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

找资料,翻到自己几年前从卢浮宫出来之后,站在巴黎马路边匆匆而就的一段文字。仔细读完,还蛮喜欢……自己对自己产生了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2013/6/16

卢浮宫。历史可追溯至中世纪的12世纪末,此后历经朝代变迁,不断扩建、修缮。到路易十四修建了凡尔赛宫后,王室搬离了这里。不管内饰如何,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卢浮宫与凡尔赛宫其实有一脉相承的厚重和堂皇,是我最爱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理性十足,处处散发数学的美感。

本来一直觉得卢浮宫才是路易十四的真实审美,凡尔赛宫只是攀比斗富心驱策下已近疯狂的产物,现在想想也未必尽然,生逢盛世的天才君主,坐拥天下的奢靡与骄纵,以及从几个世纪皇室清规束缚里摆脱出来后报复性的铺张华丽,也许才是种更真实的人性状态,就如隋炀帝。对路易十四,卢浮宫更像个皇家牢笼,而他从传统的牢笼里飞出,为自己又新建了另一个更奢靡也更窒息的牢笼。

卢浮宫馆藏丰富如浩瀚星海。主要看了欧洲雕塑和油画,特别是油画。从大画廊一路走过,其实很有点腻烦,相比讲求个性的现代主义,古典画作从题材上实在太过雷同。

铺天盖地的油画,无非就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的苦难与战斗,大革命之前贵族的欢宴与荒淫,苦与乐实在都是庸常的人生。再加上宗教各种压迫式题材,不论喜怒哀乐都阴郁而扭曲,似有千万哀怨幽灵于天上地下痛苦呻吟,实在观之不吉。

不过毕竟有足以点亮眼睛的星辰。比如安格尔与德拉劳世。喜欢新古典主义画面里的克制、隐忍和自律,但又热爱浪漫主义的灵魂解放与心性敏感。所以当有画家以冷峻技法表达唯美悲怆,就既摆脱了无聊的道德压迫、空虚的英雄主义,也不见了张扬过度的情与技,达到中国人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境界。

安格尔的<大宫女>与德拉劳世的<殉难女>,就是这样的作品。一生一死,技法隐忍,却画尽贵族女子面对世俗生活的空洞、无奈与悲伤。在殉难女画前呆立良久,以前从没见过这幅画,大约它还不够通俗,所以我粗浅的西方美术史知识还没来得及纳入。今天有所谓久别重逢的感觉,一击而中。此后就一直被种绝望情绪笼罩,与大部队远远脱节,一路赶场,再无心思细看其他。

本来想买张殉难女的明信片寄给自己,可是印刷很不理想,上半部颜色太深,稍细腻的层次就几乎没有,也顺便感叹下,现代印刷术毕竟比不了古人画笔,作罢。

此行错过了自己偏爱的静物和风景系列,回头想想有点可惜。可是在卢浮宫这种地方,待一天与待一年,差别其实并不大。对学艺术史的人而言,这里就是圣殿,更要终身拜谒。而对普通人,就算走马观花也未尝不可,总有所得。

在卢浮宫游走,面对满坑满谷的画作,一方面感叹西方人对艺术传统的维护和保存如此精心周到,另一方面却觉得传统厚重太过,就变得压抑窒息。比较起来,东方人的作品随岁月流转易损坏流失,客观上形成讲究精神传承的艺术哲学,似乎更加轻灵洒脱。

而另一方面,艺术品的价值如何界定?美学价值与历史价值如何分辨衡量?在背负厚重传统的当下,不论中西,似都难解。换言之,一件艺术品的珍贵,究竟是因为其优美,还是因为其古老?这种分辨需要慧眼。从这角度说,也许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像波提切利画作中那样,接受美与慧女神的赐予。

时间,当然是审美的一个重要维度,但却不可以成为唯一维度,否则就是另一种浅薄审美。现代艺术作品,只有打破时间维度,也才真正获得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站在传统的肩上,如果不能创造出超越传统的作品,那么这种存在就是一种多余。

面对时间、面对过往,面对历史,可以谦卑行礼,并且骄傲站立,这才是一件作品、一个艺术家、一个现代人、乃至一个时代,实现了自身存在价值的终极表现。愿能承载厚重传统,并于其中谋求自我的轻盈呼吸。共勉。

卢浮宫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卢浮宫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卢浮宫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卢浮宫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卢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