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宝:价格战,你拆了谁的台

偶然看了一段视频:

两个练摊的商家,为了争夺顾客,开启了一场价格战,产品从最初的5元跌到了买就送钱的状态,虽然看起来有些可笑,但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境却正是当前国内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当前良莠不齐的商品充斥着国内市场,其中不乏人们赖以生存的食品,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衣食住行都是民之生存根本。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商家之间为了生存开展一系列价格战,从表面上看这种竞争者间的厮杀利好消费者,但随之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却真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种靠打压价格获得生存的方式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品质。要有一个共识:减少降低产品成本无非两个选择,其一是标准化流程,从生产加工到人员配置再到终端销售一气呵成都实现标准化管理,这要求有强大的技术及科学的管理做后盾;其二就是以次充好,不仅在原料采购上以低廉的价格引进,且在产品流转过程中肆意使用违禁用料。

中国有句古话: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原本这句话颇具片面性,因为对于那些生产管理已经实现规模化与专业化的企业来说,它们完全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做到“少而精”的产品输出,但无奈的是偏偏我们国家大多数产品是用来佐证该咒语的,近几年层出不穷的劣质品曝光事件,无时不刻提醒我们“一分价钱一分货”。为我们的购物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许多外国学者在研究华夏文明的时候会不约而同会产生疑惑:为什么拥有如此渊博的历史文化的中国人,明明这么聪明,却极少有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前不久看了一则关于世界各国拥有百年老店的介绍,报道中称目前中国拥有百年历史的企业可谓寥寥无几,其余大多都是“短命鬼”。

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缺乏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多数企业为了牟取暴利追求短暂的盈利,往往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销售劣质品,抑或者会为追求高利润以次充好,这样一旦东窗事发激起民愤就不得不偃旗息鼓,这种行为不仅会造成人财两空的局面还会使得企业所有者身败名裂,最终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尴尬局面。因为作为消费者,当合理权利受到侵犯,并且人身健康受到威胁时都会义愤填膺、满腔愤怒,因此他们对这样的行为难以容忍,在这一点上,任何一个商家企业都不会侥幸逃脱,即使没有被公众揭发,也会丧失客户,最终企业还是会凋零。因此倘若一个企业想在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而又可以得到消费者信赖从而得以发展,最简单的就是进行技术变革,优化管理模式。这才是一个有良心有远见的企业应该考虑并且必须考虑的事情。

��B��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宝:价格战,你拆了谁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