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的说,之所以读这本《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是被书名所吸引。
“哈佛”、“精英”,这在当下这个追逐成功的世界里,还是相当有诱惑力。哈佛在“江湖”中的地位众所周知。精英,虽然每个人定义不同,可私心里谁不想做“精英”呢?
读了这本书,用了书中的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我开始质疑最初选择这本书的原动力的正确性。
读完了这本书,结论是我用一个不全面的方式挑了一本不错的书。
嗯,这大概就是作者所说的“自我意见建立法”。
01
还是先回到这本《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吧。
这本书是日本学者狩野未希所写,作为大学讲师,他在大学里一直教授思考力和英文,撰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日本人提不出好问题和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需求。
和题目一致,书分为六个篇章,对应六堂课,分别是:为自己的意见找到相应的根据、区分事实和意见提出好问题、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增加观点、预测未来决定现在要采取行动、牢牢掌握交换意见的规则、把批评和反驳都当作自己的想法推敲意见。
狩野未希主张要将观点让“五岁的孩子”都能听懂,所以这本书虽然名字冠以“哈佛”、“精英”,但内容并不那么晦涩难懂。每一篇开篇多为浅易的师生对答,总结观点的图表不少、举例很多,读起来很是轻松愉快。
除却这些吸引我的地方,我觉得这本书最棒的是它的实践方法,其中的红绿灯三色记号笔记法、理解程度检查表等都很有实用性,最吸引我注意的是“提出好问题的12个原则”和“交换意见的十四条规则”。
02
再来看我开头的那个问题,是不是标以“哈佛”、“精英”就值得挑选这本书阅读?
我挑选这本书的逻辑是:这本书题目含有哈佛、精英二字。哈佛大学是人才的摇篮,它的课程应该有质量保证。既然精英都在学,想必这本书内容可圈可点。
根据狩野未希书中提到的“提出好问题的12个原则”,我针对上面提出下列问题:
1、我为什么读这本书?
2、为什么要建立自我意见?建立自我意见对我有什么帮助?
3、哈佛大学的课程质量必然有保证吗?这本书的作者读过哈佛大学吗?能准确表达哈佛大学的课程吗?
4、成才的学生都是用的这套思考方式吗?
5、有多少精英读过这本书?这本书对他们有什么帮助?
6、这本书作者是日本人,观点适用中国人吗?翻译是不是足够准确?
7、市面上的成功学书籍那么多,为什么选择这本?
8、这套方法适合所有人吗?
9、这本书需要多久能读完?价格多少?我能接受吗?
10、为什么现在我要读这本书?
11、以后挑书要注意些什么?如何在不读具体内容的情况下挑选合适的书籍?哪些是选择书籍需要的关键信息?
12、读完了这本书,你现在认为这本书是否对你有帮助?是否符合你的预期?
运用“提出好问题的12条原则”思考问题,包含了5WHI法,综合考虑了谁、时间、地点、为什么、怎么样等要素,又反复求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进行了同类例子的比较,是不是感觉考虑的比较全面周详?得出的结论也更有说服力?
我之前只关注了标题的两个关键词,所以用狩野未希的说法,思考的深度不够。
03
如果说“提出好问题的12个原则”是“输入”,提供的是一种内在的思考方式,那么“交换意见的14条规则”可以说是“输出”,是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实现的头脑风暴而实现意见。
其实,这些规则并不陌生,有些是我们反复用到或经常在各类书籍中读到的,并不觉得醍醐灌顶。但有几条的确是应该时时提醒自己的:一是“把反对当做是对方的提问”,一是“要反对就要提出替代方案”。
比如,我想读MBA,老公反对,理由是MBA的学费有些高,而且孩子需要照顾。那么,作为我,不应该单纯的将这个反对归结为情绪化的“老公不支持我”的结论。而是应该反问和提醒自己:现在读MBA是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花费这么多学费我能获得什么?上课需要多少时间?这个时间段年幼的孩子怎么办?然后综合起来再做决定。
而反过来,如果老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要否定他读MBA的提议,那么我也需要思考有什么替代方案。比如,孩子太小,你可以考虑三年后再读MBA如何?或者,我每天晚上负责带孩子,给你留出时间学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相关知识,这样你也可以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这样的替代方案,可以让老公觉得我支持他工作,同时也提供了问题解决的另一种思路。
不要简单的说“不”,也不要简单的对“不”说“不”,这就是我理解的“交换意见的规则”的核心内容。
04
市面上的成功学的书不少,这本书有什么特别?
个人认为,成功学的书籍无外乎几类。
譬如,最近读过的一本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属于第一类,是从品德、思维、动机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内在影响外在世界的。感觉更像是“道”,高屋建瓴。《精进》等书虽然既有原则性内容,也有具体方法,但原则性内容居多,应该也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类是以行业为背景介绍方法的。比如《麦肯锡工作法》。介绍了全球最牛的咨询服务公司的工作方法,既有从整体职场层面提及了些通用法则诸如做事情做到极致、注重形象、准确把握自己的个性、观察上司的行动并及时沟通汇报等,又从咨询服务行业特点提出了比较经典的“空(基础)、雨(事实)、伞(行动)”等。
第三类则是针对某项成功所需的技能进行技巧性讲解。比如《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番茄钟管理法》,分别是从人际沟通、时间管理等角度进行阐述。我把这类称之为“术”。
这本《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无疑是第三类,属于专门针对自我意见建立的书籍。
自我意见很重要。一个对事物没有自己独到见解和看法的人,对商业决策没有自己的判断的人,怎么可能走上成功的道路呢?
形成自我意见,需要接纳和批判性吸取他人的见解,也需要从沟通中达成共识。所以,我独推书中的“提出好问题的12条原则”和“交换意见的14条规则”。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反对“术”而提倡“道”,主张基于内在品德的全面提升才是成功的关键。我则认为“道”重要,“术”也不容忽视。
心术正,学好方法,有百利而无一害。
成功学的书辣么多,我选择这本《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精英们都在学的自我意见建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