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暗时间》

作者:刘未鹏

重读《暗时间》_第1张图片

好书和经典的书值得一读再读,有时候手头找不到好书的时候,与其去读一本一般般的还不如再拿起那些好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再重读一遍会有很多不一样的领悟。

本周是经蔡老师提醒,《暗时间》这本书还需再度挖掘。跟着他的脚步去看,果然有些东西自己看第一遍的时候没能注意到。再介绍一个方法,看完一本书之后,除了做好自己的笔记之外,还可以多去豆瓣看一下别人的精彩书评,可以看到不同背景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同一本书进行解读,帮助自己更好地去理解。

暗时间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自己的人生,但有的人在同龄人里面看起来相当成熟,有的人想法却是很平庸很幼稚,这里我指的是心理上的年龄。

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呢?除了人生经历这种客观原因之外,这里我再提一个点,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方式不同。我发现有些人很喜欢观察,思考,并会用自己的学识或者经验去想出一些解决方案。而有些人没有什么“心机”,每天生活就是这样过了,老师给我布置作业我就做了,上司给我布置任务我就当完成了,父母让我去相亲我就照做了。你不能说他没有追求,但他就是过着一种重复的生活,毫无生气的生活。表面上看,第二种人可能活得相对轻松,无忧无虑,看看剧,玩玩游戏,一天就过去了。几十年如一日,人生体验和经历也都没有多大变化。

但渐渐地,他们便拉出了一定的距离。

再举一个例子,同样是刚刚进同一个公司做实习的同学A和同学B,跟着上司做一个项目,因为实习生刚进来,不需要什么决策方面的能力,只需要有足够的执行能力。表面上看可能大家都刚刚毕业没有什么不同,做事也都利索。但A同学会在每次执行完之后去分析,为什么上司要交代这个任务给我,为什么是这个环节要做这件事情,为什么这件事情不可省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有个环节出错了。而B同学做了就是做了,他没有想太多,不是说他能力不行,他也很努力很用心做好手头上的工作。但可想而知,表面上没有多大区别的两个人,A同学在以后的工作中很有可能会比B同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所谓暗时间,讲的就是一个人在同一份时间之内,在显性动作的同时对一件事物进行主观能动的深入思考,这部分花掉的时间。一般什么时间我们会用到这些暗时间呢?比如等车,走路,吃饭,洗澡,做家务等等。你可以选择用或者不用,但用与不用会有什么样的不同,上面的例子也告诉我们了,这是一种生命厚度的积累,最终都会反映在做事效率和最终结果上。

另外,我们也要警惕避免浪费掉一些暗时间。有些我们难以觉察的比如频繁切换任务,在这中间大脑从一个任务转换过去要再度集中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在学习工作中要避免外部打扰,刷朋友圈和打游戏这些就放在完成工作之后或者预先准备的休息时间进行。高效的人都懂得如何迅速进入专注状态,并将其保持得足够长,他们更懂得如何尽量不在切换中损耗暗时间,这是他们的秘诀。

专注力

之所以在这里把专注力特意点出来,一方面是它真的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专注力也是我自己所欠缺的,想再让自己意识到这个能力的重要性。因为蔡老师提到,专注力是一种习惯,既然是习惯就可以被培养。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培养。比如我在高中曾经有段时间因为无法静心下来学习,在某本书上看到一个方法,从1写到1000。就一直写一直写,不要让自己出错,专注在这件事情上面。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在某些事情上面也能够变得更加专注。同理,这件事情可以换做任何一件你喜欢做的事情。

专注力之所以如此重要,那是因为当我们专注在某件事情上面的时候,脑细胞处于高度活跃的状态,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将这件事情的所有方面都更有效率地被触及到。我们能够在同样的时间之内解决更多事情,即使在这段时间内没有解决,你也可能会在过后的某个时间里面忽然间蹦出一个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大脑长时间专注在某件事情之后,带来的后续影响。其实,大脑在我们高度专注之后这个任务切换到了后台,它会偷偷运行。用蔡老师的话来说,这个时间是偷来的,是长时间专注带来的惯性收益,也能被称为是潜意识的收益。

