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什么要弃考 - 草稿

今天上午,参加了滑县一个局属单位招聘面试考试的考务工作,其中一些考生的表现,以及一个直接罢考的考生的做法,触动了我这个母亲兼教师双重身份人的敏感神经,让我不由得陷入深思:孩子,你为什么要弃考?父母和老师,我们培养孩子的方向在哪里?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招聘面试考试,题目也相当简单,只需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推介给用人单位,让录用单位的考官相信我是比较合适的人选,通过自己热情大方的沟通和表达,获得考官的认可,仅此而已。在候考室里,看到她们紧张的样子,作为考务工作人员,和我一起的左大姐一直为她们打气,告诉她们要放松心情,才能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我也微笑着教会他们如何放松,让她们知道,她们如此年轻,人生有太多的机会,这只是其中一个,成与败都是历练,既是人生的财富,也是人生的积淀,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够了,不用考虑太多。但是,还是因为紧张(或许是阴天的缘故),上厕所的考生络绎不绝,因为考生上厕所,考务工作人员要随同,就这样,整整一个上午,我和左大姐,轮流陪同,真的忙的“不亦乐乎”,幸好考场40多人都是女生,否则还需要外援志愿。有一些考生,拿到考官的题目之后,思考半天,然后反问考官一些无厘头的问题,让考官哭笑不得,还有一部分考生,抽到题目后,竟然一动不动,像木头人一样生硬地呆坐6分钟,然后随着计时员的一句提醒“时间到”,随即离开考场。她们的做法,真的让一旁的工作人员很痛惜,也很揪心,甚至担心她们如此这般,以后如何在社会上生存。还有一个考生,在室外候考的时候,她脸色灰白,双腿抖动,嘴里一直小声的嘀咕:“不行,不行,我考不成,手机给我,我不考了。”担任我们这一个考务组的组长一直在安慰她,让她不要紧张,左大姐还给她搬了个凳子,并且笑着对她说,既然等了大半晌的时间了,不要放弃,不管最终结果,锻炼的意义很大,对以后的考试也会有好处。她看着我们,惊恐的问,是不是一定要说普通话?如果不让说话该多好,有什么事让她做就行了,她的意思很明确,她是干事的人,表达不行。我们告诉她,尽量普通话,但是如果真的说不好,也没有关系,只要沟通到位,怎么说都行。听了我们的话,她一直用双手拍打着小腿肚——也许她想用这种方法让自己镇静。我们也以为她一定会坚持考试,没想到的是,临近面试室的时候,她突然掉头回来,只撂下一句话:“不行,我考不成!”然后取了手提袋,拿了手机,径直离开了。望着她远去的身影,我心里好像被堵了什么东西一样,禁不住发问:“孩子,你为什要弃考?”同时,我想到的更多的是作为父母、老师,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怎样才能放心让他们远去……

有一本书上讲到: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教会孩子独立,学会自制;教会孩子表达,学会合作。今日罢考的考生,表面看她是自制——说不考就不考,实际上却恰恰相反:她来到考场的目的是什么?

难道不是为了参加考试吗?最终她没有控制自己“怯场”的情绪,以放弃而告终。还有那些抽到考题的考生,连正常的沟通交流都不知道如何进行,怎样学会合作?人是群居生活的动物,没有沟通交流,能行得通吗?作为父母和老师,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磨练意志,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因为有了坚强的意志力,他们才能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怎样帮助孩子踢开“缺乏勇气”的绊脚石呢?其实每个孩子天生有恐惧心理,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勇敢的品质,带孩子参加一些挑战性的活动,慢慢摆脱恐惧。作为老师,课堂上,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学生能够自己来的事情,我们绝不越俎代包,让他们在一次次尝试中,进行沟通或表达的训练,如果天天练习,不至于毕业之后,在几名考官面前,吓得腿发抖,说不出话来(或是不知如何说话),能够进行最基本的应变能力,避免可悲的“怯考”、“罢考”现象再次发生。

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就是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为什么宁可弃考也不愿意尝试一下?有自身胆怯、不善于表达的原因,也许也有害怕面对失败的心理,如果放弃了考试,可能对失败有了更好的借口——不是我能力有限,是因为我根本没有参与。因此,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针对这种情况,首先父母或老师要认可孩子的努力,理解孩子遭遇失败的心情,鼓励孩子战胜失败的勇气,帮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认清失败的本质,告诉孩子在困难面前坚持一下,转折点就在下一个路口,稍微再努力一点点,也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经得起风风雨雨。

因为一件小事,絮絮叨叨这么多,也许自己操心过度,也许这些只是特例,也许这些孩子的“所答非所问”、“拒答”或“弃考”只是人生中的经历,这些经历会慢慢促使他们长大,是他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另类风景!作为父母或老师,能做的只有减少这样的情形,这样的案例,让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茁壮成长,长成社会需要的样子,这也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你为什么要弃考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