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斯蒂芬·彼得拉内克曾经担任全球权威科技杂志《发现》总编辑,也是其他几家知名媒体科学或历史版块的负责人。他在他感兴趣的科学、自然和经济等领域撰写过不少科普类文章。他也是一位TED演讲人,他的演讲《世界末日倒计时》和《你的孩子可能会去火星生活》的观看次数都超过了100万。

关于本书

在本书中,作者会告诉你,以目前我们的科技发展水平,前往火星的可行方案有哪些,在前期筹备和方案实施过程中,人们会遇到怎样的难题,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方法。人类在登上火星后,又将面对气温、水、氧气、食物等诸多问题,对这些生存相关的问题,我们目前也有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法。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本书在书名中提出的: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作者会告诉你,在未来,我们去火星既有理由,也有迫切性。

核心内容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重点内容。第一个重点是,我们该怎么到达火星。作者告诉你,在将人类送往火星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技术和资金两大难题。第二个重点是,我们该怎么在火星上生存和居住,怎么解决气温、水、氧气和食物等方面的问题。第三个重点是,我们该怎么改造和开发火星,以及这些行为的深远意义。在这一部分,你会找到人类希望向火星移民的理由。

《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_第1张图片
WechatIMG294.jpeg
一、 火星探索计划的历史

具体的火星探索计划是由一名德裔美国科学家冯·布劳恩提出的,他的设想在1952年就出版了。然而在那个年代,太空探索的梦想虽然有大众的支持,却受到了《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的嘲笑。布劳恩在为阿波罗登月计划作出贡献后有了名气,他趁热打铁,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递交了在20世纪80年代登陆火星的计划。然而美国政府并不买账,他们认为把钱投入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研究更有意义。火星探索计划就被搁置了。近年来,随着技术和商业的发展,逐渐有私人企业投入太空探索领域,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二、为什么去火星这么难?

虽然人类已经成功向火星发射过探测器,但这一过程是艰难而曲折的。有三分之二的发射尝试以失败告终。你可能会问,我们在50年前就登陆了月球,50年的技术发展竟然不能让我们成功登陆火星吗?这是因为地球与火星的距离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140到1000倍。我们去月球可以走直线距离,往返只需要6天。但我们去火星是不能走直线的,因为飞船搭载不了直线飞行所需的大量燃料。根据布劳恩的设想,我们需要先烧一次燃料,让绕地球运行的飞船的轨道逐渐接近火星公转轨道,在进入轨道后,飞船将不使用燃料,而是通过滑行来靠近火星,在接近火星时,第二次燃烧启动,让飞船进入绕火星运行的轨道并最终降落。所以在去往火星的途中,飞船既要绕远,又不能加速,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无法将单程时间缩短到250天以下的。距离的影响还不仅体现在去程上,它也会让地球和火星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漫长。在地球和火星之间,无线电信号单程就要走21分钟。那么一旦登陆火星的探测器或飞船出现问题,遇到突发情况,很可能无法及时从地球获得支援,在没有专业人士的情况下,需要人工智能自行判断和处理。这大大增加了火星探索活动的难度。

三、以后我们能像买机票一样买去火星的票吗?

目前有能力登陆火星的宇宙飞船已经有两种: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天龙号”和美国宇航局的“猎户座”。但是搭载飞船的火箭成本极其高昂,而其中燃料成本只占0.3%,也就是说,如果人类能开发出重复使用火箭的技术,有机会把单次旅行成本从几千万美元降低到几万美元。马斯克有意把火星计划做大,他的目标是像航空公司一样,建立一种单次运送数万乘客的常规机制。因为合适的发射时机两年才有一次,他计划每次能送出一个由大量飞船组成的舰队。

四、我们怎么在火星上生活?

首先,人类生存需要水。人们需要用电钻等工具像开矿一样采集火星上的固态水,然后对其进行加热。如果采集固态水的方法失败了,我们还有一个备选。虽然整体来看,火星上的空气比地球干燥很多,但空气湿度在一天内的某些时间可能达到100%,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从空气中收集水蒸气。
  人类还需要氧气。我们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式获得氧气和氢气,氢气也是很好的火箭推进剂。但我们还可以从二氧化碳中获得氧气,这个设想已经由美国宇航局实现了。我们还需要在氧气中混入大量不与氧气发生反应、对人类也无害的惰性气体,比如氩气或氦气。
  火星赤道附近的白天和黑夜都是12小时,白天足够温暖,人们可以在这里建立充气温室,利用太阳能调节温度,栽培植物。在火星上种田是一项需要对光照、温度、防辐射、空气构成等很多方面进行精准控制的工作。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就应该在火星上种什么达成一致。在移民活动早期,大部分食物还是会来自地球。
  人类还要解决住所问题。在地球和火星上,人们都会受到两种辐射:太阳辐射和宇宙辐射。火星可以阻挡辐射的大气层过于稀薄,因此,火星建筑的一个理念就是需要具备防辐射层,而当太阳风暴发生时,人们可能需要进入地下。
衣服也是一个问题。为了应对火星上比地球小得多的大气压,人们要生活在经过增压的密闭空间里,外出时穿着特殊的压力服。目前,已有科学家在设计可供人们在火星上使用的压力服。

五、火星能变得宜居吗?

让火星变得宜居的第一步是让火星变暖。这样便可以让一些气体从地表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层,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继续使火星温度升高,形成良性循环。当温度升到一定水平时,赤道附近的固态水便融化了,人们有机会在室外耕种。而作物又会释放氧气,长此以往,人们在室外自由呼吸也不再是个梦想。给火星加温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使用太阳帆。我们可以回收前往火星的货物补给飞船上的太阳帆,将其支在火星上的合适位置收集阳光。
  在改造火星的工程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并不是温度,而是空气。就算一切条件理想,人类最少也要花近一千年时间才能完成火星的改造工作。不过人类的技术进步是很快的,就算现在有些问题很难解决,我们也可以期待在未来一千年间出现新的解决方案。另外,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解决人类适应火星的问题,那就是对人类的基因进行改造。

六、我们能通过登陆火星开启怎样的太空探索新纪元?

现在人们想移居火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以火星为前哨,对其周边星球和太空进行更多探索和开发。火星与木星轨道间的小行星带上的某些星球上藏有丰富的矿产,如果将它们的价值平均分给地球上的全部居民,每个人可以得到1000亿美元的财富。
  以火星为基地开采这些小行星无疑更简单方便,而出于造价的考虑,这些原材料也不会被运回地球,而会在火星上就近加工,成为商品。不过,在进行外太空移民和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共同协商,制定对人类活动具有约束力的法规。

金句
1. 搭载飞船的火箭成本极其高昂,而其中燃料成本只占0.3%,也就是说,如果人类能开发出重复使用火箭的技术,有机会把单次旅行成本从几千万美元降低到几万美元。
2. 火星居民只能吃素,因为饲养动物实在是得不偿失。
3. 生态改造是一个整体过程,其中的因素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的。在改造火星的工程中,人类必须持续补充温室气体。这是一场不能懈怠的战斗。
4. 人类的技术进步是很快的,就算现在有些问题很难解决,我们也可以期待在未来一千年间出现新的解决方案。
5. 火星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人类登上火星后,就能以它为根据地探索太阳系中很多有着丰富矿藏的小行星,这是人类探索火星的一大动力。也许在有生之年,我们不光能在电视上看到人类在火星上生活和工作的实况,还能用上火星制造的产品。

撰稿:阿灰
脑图:摩西
转述:杰克糖

注:摘自得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什么要去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