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婆婆的退休生活

     

公公婆婆的退休生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退休后,婆婆公公的生活颇有情趣。

      他们彻底离开工作的地方,回汝阳城生活。这里除去独家院,还有一套二楼的三居室。很多时候,他们住在华阳小区的二楼。

      婆婆爱绣花,那些年流行十字绣,于是,刚闲下来的婆婆便买来各种图案的十字绣来消遣光阴。她戴着老花镜,坐在阳光下,一针一线,绣啊绣,她绣出红底金字《家和万事兴》,绣出侍女弹筝的《琴韵》,绣出吐蕊绽放的《富贵牡丹》,绣出一尊菩萨,一个大大的寿桃,还有一个满盈盈的“福”字……

        这些十字绣,配色鲜艳,针脚细密,栩栩如生,叫人赞不绝口。为此,她克制了另一个爱好――打牌。任凭三缺一,也不去凑热闹。她以此为乐,孩子们都担心她的眼睛,每每劝她休息,婆婆也不多听。很大程度上,她的白内障,多半是绣十字绣累坏的。她把这些十字绣精心装裱一下,挂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实在没地方挂的,就小心翼翼地靠在角落里。每次回去,婆婆就展示她的十字绣,听到我们的赞美,她感觉颇有成就感。

      公公呢,女儿三年级时曾用这样的句子形容爷爷:穿一身制服,大背头,一看就是位工作多年的老干部。他喜欢把玩两枚鸡蛋大小的健身球,慢慢悠悠到河滩散步。汝河滩尚未开发,野鸭遍地,芦苇丛生,清清浅浅的汝河水倒映着云梦山的葱绿,别有一番韵致。公公边走边弯腰挑拣有艺术气质的石头,用袋子装回,或揣进兜里,放在家里的阳台上。大一点的,他专门开个老年车去拉回来。他把喝过的易拉罐竖立,把小一点的石头立在上方。如此一来,林林总总,阳台上的奇石林颇具规模,蔚为壮观。

        除此之外,公公在小区的楼下,跟随其他阿公阿婆,开辟菜地,种上菠菜、芫荽、大蒜、萝卜,基本实现了蔬菜自需。这也是他退休后最有价值的快乐。

      城里住腻了。他们把家里的床铺一卷,用大床单一遮,便开着老年车回乡小住一段时间。

      真正的老家,是嵩县九店陶庄村。这里离汝阳城不远,与景点石头部落景区相邻。现在乡下,注重旅游,注重小城镇建设。起伏环绕的坡间水泥公路,蜿蜒起伏。路两旁有序栽种新植的白杨,白杨下撒满了不知名的小花,点点村落,淡墨远山,车行路上,不胜欢喜。

      老家的院子不大,几年前进去,破破烂烂,地上是厚厚的落叶枯草。这不,退休后的公婆,俩人一合计,择吉日找人翻新了瓦房,硬化了路面,又盖了三间宽敞舒适的平房。高门楼装着崭新的油漆红大门,门里侧是通上新房屋顶的不锈钢楼梯扶手,水泥甬路两边栽着几株芍药和牡丹。再往里走,靠东墙的地方是洗漱台。老太太还真洋气,香皂、洗面奶,护发素,洗发乳一应具有。偶尔过节回去,这些东西还真可以应急一下。

      院子里,没养什么家禽。偶尔进出的是邻居家觅食的鸡子。有时候沿楼梯走上屋顶,可与大街上高大的柿子树婆娑的枝叶擦肩,可与枝上触手可及的红灯笼相握,可见邻居家的几只老母鸡躺在木头架上慵懒地打盹……眼前的景致,有趣极了。俯瞰小院,勤劳的公婆,把靠近西墙的地方开辟出菜地来,国庆节回去,但见两个南瓜从柴棚架上垂下,长得胖乎乎的。

      我早就看出来了,只要养花种菜,大体上讲已经安居乐业。俩老人对小院的感情怕是浓得化不开了。乡下清新,宁静,特别适合养老。去年暑假,我们开车去伏牛山游玩折回去的那个夜晚,我看到最稠密最璀璨的星空,尤其北斗七星是那么清晰可辨,我在小院里仰望着欣喜不已如同孩子。

      婆婆曾笑侃:欢迎你的朋友们来,到时候咱家门前挂个红灯笼,让他们体验下乡村生活!我说,好。

      老院子修缮完毕,公婆在乡下生活的日子多了起来。

公公婆婆的退休生活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乡下到底是不太方便。原先旧房子拆下来的木头都被公公用斧头劈碎开,烧火做饭用。通往后院的小路是公公用石子一颗颗铺上的。更叫我称赞的是,公婆开辟了荒地,多多少少种了点庄稼,如果不是有工资,你完全可以感觉到他们退休后真是彻彻底底成了庄稼人。由于每次回去都是匆匆,所以不知道种的是豆荚还是芝麻,是花生还是红薯。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得其乐。不知何时开始,以锻炼身体为由,亦或是为了盛放越冬的红薯,公公在院子后边的土崖里凿窑洞,这工程对于年迈七旬的老人来讲,真是不简单。他每天挖土一点点,天长日久竟然挖出半人多高三米多深的地下隧道来。

