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成败》| 陆晶靖解读(一)

关于作者

诺贝特·埃利亚斯,犹太裔社会学家,1897年出生于德国布里斯劳。他是贯穿古典社会学与当代社会学的关键人物,一生致力于“人的科学”的研究,试图综合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以“形态社会学”来整合微观什会学与宏观社会学,“心理发生”层次与“社会发生层次”的问题。这位百科全书型的大师,一生著作颇丰,比如《文明的进程》等。

关于本书

埃利亚斯提出,文明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社会的内部演化,和人的情绪变迁,共同塑造了文明。这本《莫扎特的成败》,是埃里亚斯生前最后一部著作。它其实也是秉承了《文明的进程》的思路,以莫扎特为标本,揭示了塑造天才的两个方向的因素,一个是社会的,一个是心理的。这两个因素,都驱动着天才在一个个人生节点去做出选择,或者是正向的反应,或者是逆向的反抗,最终,他才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

核心内容

很少有人会想到天才在他们那个时代,也是活生生的人,需要吃饭穿衣服,需要社会关系,也需要遵守社会规范。很多天才,李白、达芬奇,莫扎特也一样,都必须戴着镣铐跳舞。这种镣铐,对他们个人来说,肯定是不舒服,甚至非常痛苦的。但是,天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意志,对镣铐做出了超越常人的反抗。天才最终的成就,是他挣扎和奋斗过的成果。这本书关注的就是,神童莫扎特,历尽艰辛,突围变成伟大艺术家莫扎特的过程。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一本社会学的著作,《莫扎特的成败》。

你也许感到奇怪,莫扎特不是音乐家吗?他从6岁开始作曲,到35岁去世,写出了600多部极其优美的音乐,他的手稿非常干净,几乎没有涂改,可见写作非常顺畅,一气呵成。有人说,他作曲的速度比别人抄写他的乐谱的速度还快,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也可见他在人们心中,是一个非常才思敏捷的作曲家。飞利浦公司曾经录制了一套莫扎特全集,总共有180张 cd。即使是资深乐迷,也很少会购买这套全集,因为,实在是听不过来。

回答一下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一本社会学的著作要关注音乐家呢?因为在这本书里,莫扎特不是作为音乐家,而是作为天才来被研究的。

我们都很敬佩天才,回头看,他们都是历史上的异类。很少有人会想到天才在他们那个时代,也是活生生的人,需要吃饭穿衣服,需要社会关系,也需要遵守社会规范。很多天才,李白、达芬奇,莫扎特也一样,都必须戴着镣铐跳舞。这种镣铐,对他们个人来说,肯定是不舒服,甚至非常痛苦的。但是,天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意志,对镣铐做出了超越常人的反抗。天才最终的成就,是他挣扎和奋斗过的成果。这本书关注的就是,神童莫扎特,历尽艰辛,突围变成伟大艺术家莫扎特的过程。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社会学巨匠诺贝特·埃利亚斯,他的著作《文明的进程》是社会学里的一部非常有名的经典。埃利亚斯提出,文明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社会的内部演化,和人的情绪变迁,共同塑造了文明。这本《莫扎特的成败》,是埃里亚斯生前最后一部著作。它其实也是秉承了《文明的进程》的思路,以莫扎特为标本,揭示了塑造天才的两个方向的因素,一个是社会的,一个是心理的。这两个因素,都驱动着天才在一个个人生节点去做出选择,或者是正向的反应,或者是逆向的反抗。最终,他才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

我们接下来就从社会和心理这两个方面开始解读这本书。具体地说,作者选择的天才样本莫扎特,要在两个方面突围。一个是艺术家的地位,一个是“神童”的人设。

第一部分

一切都要从老莫扎特开始讲起。老莫扎特是一个成就不高的宫廷乐手,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他的音乐才能,于是这一家子就开始在欧洲巡演,所到之处,都会造成轰动。莫扎特6岁在慕尼黑的宫廷里演奏,7岁和法国国王王后同桌用餐。到了英国,国王偶然在大街上遇到莫扎特一家,竟然让马车停下,亲自向他们鞠躬。

不过社会学家要问问背后的细节。老莫扎特到底赚了多少钱呢?很可能并不多,以当时的交通条件而言,带着一家人在欧洲各地旅行,是非常辛苦的。如果他们的进账远大于开销,应该早就回到故乡萨尔茨堡了。

