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017,你焦虑了吗?

文 / 静待花开

面对2017,你焦虑了吗?_第1张图片

2017年1月1日,1:00 PM,我在随手刷着朋友圈。从昨晚开始逐渐升温的“新年祝福”“新年总结”“新年展望”……渐渐销声匿迹,估计大家已经开始适应了2017这个标签,各忙各的去了。

看到很多朋友从昨晚8:30开始,或晒现场,或po金句,或发感叹,而围绕的一个主题就是“罗胖”罗振宇的第二个跨年演讲。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是从去年这场历时4+小时,名为《时间的朋友》,计划跨越二十年的演讲中找到了灵感,察觉了内心,从而走上“认知升级”这条路的。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回头看到去年的自己,傻傻的,呆呆的,懵懂无知但勇者无惧。正如眼前的这“重污染”天气一般,当这个世界以一种朦胧不清的状态呈现在眼前时,你会认为它已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随着“风来了”“霾散了”,逐渐清晰起来的世界反而会引发我们的不安。

自圣诞节开始,一股“焦虑”感莫名升起,挥之不去,日渐加重。以至于昨晚10点多就熄灯睡觉的跨(ao)年(ye)之夜,在梦中还不停地写文章,做作业……“刻苦”如此而实事如何呢?往年给自己、给孩子、给家人的总结全都没做,同时彻底颠覆了“今日事,今日毕”的优秀作风,将作业拖到了deadline才匆忙完成提交。我,这是怎么了?

讲真,昨晚我没有看《时间的朋友》。一是家里的小朋友不让,二是相对“展望2017趋势”来说,解决另外一个问题的需求更加迫切,那就是“知识焦虑”。因此,这本《我懂你的知识焦虑》成为了自己跨年的不二之选。

面对2017,你焦虑了吗?_第2张图片

在过去的一年中,如果你是关注罗辑思维的,是跟着罗胖刷认知的,相信这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你都是熟悉的。甚至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回忆起当初是在哪个路段听到的这部分(习惯在上下班途中听音频)。那么,为什么罗胖要新杯装旧茶,而为什么还有我这样一再重读的“忠实读者”呢?其关键还是在于我们一再提到的这个词—知识焦虑。

1

也许你会说:“你哪来的这么多焦虑,每天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多好啊。”是的,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我们完全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地知足常乐,悠哉悠哉。因为在那个时代,相对于我们不足百年的生命来说,时代特征是稳定的,是靠谱的。上一辈是如何生活的,到我们这里就该如何度过。

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来到了。父母们已经很难理解什么叫“人工智能”“降维打击”了,而滴滴、美团等实体补贴方式的运营更加让他们一头雾水:“这还怎么挣钱呢?”新时代的新玩法已经来临,看不懂的自然落后,看得懂而看不透的就只能跟着别人跑,只有看透了这个飞速狂奔的世界的运转规律,才能成为“风口上的那只猪”。

“每个人都被空间和时间这两堵大墙死死地压缩在肉身的牢笼中,唯一能够让我们越狱的就是知识。” 书中如是说。

张泉灵的半年成长历程告诉了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快到不允许我们有任何思维定式了,最大的定式就是没有定式。”只有改变,才能看到未来。而“再论牛顿大神的历史地位是如何奠定的”,从宗教观念层级到现代科学的观念层级,罗胖向互联网时代爱阅读的人们解释了,如何做到“往下看”,做到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从看懂到看透的过程。从而“一边品尝知识的果实,一边避免知识带来的傲慢。”

面对2017,你焦虑了吗?_第3张图片

2

作为一个文科生,罗胖对经济学一贯的推崇,让人匪夷所思。在看了几本罗辑思维的独家经济图书后,我仍旧不得其推荐要领。经济学到底有怎样的神秘魔力,它与这个疯了似的飞奔的世界又有什么关系呢?

“它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事实远比我们看到的复杂,社会结构、社会协作和人心的复杂度是远超我们的想象的。”

什么是普通人根据愿望对世界做出的直觉判断?

雾霾一年比一年严重,导致2017新年的天空灰蒙蒙,10层以上的建筑全都“成功被发射”。于是就有大量怀念三十年前清澈澄蓝天空的声音出现,进而否定了期间经济飞速发展的所有。

“要是能回到从前,这些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什么是用经济学思维看到更多事实?

