调入高新一中之前,李校长所带的班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英语中考平均分涨了三十多分;来到高新一中,她带的第一届学生,又在会考里拿了个全省第一。
2000年高考,虽然招来的学生基础差(因为1995才建校,好学生可不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
全体毕业生100%的本科率,90%以上的一本率,升学率全省名列前茅,李校长正是这届学生的年级组长。
2006年,高新一中校史上的第一个高考状元也是李校长的学生。
妥妥的“高考名师”。
2006年,高新一中国际班从零起步,开拓西安乃至全省国际教育的新领域,学校又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李芳霞。
也就是那一年,她又带出了学校第一个拿全额奖学金进入牛津的学生,以及之后一届又一届进入全世界名校的学生们。
学生去向,往往是学校教育一个很直接但又表面的体现。但从国内教育到国际课程,李芳霞始终能教出优秀的成绩,这大概就不仅仅是“善于应试”这样表面的原因了。
“您一定做对了什么吧?”外滩君不禁好奇起来。
“这是我的幸运,家长和老师们都很愿意支持、配合我。”李芳霞校长笑笑说,“我的诀窍只有一个:
公平公正,说到做到,不冤枉学生,永远理解学生。”
之前,李校长碰到过一个“问题学生”。叛逆、不听话,对老师们爱答不理,也从不叫“老师”,总是直呼其名,不顺心了就对着老师们骂脏话的情况也不少。整个办公室的老师都觉得这个学生“人品太差”。
李校长听说了这件事,就让老师叫这个学生去一趟自己的校长办公室,和他好好聊了聊。
李校长:“你怎么来了?”
学生:“不知道。”
李校长:“那你为什么来我办公室?”
学生:“张三(某位老师的名字)叫我来的。”
李校长:“张三是谁啊?”
学生:“我们班美术老师。”
李校长:“你看,叫他一声老师,也没伤害到你什么嘛,还显得你有礼貌。”
接着,李校长请这个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三个缺点和三个优点。学生很快说完了三个缺点,然后沉默了下,说“我没有优点”。
聊到这里,李校长就发现了问题的关键。“这个孩子压抑了太久了。外部不认可他,他自己也渐渐不认可自己了。所以他很敏感,玻璃心,在自己面前建了一睹无形的墙,对周围的一切都是敌视的。”
因此,
对待这类学生,首先是要肯定他,鼓励他,帮他找回内心的自我认同。
“你有优点啊。第一,你很坦诚。不坦诚的人是不会告诉别人自己的缺点的。第二,在某种程度上你遵守校规校纪......,”
“我不遵守。”
“听清楚了,我说在某种程度上遵守校规校纪。如果你不遵守,你们老师叫你来,你就不来了......”
关于这场谈话中的具体细节,有些李校长已经不记得了,但她仍然记忆犹新的是,这个学生从刚进办公室不愿正对着她,到慢慢把身体转过来,再到眼睛愿意看她的转变。
“我想,这就有希望了。”
而且,李校长可不会止步于此,“我是个很轴的人。跟这个学生达成了共识,要做一个小计划,那么,计划怎么写?怎么执行?怎么检查?我就要一路跟到底。”
有问题的学生自然不止这一个,学生的问题当然也不止这一种。
文章开头提到的“好几年不跟妈妈讲话”、“失眠严重要喝威士忌助眠”的故事,都是李校长跟学生们这样的聊天里聊出来的。
“他们愿意跟我敞开心扉,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当然要纠正他们,不能继续那么做。”李校长说,“但怎么纠正,就是教育者的功夫。”
人们常说,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缩影是“忙碌的爸爸,焦虑的妈妈,不懂事的孩子。”
学生们的“不懂事”还蔓延在学习生活里的方方面面,除了顶撞老师,可能还有沉迷电子游戏、不愿意沟通,一场疫情,有的孩子还表现出了严重的“社交恐惧”。
看到问题的同时,李校长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仅仅归因于孩子的不懂事,我是不认同的。而且,这并不是一个教育者该有的心态,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
所以,李校长不光自己这么跟学生聊天,也在每周的班主任培训中着重强调类似的案例分析。
“有时候我会直接演一个情景,看老师们怎么分析、怎么处理,然后大家讨论,我也会分享我的处理方案。我希望我们学校的状态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
为什么需要国际教育?
不以爱之名剥夺孩子的生命体验
全球疫情的蔓延,让许多家长对于留学和读国际学校这件事都摇摆了起来。 李校长分析,来自家长的这种焦虑,加上学生自身的迷茫,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疫情期间,后者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撇开安全、国际关系等不可抗力的因素不谈,回归教育本身,李校长建议,我们不妨从最核心的问题来看——
我们为什么需要国际教育?
虽然,现在国内的国际化学校普遍采用的基本操作,是引进国外的课程,但越来越多的校长们都在达成的共识是:
国际教育并不等同于某个国家的教育,而是一种中西结合的状态。
“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功扎实,这是显而易见的,也非常注重效率。所以老师们就给你把重点难点一二三地罗列出来,学生照着做就好了,这就是最关键的问题。”李校长说,“勤快妈妈懒孩子,中国老师把什么都做了,大包大揽,学生只管考试。”
在李校长看来,
“我们要从国外课程中吸收的,就是还给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
国外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组织形式丰富。要花时间给学生自己探索,还要他们动手体验。但热闹过后学生学到了多少真东西,也是需要考量的。所以需要结合。
“我常说,不要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成长过程中该有的体验。光是嘴上说活动是重要的、音乐是重要的是没有用的,跟孩子空讲大道理也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我们带他们做什么。”
平日里常规的社团活动、小组竞赛先不说,单是疫情期间为了帮助疏导学生,高新一中就做了非常多的设计和课程变化。
“课程上,我们扩大了文史哲类的比例,相对来说,这些学科对学生的困惑状态更有启发作用。
活动上,我们邀请大学教授给学生教授工业设计,这里面包含美术设计活动、走访博物馆等。
合唱团让孩子们唱走了烦恼,分批带学生参与不同的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同龄人。
”
为什么要做这些事?
