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容易,脱穷难

脱贫容易,脱穷难_第1张图片
脱贫攻坚,是一项政治任务

十九大工作报告把全面脱贫纳入未来几年的的重点工作规划,同时确定了收尾期限,脱贫俨然成了一项政治任务,整个体制的各种资源都被动员参与到脱贫工作中来,据我了解,脱贫的指标甚至下到了乡村的学校,每个老师都有脱贫名额,并附以类似于企业的KPI考核,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这确实是事实。我的老家在皖北平原的一个普通农村,与二十年前相比村里的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变,过去都是瓦屋平方,而现在二层小楼比比皆是,很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少数没有汽车的家庭也都有电瓶车一类的代步工具,单纯从物质生活水平看,早就跨越了衣食无忧的阶段,真正还在贫困状态的家庭占比和家庭数量都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在目前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普通的农民只要愿意参与到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来,脱贫并不难,当然,少数特殊偏远的地区除外。但是,这里需要一个但是,脱贫并不意味着脱穷,贫和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贫指经济窘迫、收入不高,而穷是指无路可走、没有希望--穷途末路;其实,与脱贫相比,农民更需要脱穷。

我本家有个叔叔,十年前就有十多万元的积蓄,过去没上过什么学,缺乏起码的财富经营意识,又好面子,一股脑花光了所有积蓄,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盖了栋上下各五间的小楼,那时候他儿子还不到十岁,距离结婚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在农村,这造价十多万的房子只有贬值的可能,没有增值的希望,十年过去了,小楼已经变的陈旧,庆幸的是儿子结婚还勉强用上了,即便如此,高昂的彩礼也把过去几年的积蓄几乎耗干,眼看着要步入老年,干体力活又得了一身病,从一个已经脱贫的人重新回归为扶贫的对象,而他初中辍学的儿子,没有固定的技能和工作,也缺乏起码的拼搏意识和个人能力,打游击似的不停换工作,阶层跃升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再说个例子,也是我本家一个姑姑,这几年跟我姑父用多年的积蓄在县城先后买了两套房,从净资产看,也早过了贫困线,但他们夫妻双方都是情绪极不稳定的人,每天都不乏激烈的争吵,两个孩子在这样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心理上都有明显的问题,女儿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跟母亲一样的暴戾,到了高中又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辍学在家,小儿子还在上初中,性格内向,略显木讷,每天沉迷于手机游戏,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样的家庭的确是成功脱了贫,但是完全没希望、没未来。其实,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城市少些,农村多些,越贫往往越穷。试想一下,换作是你我,我们没有未来,我们的下一代也没有未来,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绝望的呢。脱贫是让人物质上不在匮乏,拖穷是让人精神上不在贫瘠,显然,后者比前者难的多,也重要的多。


脱贫容易,脱穷难_第2张图片
《稀缺》

《稀缺》这本书道出了贫穷的本质,贫穷让人产生贫穷心态,限制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继而让贫穷变的极其难以消除。所有的穷,病根都在大脑,提高认知水平(元认知能力)才是脱穷的唯一出路。如何有效提高元认知能力呢?笑来老师给的意见是坐享、兴趣和反思。人一旦有了更强的元认知能力,就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思维方式,跳出当局者的视角,从更高的层次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避免做出更多短视的选择。

                                                                                                        刘德昌  2017年11月11日   合肥

你可能感兴趣的:(脱贫容易,脱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