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在《故事的力量》课程里印证写作原理

陈旎老师(Annie Chen)的在线课程《故事的力量》(见专题故事的力量),是Persona版权课程里的章节,用于提升人际沟通技巧、听完颇有收益。而我更是把课程的几个要点与写作原理里的几大要点对应起来了,大概是写,入魔了。以下就来说说我的理解。

课程中,老师强调了讲故事的四大要点,如下:

1)讲故事,切忌以”给你讲个故事……"此类语句切入,而应直接切入核心,具体化,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在哪里,怎么怎么样……

因为,任何人的听觉习惯中,听到”故事“两字,马上会产生防御心理,内心的潜台词是:这家伙又开始满嘴跑火车,胡编乱造!而具象化的切入,更真实,更有可信度!

此一条对应写作,即是文章开头一定要引人入胜,如果写小说,就要给人以场景化感觉,充满即视感。而不是随意起笔,不作设计,否则自然难以吸引读者,作品亦已失败了一半!

2)讲述过程中,多一点描述,多讲一些细节,增加说服力。

此条对应到写作中,亦情同此理。

无戒老师在课程中曾经言及,一个人物的刻画,需要从语言、神态、动作、职业特性等诸多方面去描述,来提升人物的立体感,人物形象更丰满。而优秀的小说在动笔前更是要作民俗、地域文化、时代背景、行业特性等各素材的收集。

在无戒老师的写作群,曾有小伙伴说,这样多麻烦,我写小说,把地域、时代背景都模糊处理了。见此言,我不太认同。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他所处的时代、地域以及教育背景、职业特性都会赋予人物不同的特质,如果舍弃那么多的侧面描写,那么这个人物必定是苍白的。

举个栗子!《红楼梦》里如果省去对荣宁二府以及大观园极尽铺陈地描述,没有那么多的建筑、饮食、服饰的细节描写,如何能很好地将贾府从穷尽奢华到破败没落这样的过程写得如此生动,没有这样全方位的描写,这部作品又怎能如此震撼人心。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都跳离不了这条法则!

前不久,在读到凉子姑娘的一篇《兰州的街巷不欺负歇脚的旅人》,很是感动。这部短篇,故事很老套,却因为凉子姑娘将故事设定发生放在兰州,文中的母亲以做兰州拉面为生,很多关于兰州拉面制作的细节描写,令文章倍感温暖,我亦被作品深深打动。

3)将观点最后说出来,令听众在聆听过程中和我们产生链接。

任何一个优秀的故事讲演者,都不会直截了当地提前阐述原理,而是引而不发,让听众自己去思考。而每个人的思维角度不同,除了能领会故事的核心原理,亦会衍生出自己的补充观念,所谓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成功的文学创作,亦是情同此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和价值取向。我们不必在文学作品中马上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引发读者的想象。优秀的文学作品不需要说教,它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教化人心的作用,文章最后的表述,大抵也只是略作总结,进行点题而已。

4)怎样讲好故事,关键在于多收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件。

这故事,在写作中就是写作的基本素材,就是巧妇下锅的米。要讲好故事,首先要积累足够多故事材料,进行分门别类,才能在需要故事增加说服力时,唾手可得,从而事半功倍。

写作亦是如此。

听到的、见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栋房、每一株草,都可以收集起来,成为我们日后的创作素材。在创作过程中,素材能信手拈来,那么我们创作的过程自然流畅很多。

以上对课程内容作了整理,课程笔记也好,自己的融汇贯通也罢,整理完,思路也就更为清晰了。

【218】在《故事的力量》课程里印证写作原理_第1张图片

365天百字文 #20170410打卡#

你可能感兴趣的:(【218】在《故事的力量》课程里印证写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