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No.12:从针对医生的社会新闻看攻击性行为是否有效仿性?

前几天收到一个问题,一个学医的学生发给我的,大概意思是说"最近社会上针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攻击性行为越来越多,而医闹事件也屡禁不止,在电视剧《心术》播出之后,好像大家都有意无意的认识到可以通过医闹这个途径去获取利益,想问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而这样的针对医生职业的攻击性行为是否有效仿性?"

我一般不会分析社会事件,之前也说过,一方面,社会事件往往包含的情绪是很复杂的,普罗大众在关注社会事件的时候,会因为教育背景,与社会事件相关经历,代入感,认同感等不同的因素去结成不同的针对社会事件发声的意见团体,这个时候的"去个性化"是很明显的,稍微的一个不同,就会激起意见团体的强烈猛攻,这是群体心理的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

另一方面,是否可以客观分析所要评价的社会事件,这是另外一个我面临的问题。一旦要分析,就说明你非主动的加入了一个或者若干个意见团体,这个时候,你的想法就会很容易变的不中立和不客观,这点我对自己没有信心,因为我确实有朋友是学医的,并且我自己也确实有那么几段微不足道的不开心就医经验。

但是,社会制度特别是医疗制度的不完善带来的问题和社会情绪,是否应该波及到同样为努力完善制度而奋斗的大多数医生身上?这个问题真的很值得去好好想想。

愤怒情绪的发泄目标定为医生,多数不是因为医生真的做得不好,或者是惹怒了你,而是因为在公权力面前,人们清楚的意识到申诉在多数时候是没有用的,但是有情绪我必须要发泄,我要让社会关注到我,关注到我的经历和我受到的苦难,于是作为直接接触者的医生,就变成了难度最低的攻击目标。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无法得到答案,如果这样的关注是以牺牲同为薄弱个体的生命作为代价,那么行凶者和不完善的公权力有什么区别?你最终变成了你讨厌的样子,这看起来是不是可悲的?

针对医生职业的攻击性行为的短时间高发,就好像任何犯罪行为的短时间高发一样,效仿和鼓励起了很大的作用。根据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和保持有以下几个因素,

1. 模仿和强化

2. 他人示范

3. 社会鼓励

4. 出乎寻常的信念

5. 挫折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次或者那么几次不愉快的就医经历,这个时候这种经历会带来负面情绪,但是不会转变为攻击性行为,因为缺少一个激发因素,或者是因为有额外的保护因素。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设A去医院看病,因为没有预约到专家号等了很久,轮到专家看的时候,专家只是简单的几分钟,就结束了对A的诊疗,A觉得我排了一早上,好歹看多一些时间吧,而且这钱还比一般的号贵好多呢,于是去找医生理论,医生说大家都是这样,而且已经很清楚的告诉你你的病并没有那么复杂,你根据我的意思去治疗就好了,如果你有不满意的,请和医院相关人员联系。"

这是一个就医过程中很普通的对话和情景,但是有些人会觉得,我的投入和收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平衡,并且你让我去找医院,医院又推回给医生,说什么政策,什么制度,这种不满的情绪会随着A遇到的不愉快而越来越暴戾,甚至有些人找黄牛花大价钱买了号,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觉得合适的来自医生的关注。加之大众媒体给予的虚拟模仿对象,比如电视作品中的攻击医生的人,或者是医闹的人,A突然意识到,原来这样是一个发泄的途径,并且可以让我得到关注。

这个时候社会新闻报道了真实发生的医闹或者是攻击医生的事件,而A因为自身的经历也在关注,A发现评论里很多人对这样的行为是支持的!这大大的加强了A对自己内心想法的肯定,而这个时候,A由于自身心理观念的固化,已经不太会去关注反对的意见,认为反对的意见是错的,认为这些人只是还没有经历过,不理解自己的遭遇。

于是A决定去为自身的经历和有类似经历的人讨个说法,他找到了当时那个医生,针锋相对的吵了一次,但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象中的或者是电视中的效果,因为人总会高估行为的收效,但是现实结果往往相去甚远,这样的挫折产生了反向的强化,把A往攻击性行为爆发点又推了一步,A觉得为什么我没有办法好像别人一样的到补偿和重视?而且警察还行政拘留我,是不是这个医生本身就是要和我对着干?是不是就是对我这么不公?

于是A又去理论,这时社会新闻报道的殴打医生,甚至是致死的案例,对于A来说在潜意识里已经形成了示范,在争吵过程中,边缘神经系统和下丘脑传达紧急信号,是的身体进入紧急状态,而潜意识里面的攻击影响激发了冲动状态下的攻击行为,于是A对医生实施了攻击性行为。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A整个的心理过程变化,虽然只是一个例子,但是这是一个再普遍不过的场景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当然,攻击性行为的产生的诱因还有很多,因为攻击性行为是一个相对复杂和多变的行为,打个比方,如果A是一个超我很强或者从小家庭氛围很平静的人亦或者是很重视社会道德观念的人,那么这种攻击性行为可能就不会发生。

回到问题里,A的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很大程度上包括了效仿性在里面,也就是说,这种行为是可以效仿的,会引起一连串一段时间内的类似行为的集中爆发,比如拐卖、抢夺儿童的情况,以及另一个严重的效仿性影响行为,自杀(自我攻击性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Question No.12:从针对医生的社会新闻看攻击性行为是否有效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