如果真的回到三十年前,我们的代价是什么呢?还记得上个世纪70-80年代凭票供应的场景吗?计划经济的一切你真的可以接受吗?而且如果要拥有当初的空气质量,治理本地是远远不够的,周边京津冀、山东、山西等地的经济也都要回归。

又或者,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迫使其上马大型先进的污染处理设备。那么,企业运营成本必然上升,最后导致一个个关门大吉,同样还是得回到三十年前的状态。

其实,这背后隐藏了一个叫“机会成本”的概念。回到三十年前的空气质量,其背后的机会成本就是经济倒退。而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高,看到的世界连接和协作就越多,自然他的机会成本就越高。这就是聪明人与普通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面对2017,你焦虑了吗?_第4张图片

3

如此,升级认知、成为聪明人具体有哪些工具可以使用呢?

“坚持做,持续做,系统做,用死磕的匠心精神去做。即所谓的创新。”

这句话可谓刷了“创新”的三观。我们印象中的“创新”是高科技的代名词,不苛于现状,是与“踏踏实实”“死磕”等完全格格不入的。而,书中的这句话又如何理解呢?

首先,它把长久以来被“妖魔化的”创新拉向了平民。无论是1850年的“洗手宣言”,还是2005年美国战场上“流水线”的救死扶伤,历史长河中所谓的“创新”“发明”无一不是持续优化,系统优化的结果,而与某个人的“灵光乍现”关系不大。

同时,近代社会兴盛一时的“基因”“智商”决定论,在大量研究与试验中,不攻自破。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现代社会的创新创造先进性的呢?

“科学时代刚刚来临的时候,某些杰出创造者用自己夺目的才华,从那个普遍不创新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星空中灿烂的星辰。但是越到后来,这种创新活动越来越连成了一片,再也分不清楚谁跟谁了。”

这就是现代创新由点状逐渐变为网状、树状的事实。而同时,现代创新产业链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本关注,成为其竞相追逐的投资项目原型。

那么如何编制这张现代创新之网呢?作者借张五常先生的观点,表示唯有通过“给予、借用、杂交、发明、互动”这五项活动,将协作网中人们的创新综合起来,才能收获到新时代创新的胜利果实。

面对2017,你焦虑了吗?_第5张图片

4

用生物演化的视角来观察商业,我们会看到什么?

在罗辑思维2016开年书籍中《物演通论》、《必然》可以算作重中之重了。而两部作品不谋而合地将现代社会的发展加以生物进化的眼光去观察、分析,从而得到其后续发展趋势的论断。而年中的《上帝的跳蚤》更是从微生物的特性一路看到小微企业的未来,为我们看懂看透这个时代提供了全新的思考和分析方式。

曾经听过一则笑话,在餐馆中两个陌生人发现对方都在听罗胖的“死磕60秒”,交换眼神过后,互道一句:“递弱代偿!”于是,立刻成为了同盟兄弟。当然这只是一句笑话,但“递弱代偿”概念在罗辑思维知识体系中的权威地位可见一斑。

“随着宇宙万物的演化,所有的物系都会越来越弱。但是,有一种方法叫替代性的补偿,可以用其他权宜之计来维持它们的存在度。”

在练习瑜伽的时候,教练总说不要刻意地去追求体式的幅度,而是应该客观地观察自身身体能够达到的极限。一切超过极限的姿态都会以其他部分的“代偿”作为代价。那么,我们真的就会停止在所谓的“身体极限”处了么?以我个人的瑜伽经验,肯定是不会的。除非真的不能再往前一点了,否则,停在半途更让人有一种不安的感觉,难以自控得想继续往前。这就是人性:明知道我们的整体会越来越弱的,但仍无法控制地往前发展,越来越快,疯也似的。这话说起来有点悲观色彩,本不应出现在这个“欢天喜地”的节日里。所以,今天就到此为止吧,欲知详情请参看以上几部著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咯。

面对2017,你焦虑了吗?_第6张图片

写到这里,我的“新年焦虑”已经被释放了大半,似乎对于2017也增加了几分信心。认知升级是我们能够跟上这个时代发展的唯一途径,而唯有死磕的工匠精神才能达到真正的“认知升级”。这个不是我们花了半小时,随便写两句去年我做了什么什么,今年我要做什么什么,就可以达到的状态。古典老师今天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我们总希望通过同样的心智达到不同的效果,这是不可能的。”

是的,去年的今天我选择开启了心智升级模式。期间有很多人问过我:你为什么要看这些书,为什么要写这些字。是的,实用主义在这里是解释不通的。因为,这是一盘很大的棋,甚至大过我们的生命长度。所以,有过怀疑,有过退缩,有过迷茫,有过焦虑,都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状态。而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死磕升级。别他无二。

面对2017,你焦虑了吗?_第7张图片

最后,我忍不住想问一句今天转发“跨年演讲精华金句”的那些朋友们:你们,真的读懂罗胖的逻辑了吗?

-END-

静待花开

愉悦自己地阅读,愉悦他人地分享。

80后宝妈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下方红心,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对2017,你焦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