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常规,打破边界
不被专业局限,用问题作牵引
案例: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人类学家之一。30多岁时,他还是一位普通的人类学者。当时正好是二战,他从法国逃到美国避难,半天时间教书,半天时间在纽约市立图书馆看书。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几乎看过了所有的人类学文献,但却遇到一个问题:他想找到一个革新性的理论,能够把之前的所有人类学研究,做一个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理论。但他没有思路。
他就想,既然把人类学的东西看完了,就再看看别的书吧。结果,他看了地质学,看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看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之后,他大受启发,因为他发现这三个不同学科的理论,有一个共通点对他很有启示,就是这三个学科探索的都是表象之下的深层东西,而之前的人类学研究,强调的是田野研究,去原始部落里面做观察和记录,并没有探索深层结构。
后来,他又认识了一个叫雅各布森的语言学家。雅各布森给他介绍了当时很流行的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该学说把人类各种各样的语言,用一套相同的结构做了一个归纳,这让他更加受启发。
于是,在别的学科启发下,列维-斯特劳斯提出了自己的结构人类学的理论,比如,不同文化下,不同的人有类似的亲属关系结构,不同文化的神话也有相同的底层结构。最后,他成了人类学大家。
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列维-斯特劳斯能够突破自己的专业边界,去从别的学科中获得很大启发,最终开创了一个变革的思想。
我们普通学习者总是有一种专业本位的思想,比如你在大学读什么专业,就不由自主地以这个专业的边界来框住自己的思维,而一些非常厉害的思想家,他就非常反对按专业划分的学习方式。
比如怀特海,一个非常厉害的哲学家。他就说用学科分工的学习方式,很成问题。因为我们所生存的整个现实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当你用专业的边界,把它一块块划分出来的时候,实际上是把原来的真实世界给扭曲了。所以,他极力提倡大学教育应该打破学科边界。
明智学习者的思维,不应该是以专业本位,而是以问题本位。就像列维-斯特劳斯的一句名言,一个有智慧的人,应该是提出正确问题的人,而不只是一个提出正确答案的人。
积累理论和实践的复合经验
学习就是读书?这是一种很狭隘的想法。
心理学中,可以把知识分成“外显知识”和“隐性知识”。书本知识一般都是“外显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被实践藏起来的知识。
日本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提出一个模型:知识的螺旋。他认为,理想的个人或者组织,两类知识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引发。显性知识,要把它内化成可应用的隐性知识;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隐性知识,又可以外显化,可以跟别人去分享。
案例:香港著名电影导演胡金铨
胡金铨,香港著名武侠电影导演。他曾在七十年代拍过一部电影,叫《侠女》,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一个技术奖。胡金铨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做副导演的时候,他就看了很多国外的电影理论方面的书籍。
有记者去问他,你看了这么多理论书籍真的有用吗?胡金铨的回答是,在我当上副导演之前,我已经看了这些理论的书,但我看不大懂,很难看懂。我能看到这个字的表面意思是什么,但是他到底说的是什么,我并不是真的懂了。只有我当上了副导演以后,回过头来再去看这些书的时候,我才真的看懂了。
点评:
实践的经验跟理论的知识应该是相互验证、相互参照的。你光看书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跟你的实践结合起来。
所以,理论和实践一定要交错结合起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问题解决的经验,是高手的两大能力底盘,这两者缺一不可。
要建立多领域知识的协同
案例:民国王云五
王云五,民国时期的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曾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过孙中山的秘书,英文非常好。但他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时间很短,后来就全靠自学。
而且,他自学时,非常“贪婪”,什么书都看,结果变成了非常博学的人。他曾执掌商务印书馆很多年,编撰了王云五大辞典,是中国出版界的一个功绩卓著的人。
他曾说过一个名言,一个学者他的知识系统应该是什么样的——“为学当如群山式,一峰突起众峰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应该像一个群山一样。
王云五强调,你需要有一个最懂的、最精专的学科,作为最高海拔的山峰,但是这还不够,周边的山峰也要有,你才能旁通。
点评:
其实一个很厉害的人,他的知识体系也应该一样,他不是一个山头,他是有好几个山头,只是高矮略有不同。
如果具有一个群山式的知识结构,你就可以在不同的山峰之间,去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可以做嫁接、迁移,你就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东西。
把热爱和专长结合在一起
案例:好莱坞顶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詹姆斯·卡梅隆,好莱坞顶级导演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少年时,就有一个爱好——潜水。
15岁时,他就决定成为一个潜水员,17岁时,他第一次有机会潜水。在接下来的40年里,他在海里面大约总共花了3万个小时。
他不是拍电影的吗?他怎么有这么多的时间待在海里呢?实际上,他把拍电影,跟潜水爱好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比如谈到《泰坦尼克号》,他曾这样说:
在为《泰坦尼克号》寻找投资商时,我告诉制作人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它的故事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凄美动人。而事实上,我自己真正想做的是潜入海底探寻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我告诉他们,我们要沉入海底,拍摄泰坦尼克号真实的画面。……两个月后,我在北大西洋的一艘俄罗斯潜艇里用肉眼看到了真正的泰坦尼克号。
再比如《阿凡达》,电影造型里,有很多海洋因素,比如蓝色的带透明感的皮肤。对卡梅隆来说,海洋里的生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外星生物,因为海水就是一种特别的化学物质,海洋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奇形怪状的生物,有些很丑,有些颜色很鲜艳,有些能发电。所以,他拍这个电影,就是这样一种思维。
2012年3月,詹姆斯·卡梅隆潜入到了马里亚纳海沟1万多米的海底。他创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没有创造过的壮举。如果没有前面故事的铺垫,你可能会想,这个有钱人真会玩儿。但听了前面的背景以后,我们可能会很感动。
他为他所热爱的这件事情,坚持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改变过他的初心,最后把这个事情做到了极致。他一直在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点评:
这个故事的背后,是一个心理学的底层模型叫“自我决定论”。一个很厉害的人,他一定是在某一个领域里面做了非常长期的努力,一直坚持而没有放弃,他才能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成就。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他达到这样的层面?