所以我们要学会,

面对重要事,留出尽可能长的不被打扰的专注时间;面对琐事,坚决放弃主动关注,让事情自己找上门来。

记录,勇敢写下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手头或者手机里面准备随时记录自己灵感,想法的工具。如果没有就要从现在开始准备了。

思维导图在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火,这里不捧不黑,实践证明它是能够很好地管理我们的一些想法。我们的大脑善于分析而不是善于记忆,所以有想法记录下来,可以为大脑减掉一些负担,不用让它觉得我还有事情没有完成,我要记住这些。尽管写下来,然后处理完手头的事情之后再看看刚刚记下来的这些想法。之后你要如何去组织分析横向拓展,都是后面的事情,解决手头的事情不至于降低效率就需要随时准备好记录。

写下来,是对大脑缓存的一种扩展,这不仅对思考有利,对反思也是十分有利的,毕竟人很难做到边深入思考,边反思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由视觉刺激来部分代替大脑存储,就能够更轻易地同时做到这两点。

更进一步,你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拿给更多的人看。现在如,微信公众号等都可以是你一个展示的窗口。把自己成熟的不成熟的想法通通写下来,不用不好意思。有时候你以为没什么用的点,却偏偏点中了别人,对别人来说你就提供了价值。

所以最好把这些思维过程,想法结论都写下来。这是一个帮助自己更好觉察生活,深入思考,组织语言,逻辑安排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记住,这是我们精心思考过的结果,而不是抱怨或者碎碎念。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让自己成为一个持续学习和思考的人,并坚持只写自己真正思考和总结之后的产物,这些东西迟早都会产生巨大的收益。

解决问题

我们学习很多的思维方式,做事方法,时间管理等等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用到理性思考,或者有时候也会用到直觉的快速运算来判断。

以下,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提出了一系列的思维方法,对解决许多问题都有着通用效果。(以下部分属于摘录)

1、特例与泛例的转化。

做过数学题的人都懂,有时候一个泛化的问题无法找到规律、找到重点的时候,用特例去代,代进去之后,就能看到这个特例在泛化环境中的应用,一个不够就两个,两个不够就三个,通过各个特例的规律特点,找出共性,从而去推断验证泛化问题的解。同样的,有时候特例问题也可以通过将其泛化、普通化,当找到问题的通用解时,特例问题也就解决了,然后再去修正,让特例的解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精确。

这些都是数学里的解法,但很少人懂得将其应用到工作中、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有些人不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就可以用特例代入的方式去解,读到这里先停顿一下,去网上找个政府工作报告,实例操练一下,否则单单读过去就白学了。

2、反推法。

这个也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有时候正推的发散性太强,找不到思路的时候,可以将结果当成条件来用,从而一步步推导出更多结论,直到某一个点上发现出现了真正的已知条件为止。

比如你立志要在30岁时成为千万富翁,那么你通常来说,在27岁时,至少要是个百万富翁吧,这3年的成长率已经相当惊人了。那么如果你23到24岁毕业,平均每年扣除生活成本要纯攒下二三十万才行,这么一算你就不会认为自己还有时间可浪费。

再比如,你想在28岁时有第一个孩子,不早不晚,那么至少27岁时你就该结婚,这生孩子的节奏已经很快了,如果你不想闪婚,至少得了解对方2年以上,那么至少你25岁得有一个最终走入婚姻的男(女)朋友,注意,即使你认为现在的男(女)朋友足够靠谱,也不一定意味着对方就是你最后的结婚对象。所以你还会认为刚毕业的你其实年纪还小吗?

