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人生并不只有阳光与欢笑,我们每个人,难逃生、老、病、死的命运。这是一场完整的生命必将经历的阴晴圆缺,小花如此,飞鸟走兽如此,我们也是一样。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无可争辩的事实,似乎也就成了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得不承受的一份生命的重负。然而,不经历黑暗,无以通达光明。
我们今天谈论死亡,正是希望能借着圣人先哲的思想智慧,驱散这一团在世人看来挥之不去的黑暗,来看一看不受死亡困扰的生命原来可以如此光彩照人,充满力量。我们大多数人看一朵小花,看到的只是一朵小花。而那些觉悟高的人,那些相比于我们站在更高的精神楼层上的人,他们看一朵小花却能看到一个世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当我们大多数人怀着恐惧、绝望和无边的悲伤看待死亡时,古今中外,那些更为通达的思想者,那些更为透彻的觉悟者,他们在死亡这个看似阴沉黑暗的洞穴里,又会挖掘到怎样的一束光,并且如何用这束光为我们照亮隐藏在死亡背后的另一幅生命的途径,另一种存在的状态。
如果说还有什么东西,比“生”更加神秘,比“生”更加深不可测的,恐怕只有“死亡”。诗人三毛曾经说:“生命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谜团,就是死亡。那是我们最看不破的东西,最参不透的东西”。刚才我说,所谓的大彻大悟,就是彻底觉悟了一切。既然彻底觉悟了一切,那么死亡也是一切之一。所以真正的大彻大悟的人应该也彻底觉悟了死亡。那陈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种人么?他果真达到了彻悟,他真的能够看穿死亡,看破生死,并且安然受死吗?这可能么?如何能够做到?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当中,解释庄子的智慧的时候,用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说,小孩子相对大人来说,往往不能够理解很多事,往往更加无知一些,比如说小孩子很多时候就不能够理解下雨天不能出去玩。所以当小孩子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会忍不住捶胸顿足在地上打滚。为什么下雨天不能出去玩?我要出去玩!他有的时候甚至会生一天的闷气,不吃饭,原因很简单,下雨天你不让我出去玩,我就要出去玩。
一般不会有这样的大人,我跟你讲下雨天不要出去玩,然后你在那里捶胸顿足,满地打滚。应该不会有这样的大人,为什么?因为大人们理解,天下雨之后地会湿,然后会比较泥泞,出去玩的时候不太方便,改天不下雨再出去好了,既不影响趣味,也不影响心情和快乐。我们大多数大人都是这样的,还是你们当中其实隐藏了一个小孩子,你们是要捶胸顿足的?那么在这件事情上你会发现,大人相对于小孩子来说,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有理解力。所以在下雨天不能出去玩这件事情上大人的觉悟比小孩子更高。
按此推理,彻悟者对于我们来说,就好像大人对于小孩子。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是会死的,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都是一个绝对正确的知识,都是一个无可避免的生命的宿命。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些知识,我们很多时候其实很难对我的生命正在日渐趋近死亡这个事实真正能够释怀的。所以有些人很了不起,他能够说出真理,但是有些人更了不起,能活出真理。很多人能够说人会死,但很多人真正能够活出人会死,我会死,坦然的这种生命的心态。他能够安之若素,他不贪生,不惧死。为什么他能做到?还记得我们前面所说的精神的楼层这个比喻吧?你会发现我们大多数人看待生命就像三楼的人看那条小河。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死亡就像三楼的人看到的那座无法撤销的大山。大山阻断了小河,就像死亡阻断了生命。你会发现生命是无法超越死亡的,小河被大山阻断了,小河流尽了。我们大多数人面对死亡的这种悲痛和恐惧就像三楼的人看到小河流到尽头被大山阻断所萌生的那种忧愁,是一样的。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我把他称之为彻悟者,他住在十楼。在这些彻悟者眼中所看到的生命就像十楼的人看到的那条小河。彻悟者眼中看到的死亡就像十楼的人看到的那座大山。大山黑森森的非常吓人,但是大山并非无法超越。十楼的人看到大山那边,小河不但没有断,而且在延续,在壮大。所以对于那些彻悟者来说,他看到的生命并没有被死亡阻断或者取消,他看到的生命是翻越了大山,经历了死亡这一环节之后进入了另一种存在形态而已。生命没有停止,生命进入了另一个界面的存在而已。
有的时候我觉得,生命这个东西,听上去很悬,其实它好像就是一团精神,装在一个皮囊里面不是么?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是一团精气神装在我们的皮囊当中,然后我们的皮囊是一个真正的真皮包包,然后里面装着我们的精神,这个东西融合在一起我们就把它称之为是生命。那么我们常说的这个死亡,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装在皮囊里面的精神在离开这个皮囊,散溢到皮囊之外的无限时空当中去。什么叫做死亡?其实就是我们皮囊内部的最后一丝气息通过呼吸,从身体输出,就完成了所谓的这段生命历程。
你会发现他在散溢完最后一团气之后,这个气体的总量其实是不变的,唯一的差别是什么?他是从有形变到了无形,他是从密集变成了弥散。然后他是从一团浓郁,变成了淡然的无边无际。然后你会发现,某种人,很多时候对于十楼的人来说,生命并没有被死亡这个大山所阻断,而是进入了另外一种存在状态,进入了另外一番界面。会不会我们的生命并没有被死亡取消,死亡并不是让我们的生命消失,只不过是让我们的生命发生了一些常人们的肉眼看不见所以无法理解的转变?会不会是我们的生命依然存在,只不过他是从集聚的变成弥散的,从有形的变成无边无际的,会不会是这样?