心理学家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一定是你内心中的一种强烈的机,是一种内心的冲动在支撑着他。
创造生命力系统从容不迫
很厉害的人,可以创造有生命力的系统。一个高手,他有一个系统,不是乱打乱撞。这个系统是什么意思?如下:
高手能看到更多的系统层级
案例:世界第一主厨亚德里亚
费朗·亚德里亚,排名世界第一的主厨,倡导用技术手段重构食物成分,是分子料理的先驱。
他开了一家餐厅叫“斗牛犬餐厅”,曾连续5年,被权威美食机构评为“世界第一”。他凭什么这么厉害?一个基本因素就是,他建立了一套制作美食的系统。
在《厨神的家常菜》一书中,他明确地告诉你,要做一个好的厨师,至少要做好四个层级:
层级一:食材。
层级二:酱汁和高汤。
层级三:菜的单品。
层级四:菜单的设计。
比如菜单的设计,他每年会研发5000道新的菜品,然后淘汰其中大部分的菜品,剩下一小部分,组成一个菜单。总之,他是用一个系统的观点去设计这个菜单的。
再比如酱汁。为了上菜快,让顾客减少等待时间,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你事先可以做好足够多样的酱汁,而且,酱汁是对厨艺信息的一种封装,别人无法复制。
点评:
实际上,我们看任何的东西,都可以去探索它的结构、它的体系是什么。菜鸟与高手的区别就是,在菜鸟眼中,层级是非常少的,比如,普通人做菜可能只会想到两个层级,食材和菜,但高手至少能想到四个层级,这四个层级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善于使用排列组合原理,来建立丰富性
案例:星巴克设计师莱特马西
星巴克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咖啡餐饮品牌。在扩张中,它曾遇到一个特别大的难题,就是开店开么快。每家店都要装修,怎么样能让装修的进度,跟得上开店的进度?如果每家店看上去都差不多,顾客会不会审美疲劳呢?
于是,星巴克的老大舒尔茨就从迪士尼请了一个设计师,叫莱特马西,他组织了一个设计团队,其中还包括诗人。他说,诗人是对感觉特别敏感的人,可以给设计提供更多的感觉。
最后,莱特马西提出的设计方案是什么样呢?他用了一个概念:咖啡的历程。设计了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设置了一种主题颜色,比如,咖啡的第一阶段是生长和种植,第二阶段是烘培,第三阶段是调制,第四阶段是顾客喝咖啡。
四种主题色,同星巴克三种不同的家具设计,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就变成了12种基本的设计风格。
点评:
1995年,舒尔茨就根据这个设计,推广了星巴克的门店装修。这个模块化的系统给星巴克带来了什么呢?
新建管家门店的工期,从24周缩短到8周,每新建一家门店的装修费用,从35万美元缩减到29万美元。从1995年到2000年的5年时间,这套设计为星巴克节省了1亿美元的成本。
由此可见,排列组合原理的应用,威力是有多大。
世界观和心法,系统的上层建筑
案例:功夫明星李小龙
传统印象中,李小龙是一个功夫明星,但他其实也是一个哲学家。
他在思考功夫的时候,是用哲学的方式来思考的。为了想清楚功夫招式背后深层的东西是什么,他就求助于哲学,曾在华盛顿大学辅修过心理学和哲学的课程。
《生活的艺术家》一书记录了李小龙写下的很多思考和笔记,比如:
“功夫哲学的基础是道学和禅学的主要哲学思想——最理想的状态不是将对方的力量打垮,而是要与之协调配合。就像庖丁解牛一样,为了保护他的刀,他会沿着骨缝切割。”
“如果一个人心存偏见,或者执迷于某种固定的招式,他就不能充分完整地表达自己。实战的‘情形’是完整的,它包括那些在场和不在场的因素。它没有偏好的线条、角度,不存在边界,总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点评:
心理学上,德雷福斯专家等级模型认为,新手菜鸟的特点是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而越是专家,他的灵活性越强,到了顶级,他就不再依赖任何的规则和标准。
所以,不管你是一个什么领域的人,当你在顶层的时候,应该有你的哲学观,或者说你的心法,你的高阶能力。如果你有一个系统的话,这个就应该是上层建筑。
很厉害的人能够发掘少有人知的信息
开拓新的知识获取渠道
怎么去拓展新知识渠道?