注意,这里只是拿来做例子,可不是让你一毕业就相亲。

3、不断试错。

如果说前两种方法的应用都需要熟练以后才会自然自然放入我们解决问题的武器库的话,那么试错应该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了。

面对简单的、可能性较少的、周期不太长成本不太高的问题,我们可以轻易通过穷举法来试错,就算是某些稍微复杂点的问题,在穷举的过程中,只要带上脑子,也能在一次次的试错中定向调整正确的角度,从而更接近真实的解决方案。

就像我鼓励刚毕业的年轻人多试错一样,360行很难用穷举法去解决我们最适合从事哪一行的问题,但很多行业内所需的技能是相通的,每一种技能又可以辐射到多种行业,只要勤加观察和总结,就能让我们值得试错的次数大大减少,所以是非常有用的。反之,如果单从理论分析或所学专业出发去选择一个行业就定了终身的话,就把自己的路给走窄了。

4、搞清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需要用到你完全一无所知的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的,大多数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我们的脑子里,但我们根本无法想到这个方法原来就可以解决那个问题。

这中间的连接状态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想想念书的时候,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通常需要绕很多个弯,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我们学过的?一般来说是不会超纲的,也就是说,运用的都是我们已学过的知识,但为什么我们无法将其串起来解决问题呢?

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于很多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本身就是不够清晰的,以至于我们在将学到的知识归类的时候,出了一些偏差。概念放进了本不该放进的抽屉里,自然在需要的时候就很难找到了,以至于成为了思维的桎梏。

比如有人让你临时找一块木板有急用,愿意付你10万美金,你翻找了半天,只能告诉他没有。你是否有想过门板、桌板、床板等都是木板呢?很多概念在你脑子里被加工过以后,就被压缩了,丢失了部分信息,放进了不同抽屉,于是你就死活都找不到了。
任何知识,都需要尽力找到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5、意识孵化。

很多联想是很难被触发的,因为联想有优先级,比如你在解决一个问题,需要用到木头,但怎么用是个难题。木头本身会让你优先联想到自己常见或目之所及的东西,比如椅子桌子书本等,你可能不会一下子将其跟很远的东西联系起来,有一天你路过一条河,看到渔夫在捕鱼,突然灵光一现,我们的这个东西原来也可以用船的原理,这就是意识孵化。

从渔夫到船再到你要的东西,这中间是有联系的,但这只是一种联系,世上还有千千万万种联系,在你找到答案之前,都是不能排除的对象,因此你通常无法准确地在千万条线里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根。

对于极为重要的事,你得采用意识孵化的方式,也就是将自己大脑后台的某个进程一直留给这件事,使它处于潜在的待激活状态,这样,当你“不小心”遇到一个联系点时,这个潜在进程能瞬间被激活,从而就像灵感天降一般将问题解决。

人类史上很多重要的问题都是这么被解决的。

6、不断练习。

练习本身也是方法之一,练习的意义在于将现有的解题能力内化,使之成为快速反应的一部分,从而就可以调用起更多的意识资源去进行新的计算。

除此之外,可以通过每次练习的思考总结环节,建立起问题类型和解决方案之间更多点的联系,从而使思维的点和点之间拥有更多的联系,这对于我们进行快速提取非常的有帮助。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捏住这么多线的其中一个头,就能把另一头给抽出来”。

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
当我们学习了一些用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以后,根据上面的建议,这就开始“不断练习”中了。这种不断练习,其实就是一个拿着锤子找钉子的过程,但我们的目的,只是提升自己对于钉子的认识程度以及钉钉子的熟练度。

但很多人,尤其是手上只有锤子的人,由于他们没法用其他工具把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解决得更好,那怎么办呢?就用锤子吧,于是,明明是需要螺丝刀拧进去的,他们选择敲进去;明明是需要斧子砍断的,他们选择敲断。为什么他们会把对象都当成钉子?因为不当成钉子,他们就无所适从了啊。

这样一来,问题就会解决得非常粗糙,但他们还是以自己“粗略”解决了为荣,并为自己有这样万能的锤子而自豪。

要更好地解决问题,就要努力让手上的工具变得更多,只有这样,才能分辨出问题与问题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去解决。是的,微观辨识的强弱是由掌握的工具的数量决定的,而不是天生的能力,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省事更好地解决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读《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