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七——人际关系中的五常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尽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选择伴侣的时候注重德行修养而不是看重色相;孝敬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虽然他说他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会认为他是学过了。

子夏是论语中,出现的第三个孔门弟子。前两位分别是有子、曾子。

孔子曾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五常。子夏在本则中,也谈及了孔子所讲到的关系处理,这里讲到的几个人际关系的处理模型:择偶、亲子、君臣、交友。

选择伴侣,娶妻娶贤,要更注重妻子的贤良淑德而不是外在美貌。如果是一个无德之人,那么她的美貌对别人来说,将是致命的毒药。

孝顺父母,尽心尽力,但要做到如何才算做是孝,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金银珠宝、山海别墅,给到或给不到都不能用来判定一个人是否孝顺他的父母。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及,论及贫家无孝子。

侍奉君主,竭尽所能,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孝亲侍君,竭力致身,本无可厚非。但此处将两件事情放在同一处,不免让人心生疑惑:孝敬父母尽力就可以,侍奉君主却要准备献出生命,难道侍奉君主要比孝敬父母还要重要吗?其实孔子并没有这么认为。六德中有一句话: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当忠孝不能两全之时,择孝不择忠才是古人的选择,所以,有流传后世的《陈情表》。至于现在普遍流传的尽忠不尽孝,多是商业社会洗脑的成果。

与朋友交往,说话讲究诚信。虽然才只是第七则,但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敬事而信”、“谨而信”,都在强调我们做人处事,诚信为本。

再继续拓展至五常,需要提及“孝弟”中的“弟”——长幼有序——兄弟之间的关系处理。同时,在人伦五常的关系之外,孔子实际上将人际关系又拓展出两支,这两支也是在我们现代社会,经常需要联络与维护的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之前对于情商的理解,单纯的只是“怎样让别人感到舒服”,直到后来看过一篇文章对情商的解读颠覆了原有的认知:所谓情商,就是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正确的认识他人,以及正确的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是的,情商高,并不是一味会讨好别人,而是在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后,有方法,有原则地与人相处。能够处理好自己与不同的人之间的复杂人际关系,需要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对人性的清晰洞察和对不同人际关系处理的高超技巧。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中,仍能如鱼得水的人,怎么能说他没有学习过呢?

他不仅学了,而且还学到家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而篇第七——人际关系中的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