以前我推荐过《歌德谈话录》,歌德在死之前两个星期大概知道自己会死了,大家又觉得这个很神,高僧大德。很多这种所谓很神的东西,都能破解。因为站得高看得远。这是我们常人,站到三楼你就能看到这么多,所以常人一般情况下你能预测自己一天之后大概怎么样,自己两天之后大概会怎么样,自己一个星期之后大概会怎么样。所以这是常人,站得多高看得多远。你会发现,高人能看到的更多。所以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我们很多时候能够预测自己两天之后会发生什么,五天之后能发生什么。但是你要允许有些人他真的站得足够高,看得就足够远,他能够看到自己两年里面会发生什么,自己二十年以后会发生什么,他看到人类一百年之后会发生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通常说,这些人了不得,是先知,为什么是先知?因为他站得比我们高,看得比我们远,仅此而已,这是用逻辑可以推出来的。所以歌德为什么会看到自己即将死亡,就是因为他站得比我们高。所以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他能够看到,我们三楼的人看不到的风景对歌德来说一目了然。所以歌德当时在谈话录当中有这么一个片段,他就是预见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然后帮他写这个书的是他的学生艾克曼,他就把他自己快要死掉的这个消息告诉他的朋友和学生艾克曼,艾克曼非常伤心,因为歌德对整个西方世界来说就是人类历史的一束光。
歌德的墓志铭也是我听到的最炫酷的,叫做:“这世界一片黑暗,本来没有光,上帝说这世界要有光,于是歌德降生了”。所以歌德当时快要死的时候跟家人说我快要死了家人哭做一团,然后歌德还要去安慰。歌德说不要难过,是我要死,不是你,不要听错了。所以当时那个学生艾克曼很难过,家人也很难过,然后歌德当时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希望你们不要难过,因为死亡对于我来说,不是我在宇宙中消失,不过是我以此一种能量形式转化为彼一种能量形式而存在。某种程度上,死亡是我从肉体的束缚中解脱,从而能够弥漫于无限时空当中。所以死亡对我而言是一种更自由的存在状态和一种更无处不在的存在感”。
我当时读完之后我也醉了,对于歌德来说,死亡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能量存在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存在形式。换言之,我是不死的,我只不过改变我的存在状态而已。所以当我读到歌德当时面对死亡这种令人崇敬的豪迈和豁达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死亡是威胁不到他的。因为他站得比死亡还要高,所以他是真正不朽的。
有一位哲学家叫做艾克哈特,他有一个书叫名字叫做《死亡与永恒》,我觉得他里面说了一个观点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他说其实死亡不是对生命的一个对立面,我们很多时候总觉得Life它的对立面是Death,错了!因为你会发现,西方人在制造这个对立的词的时候,他往往会用相应的形式,所以生命是没有对立面的,死亡真正的对立面不是生命,死亡真正的对立面是Birth,诞生!对于艾克哈特来说,生命是永恒的,而Birth或者Death只是改变了生命的存在状态而已。这两个东西代表了两种对立的生命的存在方式,是存在方式上的对立,但并不危及存在本身。
想想真的有道理的,Birth和Death,他们是真正的对立物。所以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植物的生命从种子,到芽,到花朵,到结出果实,这是植物的一生,你会发现,看起来当一个植物开出花的时候,往往是它的芽消失的时候。它的芽枯萎了,从枯萎的地方开出了一朵花,所以你会发现对于这个芽来说,是Death。但是恰恰是芽的Death带来了花的Birth。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什么时候能节出果呢?当这朵花谢了,这朵花枯萎了,然后这个时候,果实长出来了。所以恰恰是花的Death带来了果实的Birth,但是这一个东西才叫做Life。所以某种程度上,某一个局部的Death促成了另一个局部的Birth。所以你不能说花死了,花没有死,花是用果实的这种不同的形式继续了它的存在而已,是另一种存在形式而已。
我们看庄子哲学的时候,会发现庄子真的是个很洒脱的很浪漫的人,他的妻子死了之后,惠子去参拜他的妻子去吊唁他的妻子,然后庄子正在那里击缶高歌。这种反常的举动让惠子非常不能理解,你不是深爱你的妻子么,她的离开你根本不难过么?庄子他说我的妻子其实是回家了。生命从大地来,从大自然来,所谓死亡是生命回归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换言之,那就是对于庄子来说,他妻子的死亡只不过是一团精气神的凝聚或弥散而已,有形到无形而已。
无论是花谢花开,还是人去人来,古老的宇宙以一种隐秘而玄妙的方式保持着自身能量的平衡。而每一个生命的存在与消散,都在提醒我们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与唯一,以及每一刻时光是如此珍贵因为它一去不返。所以我们当珍惜生命,而珍惜生命不是一个口号,就是要我们不论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全然地投入当下的生活,郑重地对待此时此地眼前的这个人,手头的这件事。我们大多数人常常会嗟叹人生的过去或者感怀生命的未来,往往最被忽略的就是我们的今天、我们的当、,我们的此时此刻。事实上,所谓过去,不过就是曾经的今天,所谓未来,不过就是当下的延续,而所谓生命不过就是每一个此时此刻汇集而成的记忆。所以尊重当下便是对我们整个人生的负责。下一次课我们来谈谈,除了痛苦与悲伤,死亡这件事是否还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正面的意义和启发,为我们当下的生活注入一种光明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