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荒纪》的创作灵感来源【一】

关于中土远朝的灵感,大致都来自于中华帝国的唐宋时期,具体来说,远朝是唐和宋的结合体,或者说更接近于中晚唐,整体的发展趋势是文官化,但是武人势力也没有受到过于严重的抑制,因为书中有因为“绝地天通之阵”的松动而导致的“乱祸”现象,所以包括远朝在内的帝疆世界的所有政权都不得不在地方维持具有一定战力的机动部队,这导致了过渡削夺地方军权是不现实的,再加上漠南鞑陀对远朝政局的巨大影响,远朝的实际情况,大概和安史之乱后,通过和藩镇的斗争和妥协,基本上重新建立了政治秩序的中晚唐差不多。

和直观印象不太相同,中晚期的唐帝国固然已无初唐的赫赫武功,但是军事能力并不太差,而且在外战成绩上,事实上好于武则天时期,究其原因,是因为藩镇体制虽不比府兵制便于帝国中央的驾驭,但是在提升帝国的军事能力事实上是有正面意义的。《天荒纪》中的晚期的远朝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漠南鞑陀”此时已渐渐从帝国的捍卫者转为心怀异志的军阀(这里当然地有一些借用了六镇鲜卑的故事,《天荒纪》中的以绝漠镇为核心的漠南鞑陀的民族成分以及政治诉求乃至军事地位都基本和六镇鲜卑是一致的,书里的漠南鞑陀其实都是些中土化的鞑陀人氏和鞑陀化的中土人氏。),他们不止镇守在帝国的北疆,还驻扎在不少帝国的腹心之处。因为显赫的战功和朝中别有企图的权臣的私心,他们得以进入到远朝宫廷的政治游戏。通过对宫廷政治的深入参与,这些强悍而狡猾的战士了解到了帝国中枢的外强中干和自己具有的强大影响力(这里则较接近于中唐节度使们的情况了,之所以兼用各朝故事,主要是为了给故事增加戏剧性,这种同时受到压制和诱惑的具有外族色彩的边军的形象在我个人看来是很有张力的)。如何安抚并使用这些对敌人和帝国自身来说同样危险的军队,考验着远末执政者们的政治智慧。

总的来说 ,末期的远朝和中晚期的唐帝国一样,都是竭力和内外部的危险斗争着的巅峰已过,然而依然试图重建权威,并有所成就的夕阳王朝。

《天荒纪》有两条主线,时间上是平行的,一条是从远朝国教空明教(书中空明教势力极大,且是垂直领导的结构,现实中的中国历史上唯有黄巾道可比)中的崇光派和离尘派的内战开始,到政治主张正好在多年后掉了个个的从以前的从崇光派发源的天荒朝和离尘派的内战结束的中土线,主题是远朝末年上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到贩夫走卒,黑道寒生的人们怎么试图去解决远末的困局,最后导致了天荒朝的崛起和胜利的,这条线基本上可以看做一个更短暂但是更混乱(这种混乱更多是诉求上)的唐末到宋初的过程,当然虚拟和现实总不会一一对应,但是“唐宋变革”这一中国中古史中最令我感兴趣的话题,确实在《天荒纪》中遍是痕迹。正因十分喜欢唐史,我才不会贬斥赵宋,对于唐末的乱局,赵宋的应对或许过激,但是大部分都有着若不对唐末的状况有着了解之同情,则难以理解的内在合理性。

下一篇,我将讲讲取材于万历援朝战争的三大君之争这条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荒纪》的创作灵感来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