      婆婆打着手电筒,亲自带我走进去参观。那一镢头一镢头刨过的痕迹清晰可辨。窑洞边上,不知何时栽下一丛翠竹,现在也颇具规模。这份苍翠,掩映着窑洞入口,看上去平添了一份素美雅致。原本城里住着,那身上的疼啊,脑门的晕啊,都消失了。用婆婆的话说,你爸吃了饭不是去地就是在家挖窑洞,忙得很啊!这忙活了大半辈子的俩老人,在他们身上,咋看都有一种创造美好生活的愚公精神!

      端午节放假,我们回去,天气晴暖,原野有一种清新的蓬勃力量。婆婆提前发面,为的是给我们炸葱花油饼。公公将糯米红枣放在一起,用新买的粽叶包粽子。我们老老少少团团围着方桌,学包三角粽或五角粽。虽说不太熟练,可还是把米聚在一起,然后,在嬉闹声中,一本正经地用红线缠紧打结,这才放心。小院里因为我们的欢声笑语,处处洋溢着团聚的幸福和欢乐。

公公婆婆的退休生活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煮粽子时,用的是地锅。那是院子里临时支起的一口锅。红火焰炙烤着锅底,小院里顿时炊烟袅袅,顺着风的方向,掠过屋顶,掠过过不远处的柿子树,飘散在远方。烂木头耐烧,一旦把火架上,公公双手背后方可在小院踱着方步转悠。不多时,米香四溢,夹杂着红枣甜丝丝的香气,叫人垂涎欲滴。几笼火后,粽子基本也煮熟了。这边灶台,用的是液化气。热锅热油,婆婆系着围裙,扬着面手,炸出黄焦里软香味扑鼻的大油饼。是吃粽子,还是吃油饼,幸福的选择让我们体验着一份久别重逢回家团圆的浓浓爱意。

      午饭后,稍微歇息下,尊重婆婆爱好,我们去石头部落景区广场看市豫剧团的倾情演唱。那里是个大型停车场,空旷辽阔,但因为游客少,故作唱戏的临时场地。安顿妥当婆婆坐在一停着的农用车上。我开始转悠着,边看热闹边捕捉乡村野外美景。

      婆婆听得入心,公公拎着茶杯,在附近坡上转悠。不多时,他举着一把艾叶,还有几支黄色的小野花,在我们面前出现。

      “爷爷给你采的野花,送给你。”他笑着,把花递给小孙女。孩子,只顾笑着,迎合着眼前刚从山坡上下来的可爱的老人。

      平日里,他们就是这样在山野转悠。偶尔在开辟的地里除草,剔苗。采摘点野酸枣,拔几根野小蒜,挖一把时令野菜。乡下天高地阔,这是城里人无法奢望的闲适生活。

公公婆婆的退休生活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一直感觉,退休后,公公婆婆基本实现了这样生活的美好状态。

      “待到你我花甲,相携乡村安家。

        房后几畦菜地,屋前栽树种花。

        支锅林下野炊,养条大狗伴驾。

        悠哉绕园散步,品茗共话桑麻。 ”

     

      当我读着这些句子的时候,仿佛写的就是公婆。他们一辈子工作生活在外地,退休后城里乡下交替居住。公公爱石头,要不不会在乡下的平房顶上,挨挨挤挤又摆出了奇石林。他从我们家曾带回一支废弃的竖笛,没事的时候,就练习吹奏《东方红》……这竖笛,公公随身携带,以方便闲时消遣。婆婆呢,因为眼疾的缘故,在赠给我们两米长的《牡丹》十字绣后,在我的极力劝说下,不再做针线活。她基本是闲散状态,没事了走走转转,精神面貌挺好,这是我们大家所期待的。

公公婆婆的退休生活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待到你我花甲,养群小鸡小鸭,

      春日荡荡秋千,夏暑躲进瓜架,

      秋末扫扫落叶,冬闲手接雪花,

      瓜果贮满地窖,煮雪劈柴泡茶。”

      他们几乎也适应了乡下生活。但城里还是要回去的。因为过年的时候,孩子们都从远方回来,聚在城里,似乎更方便些。

      最近,他们又回到了城里。这傍晚,可能又该去城后的凤凰山健身或随身听着戏曲到河滩去捡拾喜欢的石头了……

     


        如此,甚好。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致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公婆婆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