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会是一个人人关注阅读的时代”,我依然记得2012年Kindle Paperwhite面世时,贝索斯在发布会上讲过的这句话。
随着电子书成本的不断下降,出版条件的不断放宽,以及各种写作/阅读平台如,知乎,果壳十五言等等的崛起,以及各类阅读软件的普及,“阅读”这个词语正在逐渐褪去了它曾经神秘的面纱,变成了每个人随时,随地,随心就可以进行的一项并不需要多高成本的活动。
阅读正在不断的趋向低成本和多元化,它的好处是放低了门槛,让更多人可以参与进这个曾经被以为是高大上的活动,可它带来的问题,却也远比想象中的要多。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听过/问过以下几个问题----
“我的手机上安装了十几款不同的阅读软件,有很多都是取之无味弃之可惜,要如何取舍呢?”
“碎片化阅读到底是有害还是有利?”
“给我推荐一个书单吧...你觉得好看的都可以”(然后你会发现这个人永远也读不完这份书单)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每次看见有特价的书都会忍不住买买买,屯的书估计这辈子也看不完了。”
伴随着这些问题而来的,就是各种介绍速读,快读的干货书籍,如《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或者《如何一周读完36本书》之类,于是带着种种疑团的人又会一哄而上抢着去看,看完之后却又会产生更大的问题。包括但不仅限于“读书又不赶时间,我干嘛要读的这么快?”或是“这么多书,我过了一遍眼睛自己却什么都没记住,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直接百度关键词。”以及终极大问:
我TM究竟是为什么要读这么多书来着?
有任何大数据的理论可以支持爱阅读的人一定比不爱阅读的人更容易成功吗?更容易开心吗?更容易跟人相处或是让自己获得看破世事的平静吗?
并不见得,
有时候阅读的人比不阅读的人反而要更加痛苦,他们想的更多,背负的更多,却不一定有实力能承担的起自己的思考,往往反而会将简单变得复杂,笃信的善恶变得模糊。正如庄子他老人家几千年前就在《胠箧篇》里说,“绝圣弃智,大盗乃止”,不要刻意去标榜不得了的圣明智巧,人们就不会特意往不好的地方走,大盗才会消失。
只有人人都不要刻意去读书,才不会有人不爱读书。
现在来回归到这个本质性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阅读?
阅读这一活动的目的可以简要的划分为以下四层。1. 打发时间,2. 开阔眼界,3. 对某一特定领域的深入了解,4. 为了拔高思想的高度。
引申开来就是:
1. 打发时间----等车的时候,排队的时候,等人的时候,为了让自己不无聊,也不像是一个没有深度的游戏青年,所以选择用阅读来半娱乐半打发时间。
2. 开阔眼界----在别人谈论比特币,谈论大数据,长尾理论和电商,白金和蓝黑裙子,谁谁离婚谁谁复合,抽水马桶到底更不能放蓝泡泡,连免费WIFI到底会不会中毒等等话题的时候,不让自己成为一个一无所知的呆瓜,更高级一点的,还能成为一个移动的维基百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吸引妹子眼球的能力大大提升。
3. 对某一特定领域的深入了解----职称党,考试狗,需要靠不断提高的专业水平赚钱,以及像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那种,没有任何理由的学霸geek。
4. 为了拔高思想的高度----不解释,参见下图。
从表面上看来,阅读的这几个目的是不是一项比一项高大上?
可是事实却是,没有任何一种阅读是低下的,也没有任何一种阅读本身会比其他优秀。让自己的阅读变得高效化的第一部,就是要明确此时此刻自己阅读的目的。
阅读的目的可能会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而不断演化,甚至对于同一个人而言,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出于某种条件的限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正如一个人很难在嘈杂的地铁上或是午休前大脑昏昏沉沉的时候读完一本艰涩难懂的尼采哲学,在无人打扰的夜里花了几个小时去刷微博知乎却更像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阅读的目的不是金字塔,没有某一个比另一个看起来优越,它是一个环形的结构。
假设每一个人都具备这样环形的目的结构,下一步就是给自己确定一个大致的方案,“我在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样的事”。
首先,我们按照碎片化和整块的时间(连续阅读超过一小时)来划分每天的生活,举例如下--
等公交车(碎片时间),坐半小时地铁回家(碎片时间),跟朋友约会早到十五分钟(碎片时间),一个茶足饭饱没有约会的傍晚(整块时间),一个完整的周末(整块时间),没有旅行计划的小长假(整块时间)等等。
对于目的1和2,放在碎片时间去进行,要比放在整块时间里去进行要有效的多。毕竟阅读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却不仅仅只在于阅读,如果你总是在努力思索一本艰涩的古本时误了车,或是等的人已经来了而自己却无法终止已经陷入牛角尖的思索,相信时日不长你就会觉得疲累,将自己的疲累归咎于阅读,并且得出一个结论:阅读有个卵用啊。
根据自己目的的不同,将碎片的时间用于信息的接受和摄入,整块的时间用于信息的提炼和整合,要远比你勉强着自己跟一切外界条件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要来的更加轻松有效。
其次,当你的阅读目的是1和2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愧疚,“别人都在读XXX,可我在刷微博知乎,是不是在浪费时间。”乃至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从而勉强自己在一切时刻都毫不放松,活的像一跟时刻绷得过紧的弦。
在持有某一个目的的时候去做相应的事,不仅仅是对于阅读,身边的所有事几乎都可以遵循这样的原理。
想要打发时间的时候,就去选择一些轻松的读物,哪怕是一个段子,哪怕是一篇没有任何营养成分的小说。它的意义是让你放松,而不是让你学习。
想要长知识的时候,果壳,煎蛋,维基百科以及各种各样的“干货”平台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请记住,这些知识对于你只是“了解”,还远远没有到可以“掌握”的程度。
无意义的信息,碎片化的信息本身没有任何弊端,信息的摄入并没有高下之分,其关键在于你,是否在放松过后,打发完时间过后,和仅仅是“看过一遍”之后,给与他们有效的,意义,有整合的思考。
明确自己阅读的目的,弄清自己想要得到的,并且知道要用怎样的途径达到,这只是迈向有效阅读的第一步,鉴于篇幅有限,明天的之二篇会写的是,如何验证自己的阅读成果以及阅读的常见类型。
各位小伙伴阅读愉快,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