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回归写作初心,享受写作快乐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复盘》|回归写作初心,享受写作快乐

其实我小时候是生活在农村的,9岁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书本,直到一年级才拥有两本黑白颜色的书:一本数学,一本语文,一点绚丽的色彩都没有。

小学三年级时,我才到了城市生活读书,虽然视野变大了一些,但那时候课外书还是没有的。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问我普通的反义词是什么?我想了又想,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只好回答说:不普通。

即使那样,我在班级里也还是算比较优秀的学生了,平时带领大家读书呀,参加歌咏比赛呀,检查班级纪律呀。但其实我当时还属于很懵懂不开窍的状态,除了上课听老师讲课,下了课放了学就知道疯玩。

小学毕业时,老师给我的评语是“聪明有余,勤奋不足”。

我真正喜欢写作文,是在读初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我第一次XX”我就写了第一次和面。只是把当时的场景描述了一遍而已,没有想到,老师竟然当范文在班级里读给同学们听。

自那以后,我迷上了读课外书,用不多的零花钱买少年文艺,后来也读过几部名著,不过早都忘光了。

再后来就写诗,特别喜欢舒婷和汪国真的诗,既白话又抒情又有哲理。少女时代,还给我暗恋的老师写过情诗呢。

再之后,我就逐渐地融入生活这个大熔炉里,经历了各种人生突变,一晃就是许多年。此处省略不提了,总之,经历了许多事情,几乎不看书,不写字。

直到网络兴起,我才又开始打开心扉,在论坛里,在QQ空间里,在博客里,在一些文学网站里,写一些心情文字及对生活的感悟。这个时期的写作是真正的“我手写我心”,文思泉涌,像滔滔江水,一发而不可收。

然而,转折点又来了。单位买断,到处打工,后来又自己创业。再后来又怀孕生小儿子,彻底回归家庭做全职妈妈。

我应该是个极度没有安全感的人,一旦自己没有收入,我就会不踏实。再考虑生活的质量下降,也会影响对孩子的养育与教育。

这时候,我想到了写作。幻想着自己能靠写作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有梦想其实是挺好的,但,我缺乏有效的行动力。加之书读的少,没有系统的输入,坐在电脑旁,发呆是常有的事。

我又有严重的拖延症,定的计划,就没有全部完成过。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我很不快乐。懊悔自己的不努力,焦虑自己的不争气,心急自己没成绩。

正当我感觉无可救药之时,我加入了读书群,通过这两次的复盘阅读与笔记分享,我感觉好像病症有点在朝好的方面改善。

老师推荐阅读的三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而我也通过复盘,不断地自省,修正,就像打消炎药,这是第一个疗程,就让我恢复了一点元气。

而我的心态通过这几天朋友们的疏导,老师的鼓励,也从“误入歧途”开始“回头是岸”。我决定要回归写作的初心,享受写作的快乐。不再逼没有输入的自己,去输出没有营养的文字。我要让心静下来,调整心理账户,重拾初心。

约翰.列农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

而我在没有积累,没有努力付出的情况下,却幻想着靠稿费养家糊口。这种把稿费算进“勤劳致富”的固定账户,其实是不务实的想法,一旦没有得到,就会不开心。

而这时候,如果可以换一种思维,把稿费当做自己努力和能力的副产品,当成一个奖励,有没有稿费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回归写作的初心,享受写作的快乐。那种沉浸在字里行间的安宁,才是纯粹的没有功利心的写作。

貌似,我分享的主题好像与复盘这本书没有多大关系,但我们通过学习《复盘》这本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获得经验教训”,用于“未来行动改进”吗?

我的分享其实是受到 了复盘的“底层逻辑”的启发的,如:预期目标是什么?  实际发生了什么?差异原因是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如何改进?

我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列出了自己要分享的框架的。不过可能不是太贴切,还请老师同学们多多指导和纠正。

希望明天的分享,把书看透,能多说一些书里的内容。

今天下午,我网购的三本书全都到齐了。看着这三本书,我心里真是暖妥妥的,以后的日子,我要把自己放空,归零,像个小学生一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爱读书的好妈妈,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让生活不光只有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盘》|回归写作初心,享受写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