如果你的渠道跟大多数人一样,都是看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书,订阅一些我们大家都会看的微信公号,并不能让你成为很厉害的人。
案例:《曹全碑》
中国主流的书法传统,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开始。《兰亭集序》后,开始临摹唐代、宋代的大书法家……但到了明代、清代,当时的书法家就特别想去变换风格,于是开始去寻找那些没有发现过的碑。
于是,明代万历初年,东汉的《曹全碑》出土后,引发了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发现,这个东汉的隶书很漂亮,而且跟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的书法风格都不一样,所以争相去模仿。比如清代书法家、“扬州八怪”之首金农。
点评:
其实,这个新发现的碑,我们就可以当做一个新的知识获取渠道来理解。
实际上,当你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如果你有一个很独特的信息渠道时,你会更容易成功。创作的本质,就是对新旧元素的重新组合。
调整关注点,发掘深度信息
案例:天文学家的重大突破
以上是一个天文学家,来陈述他重大天文学发现的过程。
如果我们一般去看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已,但当我想有意识地去研究它的方法,我就会特别注意它的结构。
比如这个过程里面,第一步关注细节信息,第二步信息的沉浸,第三步信息的对比,第四步识别关键信息,第五步,挑选出最重要的信息进行收敛、聚焦,然后得到一个重大的天文学发现。
点评:
所以,当你有意识地去探查这个故事的深层结构,你就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一般来讲,阅读文本或观察实例时,你需要特别关注的深度信息类型有以下五点:
(1)一个整体所包含的构成要素
(2)完成一件事的次序或流程
(3)各相关要素之间的权重或优先级
(4)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5)用隐喻或类比构建的解释模型
独特的自我训练方法
通过复杂度降维,实施单元训练
案例:听电影
举个例子,我有一个编剧朋友叫王佩,习惯听电影。他发现,听电影对提升编剧功力特别有好处。
因为听电影的时候,看不到电影画面,专注的焦点全在对话上,因此,他能够听到对话中特别深入的信息,去琢磨对话的设计中有什么技巧、有什么高阶的东西。
点评:
这就是一种信息降维,原本电影是一个综合的多维度的东西,我只是听它,就是一个降维。因为我的关注焦点,都集中在这一维上,所以我就能听得特别深入,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通过对比设计,获得优质反馈
案例:冯唐读书法
冯唐,古文功底非常好,他初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二十四史。
看历史书的时候,他自己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自己当皇帝。他看到这一节,正好是某一个朝代,大臣上了奏折,然后他就把后面的内容盖住,先不看,而是想,如果我是皇帝,该怎么决策?想好了以后,再继续看下去,然后跟自己的决策对比。
点评:
这种思维训练的本质是什么?
它的本质是把一本书变成了一本练习册。书和练习册的区别是,书是信息的单向输入,练习册是双向的。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构成了一种循环,而这正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学习方式。
组合训练
案例:启功的小稿练习法
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每个字单独来看,都很好看,而且,整幅字,也有一种和谐的美感。
启功先生有一个学生叫陈荣琚,他在拜启功为师之前,已经是一个书法家。启功教了他什么?小稿练习。
就是说,把一张很大的宣纸,做裁减,裁成几张相对比较小,不同形状的纸片。然后在这样的约束条件下,你去设计你的字如何排版、布局,让整幅字更好看、更妙。也就是说,小稿练习,练的是整幅字的设计。
点评:
也就是说,当你要走到高层时,你必须进行组合训练。组合训练,才能真正让你达到高手境界。
组合训练的价值,包含以下四点:
(1)尽可能穷尽各种单元的组合可能性
(2)单元技能的组合本身是一种技能
(3)为更高层次的组合打下基础
(4)更接近真实情境
刻意练习的基本策略
刻意练习的基本策略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
一般来讲,解决一个问题,拆解一个问题是自上而下的,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再分解为小问题。但你要成为一个高手、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你的自我训练应该是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因为我们的工作记忆资源是很有限的。你必须把那些单元的技能,进行充分地训练,让它们变成自动化以后,再进行组合训练,然后,一层一层地往上走。
你不能够超车走捷径,先进行组合训练,也不能不进行组合训练,只进行单元训练。只进行单元训练的人,一定是停留在低水平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