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慕小姐
我不知道大家对医生这个职业怎么看,救死扶伤,白衣天使,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不可否认,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
昨天在微信读书读东野圭吾的一部推理小说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书评,关于医生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病人躺在医生面前,医生只看到了病,没看见人,然后下面有人评论:没看到人,哪来的病?他回复到:意思是一个有温度的医生可以给病人带来信心和安全感,而不是纯粹的冷冰冰的医学术语跟技术。
其实他说的这句话的时候是没有毛病的,接下来我回复了他:医生也是人,有时候我们不能要求太多。他回复我:医生是人,但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者又不是普通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医生这不也是一个医者的毕生修炼跟职业素养吗,试想一个人生病时那种不安与恐慌他最渴望什么?另外我们对待官员也能跟普通人一样对待吗,显然不是的。
我便逐渐感受到,这个世界对这个职业要求太高。我忽然间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在选择儿科医生这个职业的时候望而却步,为什么中国儿医越来越缺乏,为什么儿科诊所外面始终是长长的队……
如果是我的话,面对这么高的要求,我也是不敢选择医生这个职业的,我害怕自己做不好,我自问没有那个信心能达到那个至高的要求。
我很想问问他,我给你一个非常具有人文关怀的医生,非常温柔非常亲切,但是他没有什么医术,到了关键时刻起不了丝毫作用,这样医生你要吗?在每一个手术台上,都不是开玩笑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容不得一点儿闪失,这个时候,人文关怀,温柔,亲切起什么作用?对不起,这个关乎生命的时刻,我只相信医术。
说到职业素养,医生的职业素养,我觉得应该是冷静,负责和耐心,正因为他这个职业的关系,面对太多的生生死死,他们看待事情和我们普通人是有一定区别的,他们能够足够的冷静去看待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病情,我觉得这样是最好的,本来就不需要夹杂太多的情感,只给你情感你的病就会好吗?
我们在对别人要求很高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扪心自问,我们能够以他们对我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吗?不是有句话这么说的嘛:如果我拿你对我的方式对待你,恐怕你早已离去。每一个来看病的人除了孕妇应该都没有什么好心情和好脸色,如果医生用这种心情和脸色去对待病人,恐怕会不知道被投诉多少次吧。
这两年孩子幼小,父母渐老,我是家中独女,所以频繁的跑医院,我对医院的印象也特别深刻。
儿科诊室前总是人满为患,每次去排队都要排很久很久,有时候到了十二点,科室外还是有一些小病人,儿科医生拖班是很正常的事情。想想我们上学的时候,班主任拖课是种什么感受?
陪母亲去拍片,陪父亲去做磁共振,排队排到科室外面,总是长长的队伍,排一个小时队登记,排一个小时队做检查,我们等的着急,可我们只是等,可他们在我们等候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忙着看病,做检查。这个时候,你还得给医生提出一个附加条件:来,笑一个,笑得开心点,服务态度好一点……真想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对不起,人家卖艺不卖笑。
我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说作为医生,只要医术好就行了,“德”就不要了。当然,“德”也很重要,我相信,既然能选择这个职业,他们就做好了心里准备,自身的素养也不会太低。虽然也有个别素质不好的医生,但是并不能以偏概全。我觉得,“德”这个问题并不是针对职业,民族,人种,而是针对个人而言的,一个人没有“德”,不论他做什么职业他都是没有“德”的,反言之,一个人素养很高,不论他从事什么职业,他都是一个品德很高的人。
这个社会,对某些职位,对某些人群要求太高,我不能插手你的人生,但是,我劝你善良,多多换位思考,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没有人应该为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