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发于我的博客:https://github.com/hwen/blogS...
什么是路由
路由这个概念最先是后端出现的。在以前用模板引擎开发页面时,经常会看到这样
http://hometown.xxx.edu.cn/bbs/forum.php
有时还会有带.asp
或.html
的路径,这就是所谓的SSR(Server Side Render),通过服务端渲染,直接返回页面。
其响应过程是这样的
1.浏览器发出请求
2.服务器监听到80端口(或443)有请求过来,并解析url路径
3.根据服务器的路由配置,返回相应信息(可以是 html 字串,也可以是 json 数据,图片等)
4.浏览器根据数据包的Content-Type
来决定如何解析数据
简单来说路由就是用来跟后端服务器进行交互的一种方式,通过不同的路径,来请求不同的资源,请求不同的页面是路由的其中一种功能。
前端路由的诞生的缘由
前端路由的出现要从 ajax 开始,为什么?且听下面分析 (ˉ▽ ̄~)
Ajax,全称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是浏览器用来实现异步加载的一种技术方案。在 90s 年代初,大多数的网页都是通过直接返回 HTML 的,用户的每次更新操作都需要重新刷新页面。及其影响交互体验,随着网络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方案来改善这种情况。
1996,微软首先提出 iframe 标签,iframe 带来了异步加载和请求元素的概念,随后在 1998 年,微软的 Outloook Web App 团队提出 Ajax 的基本概念(XMLHttpRequest的前身),并在 IE5 通过 ActiveX 来实现了这项技术。在微软实现这个概念后,其他浏览器比如 Mozilia,Safari,Opera 相继以 XMLHttpRequest 来实现 Ajax。(? 兼容问题从此出现,话说微软命名真喜欢用X,MFC源码一大堆。。)不过在 IE7 发布时,微软选择了妥协,兼容了 XMLHttpRequest 的实现。
有了 Ajax 后,用户交互就不用每次都刷新页面,体验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但真正让这项技术发扬光大的,(。・∀・)ノ゙还是后来的 Google Map,它的出现向人们展现了 Ajax 的真正魅力,释放了众多开发人员的想象力,让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数据和页面交互,为后来异步交互体验方式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根基。
而异步交互体验的更高级版本就是 SPA(那么问个问题,异步交互最高级的体验是什么?会在文末揭晓)—— 单页应用。单页应用不仅仅是在页面交互是无刷新的,连页面跳转都是无刷新的,为了实现单页应用,所以就有了前端路由。
单页应用的概念是伴随着 MVVM 出现的。最早由微软提出,然后他们在浏览器端用 Knockoutjs
实现。但这项技术的强大之处并未当时的开发者体会到,可能是因为 Knockoutjs
实现过于复杂,导致没有大面积的扩散。
同样,这次接力的选手依然是 Google。Google 通过 Angularjs 将 MVVM 及单页应用发扬光大,让前端开发者能够开发出更加大型的应用,职能变得更大了。(不得不感慨,微软 跟 Google 都是伟大的公司)。随后都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前端圈开始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陆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框架。
本来还想写更多的。。。不过有点慢慢偏离主题了(下次会专门写写)
从 vue-router 来看前端路由实现原理
前端路由的实现其实很简单。
本质上就是检测 url 的变化,截获 url 地址,然后解析来匹配路由规则。
但是这样有人就会问:url 每次变化都会刷新页面啊?页面都刷新了,JavaScript 怎么检测和截获 url?
在 2014 年之前,大家是通过 hash 来实现路由,url hash 就是类似于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11956628#articleHeader2
这种 #
。后面 hash 值的变化,并不会导致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浏览器不发出请求,也就不会刷新页面。另外每次 hash 值的变化,还会触发 hashchange
这个事件,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就可以知道 hash 值发生了哪些变化。
让我们来整理思路,假如我们要用 hash 的模式实现一个路由,那么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hash 的实现相对来说要简单方便些,而且不用服务器来支持。
另外我们可以参考参考 vue-router 这一部分的实现(为了便于解释我简化了部分代码)
vue-router hash 实现源码地址
/**
* 添加 url hash 变化的监听器
*/
setupListeners () {
const router = this.router
/**
* 每当 hash 变化时就解析路径
* 匹配路由
*/
window.addEventListener('hashchange', () => {
const current = this.current
/**
* transitionTo:
* 匹配路由
* 并通过路由配置,把新的页面 render 到 ui-view 的节点
*/
this.transitionTo(getHash(), route => {
replaceHash(route.fullPath)
})
})
}
检测到 hash 的变化后,就可以通过替换 DOM 的方式来实现页面的更换。
14年后,因为HTML5标准发布。多了两个 API,pushState
和 replaceState
,通过这两个 API 可以改变 url 地址且不会发送请求。同时还有 onpopstate
事件。通过这些就能用另一种方式来实现前端路由了,但原理都是跟 hash 实现相同的。用了 HTML5 的实现,单页路由的 url 就不会多出一个#
,变得更加美观。但因为没有 #
号,所以当用户刷新页面之类的操作时,浏览器还是会给服务器发送请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所以这个实现需要服务器的支持,需要把所有路由都重定向到根页面。具体可以见:HTML5 histroy 模式
同样,我们来理清下思路,这样写起代码才更得心应手~
这部分 vue-router 的源码,可以发现实现的思路大体也是相同的
export class HTML5History extends History {
constructor (router, base) {
super(router, base)
/**
* 原理还是跟 hash 实现一样
* 通过监听 popstate 事件
* 匹配路由,然后更新页面 DOM
*/
window.addEventListener('popstate', e => {
const current = this.current
// Avoiding first `popstate` event dispatched in some browsers but first
// history route not updated since async guard at the same time.
const location = getLocation(this.base)
if (this.current === START && location === initLocation) {
return
}
this.transitionTo(location, route => {
if (supportsScroll) {
handleScroll(router, route, current, true)
}
})
})
}
go (n) {
window.history.go(n)
}
push (location, onComplete, onAbort) {
const { current: fromRoute } = this
this.transitionTo(location, route => {
// 使用 pushState 更新 url,不会导致浏览器发送请求,从而不会刷新页面
pushState(cleanPath(this.base + route.fullPath))
onComplete && onComplete(route)
}, onAbort)
}
replace (location, onComplete, onAbort) {
const { current: fromRoute } = this
this.transitionTo(location, route => {
// replaceState 跟 pushState 的区别在于,不会记录到历史栈
replaceState(cleanPath(this.base + route.fullPath))
onComplete && onComplete(route)
}, onAbort)
}
}
造个轮子~
我用纯 ES6 写了个前端的路由,没有用任何框架,就可以实现前端路由的所有功能~
当然,实现的思路就是上面的那两幅流程图。
在线演示地址
项目源码
你还可以通过 npm 来安装这个包(功能已经实现完整,并有详细文档)
npm i --save sme-router
觉得有帮助的,请点个 star ~~
后记
异步交互的最高级体验是什么?
PWA,让前端页面可以做到离线操作(是不是越来越像原生 app 了?)
觉得有帮助的话,请点个赞,点个 star ~~
希望看到更多干货的话,(●'◡'●) 快来关注我的杂货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