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四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健康成长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发展问题,是教育者研究教育工作的终极命题。

发展这一术语,在心理学中通常是指人类(或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直至死亡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这一术语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变化,而是特指按一定顺序发生,并持续一段时间的变化。人类的发展可分为:生理发展(个体身体上发生的变化)、个性发展(个体人格上的变化)、社会性发展(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间关系的变化)、认知发展(个体在思维、推理和决策能力上的变化)

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很多变化只是简单地生长和成熟。成熟,是指自然和自发出现的变化,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

发展的三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理论问题:第一,发展的源泉---先天与后天。在发展过程中,个体的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哪个更重要?这一争论持续了2000多年,至今仍未得出定论。目前看来,环境对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生理因素与个体差异对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的观点强调先天与后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协同作用。第二,发展的轨迹---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个体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能力逐渐增长的过程,还是一个飞跃式的、能力发生阶段性改变的过程?第三,发展的时机---关键期与敏感期。语言等个体能力的发展,是否存在一个关键期?早期深受弗洛伊德影响的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早期经验很重要。现在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都会关注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个体已经准备好经历特定事件或对特定事件做出反应。

现在的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将发展、学习、动机看成是一系列交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内在的生理结构和过程以及许多外在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的发展。

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一,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学生在发展速度上的差异都是正常的,并且在任何一个大的学生群体中都会存在。第二,发展是相对有序的。个体能力的发展是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的。“有序”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是线性的或者是完全可预测的---个体可以超前发展,也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稳定不变,甚至于出现倒退。第三,发展是逐步发生的。极少有变化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脑与认知发展。

一、神经元的发展

新生儿的大脑约有1磅重(大约0.45千克),仅为成人大脑的三分之一,但却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神经元,是指在大脑和其他神经系统中专门用于储存和传递信息(以电流活动的方式)的神经细胞。神经元是浅灰色的,又被称为灰质,单个神经元处理信息的能力相当于一台小型电脑。神经元向外伸出两种纤维,一种呈细长状,被称为轴突;一种呈树枝状,被称为树突。通过这两种突起,神经元与其他神经细胞形成联结,并通过释放化学物质穿过纤维末端微小的间隙来共享信息,这些长约1纳米的间隙被称为突触。轴突负责传递信息;树突负责接受信息,并将信息传向神经元本身。事实上,儿童拥有的神经元和突触的数量超过了他们将来适应环境所需的数量,但是,只有那些被使用的神经元才会被保留下来,其他未使用的则被“修剪”掉。这种修剪对于维持个体发展是必要的。实际上,一些发展性障碍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某些特定的基因缺陷阻碍了修剪的过程。神经元这种过度生产和修剪的过程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被称为经验预期型,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特定脑区的突触因为等待刺激的出现而产生过度生长的现象。第二种类型是经验依赖型,这种突触的联结是基于个体经历形成的。关于脑的研究表明,丰富的刺激环境以及与家长、教师之间有意义的互动等均能更好的促进儿童大脑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拥有足够刺激量的儿童来说,没有必要施加过多的刺激来促进其发展。两个神经元之间填满了胶质细胞---大脑中的白质。提供髓磷脂用以覆盖轴突,这个过程就是髓鞘化,它会影响个体的思维与学习。

二、大脑皮层的发展

大脑皮层是褶皱的,有很多的沟和回。成人的大脑皮层约占大脑重量的85%,含有最多数量的神经元。正是大脑皮层的存在,才使得人类具备了解决复杂问题和使用语言进行沟通等地球上最伟大的能力。皮层,是大脑最晚发育的部分,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但这些功能还是相对单一和初级的,完成更复杂的功能,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就必须协同作用。

大脑功能另一个与认知发展有关的特征就是偏侧化,也称作大脑两半球的功能特异化,大脑右半球受伤会影响左侧肢体的运动。与成人相比,幼儿的大脑表现出更大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因为他们大脑的特异化或偏侧化程度比较低。没有任何一个心理活动是由一侧大脑半球独立完成的。

三、青少年的发展与大脑

大脑的发展过程贯穿于整个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正是因为大脑的变化,青少年比儿童在低压或高压情境下有更好的自控能力,对学习和生活有更强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并能更好的抑制自己的冲动性行为。不过,这些能力要到20岁才能完全发展成熟。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变化也会影响个体的睡眠,研究表明,青少年每晚需要9个小时的睡眠。上课时,学生长期坐在座位上记笔记,教师的话语可能就成了他们的摇篮曲。

四、神经科学、学习与教学

研究表明,教学必须依据大脑的活动规律,教学活动也可以改变大脑的组织和结构。

一些研究发现,教学可能会导致大脑活动的变化。密集的康复教学和练习能帮助中风患者在大脑中建立新的连接或使用新的大脑脑区。阅读不是先天既有的技能,也不是必然就会的技能---每个大脑都必须经过教学才能学会阅读。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写作、讨论、解释、引导和示范等多种方式,采用多种途径对语音、拼写、语义、序列信息以及词汇进行教学。

脑与课堂学习关系密切的另一个领域就是情绪和压力。当学生感到不安全和焦虑的时候,他们可能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业上。当学生觉得学习情境没有任何挑战或对内容不感兴趣时,学习过程同样受到阻碍。如何确保学习情境的挑战性和相应的支持程度都能恰到好处,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另外,帮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动机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标。

大脑研究对教师的启示,第一,大脑若在神经通路或结构上出现异常,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个体的学习。第二,不同认知功能之间存在着差异。第三,大脑具有很好的可塑性。第四,某些学习困难有其神经生理学的基础,因此,神经测验有助于这些学习困难的诊断和矫治以及评估不同矫治方案的效果。第五,大脑会发生改变,但这一历程需要时间。第六,从真实的日常生活的问题和具体经验中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也能为他们提供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和提取相关信息。第七,大脑会寻找意义模式,并与已有网络进行联系。第八,学习和巩固知识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知识在不同情境下多次出现,而非一次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坚固、复杂的联结。第九,与细小的、具体的事实相比,教师应当强调大的、一般性的概念,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起持久的、有效的知识类别和相对稳定的联结。第十,教学可以借助故事这一形式,故事会激活大脑的多个区域---记忆、经验、情感、信念等。故事应当是精心组织好的,有其内在顺序---开头、中间、结尾。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