这和宫廷的付费机制有关系。在当时,音乐家的地位远远没有今天那么高,国王和贵族为他们的表演付费,带有很强的恩赐性质,说白了就是打赏。有些人确实很大方,有些人却相当吝啬。有时候一场演出,只能得到两个金币,而购买一辆旅行用的马车,需要花120个金币。莫扎特固然有“神童”的美名,但是贵族们分给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每个宫廷对这种巡回演出的兴趣都相当短暂,他最多在一个地方待几周时间就不得不离开。到他十几岁的时候,这种方式就难以维持了。当神童成长为少年,许多乐趣也自动消失了。根据茨威格在一本书里的记载,6岁的莫扎特很知道怎么在成年人面前卖萌,当他演奏完一曲,奥地利女皇问他要什么奖赏,他指着7岁的玛丽公主说,以后想和她结婚。周围人都哈哈大笑。很明显,这样的话他到了十几岁,就不能随便乱说了。说到玛丽公主,她的全名叫玛丽·安托瓦内特,后来嫁给了路易十六。她的一生有两句话非常著名。有一次,大臣告诉她人民没有面包吃了,她说:“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蛋糕”?后来法国大革命爆发,把她送上断头台,她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这时候她说,“哦,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就是这么一个玛丽王后,莫扎特和她在童年时代有这么一次交集。

老莫扎特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在自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他自己的最高世俗成就,是萨尔茨堡宫廷乐队的副指挥,当时萨尔茨堡是神圣罗马帝国中的一个独立的教区,政教合一,有点类似于自治区,大主教也是最高的统治者。但是萨尔茨堡的宫廷太小,机会不多,远不能和慕尼黑、巴黎乃至维也纳的宫廷相比。同时,他带着儿子在欧洲各地演出,赚了一些钱,也遭到乐队同事的妒忌。后来他干脆放弃了作曲,专心带儿子到处演出,希望最后能在这些大城市获得一个稳定的职位。可惜进展得很不顺利,在当时,招聘乐师这件事,对于各国宫廷来说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王公贵族们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可能导致他们几个月的旅行徒劳无功。而且当时的宫廷也不能真正认清莫扎特的才华。

莫扎特父子离成功最近的一次是在维也纳,费迪南德大公希望留住莫扎特,但是他的妈妈,著名的玛丽亚·特蕾莎女皇说,不要雇用这些没用的人。特蕾莎是一个强硬的政治家,这也反映在她对莫扎特不念旧情的态度上。我们上面讲了莫扎特童言无忌,要娶玛丽公主为妻,而问出那个问题的人,正是特蕾莎女皇。她一辈子都和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女皇为敌,也和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关系很差,有个事实很残酷,我们现在都觉得莫扎特的艺术成就非常高,但是和女皇当时操心的事情比起来,他找工作这件事情,确实不太重要。

总之,神童莫扎特和历史上许多早慧的天才一样,逐渐到了尴尬的年纪。如果不能获得社会进一步的认可,别人很容易觉得他江郎才尽,他自己也可能会在挫败中沉沦下去。同时,旅行演出带来的收入越来越少,以至于故乡的妈妈会写信来问,为什么在慕尼黑三个星期,一分钱也没有往家里寄。

于是,当莫扎特17岁的时候,不得不回到故乡,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在小小的萨尔茨堡宫廷里找了个工作。当生活稳定下来以后,他的创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今天还在被广泛演奏的五部小提琴协奏曲,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出来的。但是萨尔茨堡财政很紧张,支付的薪水很少,而且宫廷乐队的编制太小,只能演出很室内乐和简单的协奏曲作品,而莫扎特想写歌剧。于是几年后,他又踏上了周游列国找工作的旅程。这一年,他已经21岁了。

这时候的莫扎特,已经对自己的才华有充分的确信,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让他无法容忍在一个在文化和经济上都很闭塞的地方生活。在萨尔茨堡,大主教只把他当作音乐上的仆人,所以他到慕尼黑、巴黎这些大城市去找机会。但实际上,宫廷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贵族们倒不是刻意蔑视莫扎特,这种地位上的差别,对他们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但是却给了莫扎特巨大的打击。在整个欧洲,愿意花钱购买他的作品的,只有王公贵族,可是这些人并不真正在乎他。在他们眼里,莫扎特和一个后宫的厨师没有什么区别。

