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陈海贤博士的书 《了不起的我》(一)

    -                                                                                                     -----如何开始改变


复盘陈海贤博士的书 《了不起的我》(一)_第1张图片


复盘陈海贤博士的书 《了不起的我》(一)_第2张图片

人的改变是是挺难的一件事,除了认知清楚外,还需从行为改变开始,而行为的改变又涉及到心理层面,行动层面等诸多问题。

大家首先估计一下下面这个问答的答案:

心内科医生告诉你,病情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如果不改变个人生活习惯,比如吃的不健康、不运动,抽烟,他们将必死无疑,请你根据生活实际情况估计一下,有多少人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答案非常令人吃惊,只有1/7的人会真正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6/7的人没改变多少,难道他们都不想活了吗?

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肯定知道该怎么做,但依旧没法改变,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这个问题非常相似,我们心里面有一个行为标准,希望自己做到,却常常被现实打脸,好像我们心中有一个自己,现实却是另外一个自己,有时候我们明明讨厌自己的某个行为,比如拖延,却怎么也改变不了,这时心里就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怪自己意志力薄弱,不够努力,事实上,我们的躯体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区分,这两个自我,对于我们理解改变,是非常重要的。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他说人的感性就像一头大象,而人的理性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它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骑象人想向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坳不过大象的。

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创造新经验,需要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他。切身体验的经验信息,浓度是非常高的,这跟听来、看来的道理都不一样,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说穿了,就是让改变发生一点点,这就是新的行为,从而获得新的反馈,从而增强了信心。

促成改变的的两个原则:

[if !supportLists]第一、       [endif]小步子原理

小步子的原理,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的成功,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

小成功能够让“大象”体会到改变的好处,也会塑造一种希望感,让“大象”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促进“大象”不断迈开步伐。可问题是,成功总是在行动之后,我们要先有行动才能获得好的结果,到底怎么样,才能到“大象”迈开第一步呢?

那就是奇迹提问:

先假设达到那个结果,然后往回看,那就绕开了大象的防御机制,好的结果,哪怕是假设中的好结果有时候也会让大象欢欣鼓舞,因为他提供了一种动力,让大象不再去思考这件事有多么不可能,他的困难在哪里,而转身去思考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这样我们就会更清楚的知道改变的第一步应该怎么走,奇迹提问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提问方式,他看起来简单,其实有精巧的设计,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再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经常不一样,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小步子原理,不是一个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刻的行动,他的核心思想,其实是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主张,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如果你需要最终成功的承诺,才能做一件事,那你已经使自己陷入无法行动和改变的思维模式,你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人或者什么方法能够给你这样的承诺,除了骗子和传销组织,而小步子原理的核心是让你专注到当下能做的事情上,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带来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你关注。

通过一个小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诞生于美国的“嗜酒者互戒协会”:

这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在帮助人们改变方面做的最成功的机构,他创始人叫做比尔·威尔逊,他原来是个酒鬼,戒酒成功后创办了这个组织,虽然他已经逝世50年了,但这个协会仍然正常运转和扩展,每一年有210万人到那里寻求帮助,多达1000万人在那里成功戒酒,喝酒者互戒协会做了什么呢?他有个著名的12个步,

这个方法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在对待酒精这件事情上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样,就不用把注意力放到控制不了的事情上去,然后用小步子原理,把目光聚焦于自己自己能制制到的事情上去去。

喝酒者互介协会要求会员设立“一次一天”的目标,意思就是不要想自己一定要戒酒,一辈子不碰酒这样的承诺,只要承诺自己做到24小时内,不喝酒就可以了,24小时之后呢,那就是新的一天了。

协会是这么解释,“一次一天”的四字箴言的:“在大部分的例子中,我们没法预测事件的转向。不管现实准备的多么充分,结果还是可能猝不及防…….我们为未来设定的任务太过巨大,留给自己只剩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和心烦意乱。”

所以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而是专注于眼前能做的一小步,并把它做好。只有这样,“大象”才会专注当下。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回到山脚下时,天已经黑了。小和尚看着前方,担心的问老和尚:“师傅天这么黑,路这么远,山上还有悬崖峭壁,还有各种怪兽,我们只有这一杆小小的灯笼,怎样才能回到家呀”?老和尚看着他,平静的说了三个字:“看脚下。”

改变的过程就是这样,我们心里有目的地,可是在行动上,只能看清脚下,也许有一天回过头,我们会发现走着走着,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

[if !supportLists]第二、       [endif]培养“环境场”原则

培养“环境差”,这个“场”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能激发特定的行为,就像到了卧室你会想睡觉,到了办公室想工作,到了餐厅会想吃饭一样,环境中包含的行为线索越多,场的力量就越大。

因为“场”的不同,在一些地方会你会努力工作,在另一个地方就会懈怠,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在这个假设里,图书馆、自习室或者写字间是和工作相联系的,而家、宿舍和休息娱乐是相联系的,一个人到了被假设作为工作场所的空间,自然就表现出工作的样子,反之,如果一个人在家和宿舍里要让自己好好工作,就算做再多心理挣扎,也未必能够实现。

陈海贤老师说:我在浙江大学当老师的几年中,观察到一个现象,学霸总是成群结队的喜欢去图书馆和自习室,而成绩不那么理想的学生往往有严重的拖延症,通常很难喜欢“猫”在宿舍里,我不能断定其中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至少长与学习效果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场”并不玄虚,他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空间里做事的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稳定的心理预期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一个人在某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能量就越大。

这样看来我们可以给“场”一个定义,它其实是环境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我们的奋斗,我们的挣扎,我们的灵光一现,我们的引以为自豪,这些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无足轻重,可是对我们自己意义重大,如果我们有意识的,让他们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里发生,特定的空间里发生,那这个空间就有了记忆,它就会变成激发和调动大象的场,变成储存美好新经验的记忆银行。

由此可以推知,无论干什么事,都应该尽可能形成一个场,不要过于随意,平时我们强调的仪式感也有类似的作用。如,孩子在家写作业,不应该让骑趴到床上,而应在写字台或书桌上,书桌的高度要合适,把电脑、电视关掉,一心一意,专心致志,这样有利于又快又好的完成作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盘陈海贤博士的书 《了不起的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