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是背景,不是拘束

导语:有一位学者,如此点评教育:“如果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学生说出的一个想法,不被周围轻易“否决”,而是可以成为某位大师做出伟大创新成果的某种基础,并且最大的功劳被大师归于这名年轻的学生身上,那么,天才的发明,就孕育在日常被舍弃的微光中,我们每个人的创造性活力也会得到全面释放”。

教育学者熊丙奇做客网易公开课,跟我们聊如何让理想照进现实。其中大学专业这个问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问:大学选的专业与自己兴趣不搭调,眼看要工作了,还要一辈子守着这个无爱的专业,真是绝望。可是毕竟学了四年了,全部丢掉重头再来代价太大了,现在行业分工这么清晰,想要跨行业不容易,熊老师,我应该继续自我催眠留在现在的领域吗?还是应该趁年轻挑战一下?                                                                                   答:专业背景和专业能力(素养)是两回事。 所谓专业背景,是你学过什么专业;所谓专业能力,是指你掌握怎样的能力。如果你有没有读过某个专业,却有某方面的能力。不妨在这一能力方向进行尝试。能否跨行,取决作用的是你的能力。

你以为专业课老师就是专业的?

—1—

学生:老师你本科是学政治的嘛?

老师:我本科是法律专业

学生:那怎么教政治?

老师:以前我们学校有个法律专业,后来招不到学生,就给剔除了。所以改行教政治了。

学生:看来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真不容易!

本校好几个老师,都是法律专业,后来都教其他专业了。我还以为老师比我们专业,看来他们是专业素养高。

一直以为老师学习这么久专业知识,比我们懂得多是正常的。乍一想,这都是不学习的借口,不上专业课的理由。

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专业素养更重要。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用专业素养解决非专业问题,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2—

PPT领域的大神秋叶大叔,本专业是机械。还是把社群、PPT、新媒体做的很好,这难道跟专业背景有关?

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机械专业老师,拥有“副教授”的头衔。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创业,反而专业素养在创业中起到很大作用。

所谓的专业素养,是指掌握某专业能力,而不是学了什么专业。这些能力适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方面。

机械专业让大叔工作更加仔细,在PPT的创作上,更加追求完美。这也使得他深受用户的喜爱。

他通过机械专业,养成了做事先计划的好习惯。这使得他的课程卖的好,社群做的好,文章还写的有深度。

专业知识仅可以运用在专业问题上,但专业能力可以在方方面面展现。因此,专业只是我们学习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专业能力。


—3—

本专业是物联网,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是没几个同学能搞懂,甚至物联网的概念都很模糊。

有些同学开始创业,有些同学开始在做新媒体运营,还有同学在做微商。你说他们不务正业,这恐怕不妥吧。

就现在的社会需求而言,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但兴趣却造就了某些领域的人才,还极大的挖掘了某些人的潜力。

你还敢说学一个好的专业就能找到好工作?读一个好的大学就能端铁饭碗?出学校就能找到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


这都是理想状态。一个人的成长是能力为基础,思维作转变,行动来推动的。但现实总是会给你几巴掌,让你知道光学好专业是没用的。

你要的是专业能力,不是专业经历;你要的是能做事,不是混经验;你要的是会思考,不是瞎扯淡。

专业只是背景,绝不是拘束。如果你还没清醒,去看看高材生都找不到工作的案例。如果你还没有一个真兴趣,还是踏踏实实读书吧。

在这个知识分享经济时代,学习的方式变得多元化。在获取信息更加方便的同时,知识的挑选也变得更费力。

在本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兴趣,去了解其他领域的发展,从而找到兴趣点,将兴趣和专业融合。

在碎片化盛行的时代,碎片信息越来越多,这让我们变得更加难以选择。虽然获取碎片信息能增长见识,但这却不利于我们知识体系的形成。

专业学习之余,可以适当关注部分新媒体,去学习新知识,时刻给自己充电。但也要经常静下心去看书,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专业是背景,不是拘束。保持兴趣,热爱学习,才能有收获。时刻充电,开放思维,方可有成就。


你是不是对专业学习有看法,下面评论区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业是背景,不是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