莫扎特的这种尴尬是特定的历史时期造成的。这本书把欧洲的艺术家分为两类,像达芬奇、巴赫,乃至和莫扎特几乎同时代的海顿,都是工匠艺术家。工匠艺术家是为特定的主顾创作的,需要遵循他们的指示和要求,用我们今天通俗的话说,就是要按照甲方的要求来。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工匠艺术家没有创作的自由,他们可以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局部地实现自己的想法。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样的作品,都是受委托生产的。

我们假设当年的甲方都很懂艺术,但是他们的懂,比起艺术家本人尤其是一位天才对于艺术的理解,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他们眼中艺术品的价值,是通过和以往作品的相似度来判断的。莫扎特少年时代的很多作品,属于工匠艺术,比如我们前文提到的五部小提琴协奏曲,就是非常精致的作品。但是不管是因为宫廷的蔑视,还是因为澎湃的艺术创作冲动,这种生产方式已经开始束缚他的手脚。他渴望摆脱旧的艺术发展脉络,跳出当时的艺术标准,自己走出一条道路来。

这种渴望和单一的甲方市场之间的冲突严重折磨着莫扎特。在他之前,巴赫、海顿这些工匠艺术家一直习惯于这样的生产模式,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而在他之后,市民阶层逐渐成长起来,财富也日益增多,像贝多芬这样的晚辈,可以相当自由地创作,因为市场可以给他相对稳定的回报。经济上不依赖宫廷,就可以让贝多芬尽情地展现他的傲气。而我们的天才莫扎特,恰恰生活在时代变迁之前这个尴尬的节骨眼儿上。鄙视宫廷贵族,又却不得不依赖他们。

相对于工匠艺术,埃里亚斯提出了另外一个概念,艺术家艺术。这正是莫扎特渴望的生活形式。艺术家艺术是为了市场创作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有更多的自由,他只需要杰出的艺术表现打动消费者,一系列艺术商人和演出商就会保证他生活无忧。在这种生产模式里,天才艺术家有可能通过创新,把艺术的标准纳入新的轨道,换句话说,他们可以教育消费者,让他们改变自己的旧观念,学着接受新的艺术。这是艺术民主化以后的生产方式,也是当今艺术生产模式。即使艺术家的作品和消费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许多与艺术有关的外围从业者,比如文化记者,艺术评论家等也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让公众更加熟悉这些艺术品。

从工匠艺术到艺术家艺术,反映在社会进程上,就是艺术的民主化。而艺术民主化的大前提,就是整个时代的民主化。莫扎特生活在时代巨变的前夜。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童年时代见过的玛丽公主,这个时候是路易十六的皇后,后来被送上了断头台。这是欧洲大陆资产阶级崛起的开端。资产阶级推翻了贵族,也继承了贵族的艺术品位。如果莫扎特不在1791年病死,而是像海顿那样活了77岁,很可能有数不清的人会用自己的金币来支持他的艺术。

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也就是1781年到1791年,莫扎特彻底告别了萨尔茨堡的工作,来到维也纳当一个自由艺术家。这是他创作生涯中最辉煌的十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写大型歌剧的梦想,一些主要作品《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包括很多交响曲,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他最后死于贫困,是因为宫廷没办法给他稳定的收入,而市场又不健全,确切地说是付费机制不健全,哪怕歌剧再受欢迎,他也没办法靠版税来取得收入。他只能不断接零碎的订单,可是他又不愿意在这些应景之作上敷衍了事,反而写得特别认真。我们现在看来,这些也都是超凡脱俗的精美作品。但因为压力很大,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精神状况一直不太稳定。

1790年的一天,海顿要去英国,莫扎特去送别。分别的时刻,他流着眼泪说,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当时别人以为他觉得海顿年事已高,恐怕不久于人世,才这么说。但第二年,莫扎特就去世了。而海顿,又活了18年。

好了,我们花了比较多的篇幅,回顾社会机制对莫扎特的影响。简单地说,他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才华,但是受制于当时宫廷的艺术品位和生产方式,他不得不突围,去开创一条前无古人的艺术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当然是成功了,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不能说这种磨难是完全负面的,因为如果他在宫廷里享有很高的地位和俸禄,他很有可能不会投入这么多精力去创作那些伟大的作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莫扎特的成败》| 陆晶靖解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