第一,合作能力。全球化的经济时代里,我们永远都要学会跟别人合作。
第二,自主学习。综合性实践活动里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看学生怎么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查资料、求助老师都可以,但你要自己迈出那一步。
第三,沟通和表达。这是学习能力的另一层进化,把自己想做的、想说的能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才能和这个世界形成更好的互动。
第四,坚持。李校长管它叫“知难而进”,国外叫“内驱力”,就是看不到眼前的利益,遇到再多困难,也要坚持做下去。
“现在好多家长急功近利,学生也急功近利,跟我们长久以来的价值导向有关:进名校,做高薪工作。这当然不是错,但时间久了是有问题的。所以我希望他们能找到一件自己热爱的事,能长久坚持下去。”李校长说。
和疫情相关的,还有作为西安第一批援鄂的医务工作者的学生家长,通过视频,给孩子们讲述其支援武汉抗疫的故事。
“他身上那种军人精神太有感染力了!这种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我相信对我们的学生和家长都是很有影响的。”李校长回忆起来语气里也是满满的振奋。“老跟孩子说正能量,不如让孩子自己感受这种正能量。”
巧的是,学校里正好有个学生在疫情期间设计了一款小软件,测算一天中的不同时段某个地点的人流密度,并给出相应的出行建议。
为什么会想到要做这个?就是他看到了社区里的爷爷奶奶们聚在一起晨练,不把疫情当回事。
李校长说,“学生的成果能达成多高的成就,对他们这个年纪来说,我想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最开心的是,他们关心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儿。”
致父母的建议
管理期望比管理孩子更重要
然而,学校教育不管做得多好,我们都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
李校长通过跟一个学生聊天得知,他已经好多年没怎么跟父母说过话了,甚至连叫一声“妈妈”都不肯。聊了好几次,李校长才了解到背后的原因竟然这么地“寻常”。
孩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到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孩子的妈妈坚持一直让孩子超前学的,就要求孩子必须自己推导,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孩子解不出来,妈妈说,你怎么这么笨。然后孩子就乱写了一通,回自己的房间把门锁起来了。
这扇“门”就再也没有打开过了。
而外滩君之所以觉得“寻常”,是因为,这种场景几乎在所有中国家庭里都发生过。
就像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曾置身于的不完美但真实的亲子关系:
父母在等孩子说一声“谢谢”,孩子在等父母说一声“对不起”。
父母们当然是为孩子好的,恨不得全世界的美好词汇都与自家的娃有关。但是这样的期待,却在实际相处中渐渐变形,甚至造成一桩桩“原生家庭之殇”。
在高新一中,很多学生是在李校长的引导下开始跟爸爸妈妈沟通的。因此,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李校长也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家长们朋友提了一些建议。
1. 家长要懂孩子、理解孩子。
不要把自己的高期望和孩子强行划上等号,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我们看到了一个牛娃,就希望他身上的优点我们自己的孩子身上也有,可是我们的孩子怎么可能成为那种完美小孩呢?
所以,家长可以给孩子定目标,但要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性格和学习情况,让孩子给你惊喜,而不要让你的期望变成给孩子的惊吓。
2.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如果爸爸妈妈只会批评孩子,孩子也多半只会抱怨问题,始终学不会解决问题。就像对疫情的反应,父母恐慌,孩子也就恐慌;父母焦虑,孩子也焦虑。而且孩子还不懂得如何排解,这些都会压在他的心里,慢慢累积,最后爆发。
3. 说到做到,遵守约定。
在亲子相处中守住原则。对立面是两个极端,一个是没有原则地惯、一个是没有缘由地打骂。这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不利于成长的。
家里共同达成了一个约定,那么大家就都要遵守,这样孩子才能有规则意识,跟他讲道理也讲得通。
采访最后,李校长还分享了一个自己女儿的小故事。
她4岁的时候学舞蹈,我犯了和很多家长一样的错误:看到孩子上课犯错,就跟老师说,“她小,不懂事,您该批评就批评,该打该骂,我都没意见。”结果第二天,孩子就不愿意去了。
我就跟她商量,“妈妈跟你一起上课,好吗?”她还是哭,我就说那我去上课了。一边慢慢走,一边看着她在后面跟着。直到我进了教室,她就从门缝儿里往里看。
我在里面仔细观察,跟着老师学。过了一会儿她才慢慢蹭进教室,坐在最后一排和同学们一起学。回家后我就买了台摄像机,把每节课摄下来回家陪孩子训练。”
最后,19个舞蹈班淘汰到最后只剩四个班,她所在班级就剩下四、五个小姑娘,李校长的女儿便是其中一个。
“成为最后一批留下来的学生,不算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我带着她学会了‘知难而进’这件事。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李校长笑着说。
注:如果
想了解李芳霞老师所在的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可以
关注
“VIEW2020首届中外教育者在线论坛”
。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5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