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互为表里的英雄主张

《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互为表里的英雄主张_第1张图片

《血战钢锯岭》进程过半,戴斯蒙德·多思已经历过实收拍晕哥哥后的惊慌失措,长成了温文尔雅的青年。已经成功追到了美丽的护士多萝西,经受住了新兵训练营里遭遇的不公。已经踏上冲绳就要攀爬上钢锯岭。这时候,从钢锯岭上撤退下来的美军与戴斯蒙德所在的团队错肩而过,伤兵满营、沮丧写满了疲惫至极的兵士的脸……这都在我的预期内。就在我打算松弛一下被血腥激愤起来的神经时,一辆卡车开过来了。猛一看我还疑惑:为什么要将这些伤病员一层层地叠放着运往后方?定睛一看,他们都是死于钢锯岭的美国大兵,缺胳膊少腿,或者脑袋已经不完整……一下子,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互为表里的英雄主张_第2张图片
《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互为表里的英雄主张_第3张图片
凶残的战争场面

前天,看了同时再此地公映的另一部美国电影《萨利机长》。萨利机长驾驶的飞机刚刚飞离机场,就遇到了鸟群并被鸟击,208秒的斟酌以后,萨利机长决定将飞机迫降在哈德逊河上。清点以后,包括机组人员在内的155位乘客全部安然无恙,听闻这个消息,汤姆·汉克斯让萨里隐忍着没让盈眶的眼泪掉下来,而我,已经潸然泪下。

年龄渐长,眼眶越来越浅。两天两场电影,痛哭流涕了两次,一次为人类自作孽而死于战火的那些美国大兵,一次为规避天灾成功后幸运地活下来的飞机乘客。幸亏电影时我们在黯黑的电影院里的欢聚,谁也看不见我因着两个虚构的故事泪如雨下,不然,你若笑着问我:为啥?我怎么回答?说是马齿徒增,惟觉人的生命最可宝贵!

所以,戴斯蒙德以处女作A型血式的执拗,坚决服从十诫中的第六条不可杀人,坚决不肯摸一摸枪,却又不肯退出兵营,一定要以医疗兵的身份与日军短兵相接、捍卫祖国荣誉的过程,在银幕上拉锯掉半部《血战钢锯岭》,让一些为了连天炮火、血肉横飞、殊死搏斗的场景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呼呼小睡了片刻,而我觉得,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小时的“文”戏,让《血战钢锯岭》成为梅尔·吉布森最好的一部电影,让《血战钢锯岭》成了一部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战争片。

《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互为表里的英雄主张_第4张图片
不摸枪因为不能杀人

人类不是与生俱来的嗜血者,人类又是一种为了生存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物种。创世纪时耶和华以血的代价为选民立下了摩西十诫,却没有能阻止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杀戮,特别是到了近百年来,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创新出不少助纣为孽的武器,这让魔鬼们跃跃欲试,终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不可理喻的是,毁灭性的世界大战非但没有让全人类警醒过来从此用文明的方式沟通彼此的纷争,还是战火频仍,光世界级的武装对攻,就呈现出按下葫芦又起瓢的状态,梅尔·吉布森在这种形势下用武戏文讲的方式宣讲,不可杀人!没错,随着戴斯蒙德踏上冲绳攀爬上钢锯岭,电影不再文质彬彬,而是火光冲天、血肉横飞,惟其如此,戴斯蒙德坚决不拿起枪杆子始终用“再让我救一个”的自我激励来与背景形成强烈的反差,才让我们的反省更加沉痛:往事已成历史,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宣扬以战争为乐的所谓的英雄主义,而是,探讨一种可能性——假如我们像戴斯蒙德一样理解周遭,这个世界会不会好一些?所有泪眼婆娑的观众,应该相信了戴斯蒙德·多斯的价值观。

《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互为表里的英雄主张_第5张图片
《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互为表里的英雄主张_第6张图片
再救一个

事与愿违的是,荣归故里的戴斯蒙德·多斯并没有看到这个世界从此刀枪入库,有着同样信仰的梅尔·吉布森才会用一段真实的往事拍摄成一部呈现钢锯岭战事全部狂躁地宣扬英雄主义的电影。至于我们还需不需要英雄?那还用问吗?《萨利机长》中的萨利机长,才是真正的英雄,亦即能在遭遇不可避免的天灾时能沉着冷静地将人和事各就各位。

《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互为表里的英雄主张_第7张图片
遭遇不可避免的天灾时能沉着冷静地将人和事各就各位,才是真英雄)

院线将《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放在同一档期推出,我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为。我倒是觉得两部互为表里的电影应该都要看看,这样,才能看到好莱坞之所以为好莱坞的内在理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血战钢锯岭》和《萨利机长》:互为表里的英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