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一代,消费金融分期付款,早夭的市场狂欢

垮掉的一代,消费金融分期付款,早夭的市场狂欢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个朋友好久不见,来聊天我问他最近在忙什么,他说在做网贷,我说网贷不都自助的吗,你干嘛?他说差别大着咧,有很多差别,然后卷起袖子跟我大谈特谈了一通其中的门道。

他说,一个“白户”,他们可以从各个平台累计贷款出至少6万元来。所谓的“白户”就是没有在网贷平台上贷过款的。这样的白户他们的收费一般就10-20%。而一个“黑户”,他们操作下来的贷款,就要收50%的佣金。也就是贷1万,他们要收5000元。

我说收这么高的费用,客户也愿意?他说当然原因,年轻人你只要当天给他钱,再高一点他都愿意。

在今年年初上海举行的互联网金融合规化发展高峰论坛上,就有专家这样说:“在人均水平上,至去年十月底我国人均消费信贷余额只有516美元(约合3568元人民币)。当前中国这一水平只有美国的5%,不到日本的30%,这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低于波兰等发展中国家水平。”并且认为在未来的几年这一市场将会增长到10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这意味着即使如套现、裸贷、大批年轻人成为黑户这样的丑闻不断的诉诸报端,整体的渗透率都还远未增长到理想规模。按照专家和从业者们的意见来说,中国的分期信贷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这导致了从2014年开始的全国范围内的消费金融的大幅兴起,突然一夜之间,几十家金融公司在挤在手机店里为客户办理手机分期,上百家各种各样的网贷平台,在为年轻人提供贷款服务。

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但是我的从业的朋友跟我说,现在的年轻人里,可能总数10%以上的人深陷分期付款或者网贷的泥潭。他用了一个比较骇人听闻的形容词:“垮掉的一代”。

去年6月份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文章,来讨论消费金融和分期付款这一现象,一年过去了,我觉得市场的演化跟我说的差不多,帖子后面,大家一起看看。

《消费金融分期付款,早夭的市场狂欢》

经过2014年和2015年所有金融公司的地推人员的疯狂轰炸,如同餐饮业被美团大众支付宝微信等改造一样,几乎所有的线下手机店、电动车店、手机城、电脑城都被金融公司的分期付款这一业务改造,已经垂死的线下数码零售业,又得一颗续命丹得以暂时延缓寿命。

跟阿里的花呗,京东的白条等互联网消费金融不同,线上的消费金融是基于大数据对用户的消费能力、信誉做交叉比对之后进行消费授信,而线下的消费金融则只采集消费者的基础身份信息、家庭联系人信息、基础工作信息进行消费授信,两者在业务拓展效率、风控系数上体现得结果天差地别。

目前整个消费金融的呆坏账率并没有一个权威数据可以查询,但是从云南的笔者相熟的消费金融的市场数据来看,部分金融公司的坏账率已经超过50%以上,这样的坏账率在金融行业简直已经是高的吓死人了。我查了一下我国过去十年的银行坏账率,2006年最高,达到了7.1%,之后就每天下降,到了最近几年,基本上就维持在1%左右。两个数字对比,你就会知道这个数字有多么夸张。

为什么诞生于2010年,兴起于2014年,才两年的时间,整个行业就从一个快速发展的格局,突然断崖式的跳水,遇到问题了呢?这得从线下的金融公司们的业务模式说起。

线下的金融公司拓展业务时,是和实体店的商家进行合作的,消费者到商家购买产品,然后找金融公司授信,授信通过之后拿走产品,金融公司把款付给商家。这个流程一般就在30分钟到1个小时就能结束,金融公司的销售代表在面签过程中一般就是采集消费者的身份证信息,亲友联系方式,单位的基本信息,采集过程中如果并未发现客户异常,信息就提交到后台,然后后台交叉比对客户资料,做一些调查之后,就马上给出授信结果。

看了这个流程你就知道了,消费者在淘宝天猫或者京东购物闲逛,所有的消费记录都是大数据,买过那些产品,浏览过那些商品,寄送的地址,支付的方式等等,一段时间之后就能生成用户画像,这些互联网巨头通过追踪你的痕迹,是非常容易得出你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收入状况的数据的,他们很多时候其实比你还了解你自己,这就是大数据的威力。但是线下的金融公司追溯不到我刚刚说的这一切,所以每一笔授信,都面临着巨大的回收风险。

大部分的线下的金融公司授信的金额就在6000-10000元,如果发生呆坏账,大部分的催收方式就是电话、短信的催收,还没有用的话就找授信时填写的亲友,如果还是不行,就发律师函,再不行,就到法院起诉。看明白了把,催收的单笔成本巨高无比。

跟巨高无比的催收成本想对应的,缺失逾期,或者就是骗贷的超低成本,大部分金融公司并没有能力修改客户征信,这在西方最大的一个约束方式在我国目前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并且因为意识的单薄,很多的用户并不在意个人征信的好坏。

以上这一切顶多让消费金融这一个行业拓展业务艰难,并不至于让他堕入深渊,让他万劫不复的是完全无底线的商业竞争。

目前在市场上开展分期付款业务的金融公司多达数十家,金融公司需要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规模,所以只能不停的签约线下商家,线下商家为了通过率和客户更多选择,会选择签下尽可能多的金融公司,来一个客户,A家通不过换B家,B家通不过换C家……这就是一个击鼓传花,鼓声停时谁接到这个客户,谁就拿到一个炸弹。

因为办理业务的超低门槛,这一行业催生出了一个衍生产业——套现公司,套现的意思就是伪造客户资料骗贷,授信之后把产品转售获利,甚至直接就从商家手上得到现金。专业的套现公司寻找客户、编造资料、钻研金融公司漏洞,腐蚀金融公司的销售代表和线下商家,一个巨大的灰色产业链就这样形成了。没有完全的数据统计,但是到了2016年的现在,业内人士悲观估计占比可能超过30%,甚至有的人说50%也有可能。

金融公司们是否知道这一现象的存在?肯定都知道,是否知道这一现象的严重性,肯定也知道。为什么不采取行动呢,拒我所知,采取的行动收效甚微,甚至毫无办法。因为所有业内的公司,都如同囚徒困境中的犯人,死撑还是放弃,每一天都在摇摆。

是什么促使这个行业的人自我催眠前行呢?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的消费性贷款规模为10.44万亿元,2013年为12.98万亿元,2014年则达到了15.38万亿元,2015年达18.96万亿,占中国整体信贷规模约18%。过去五年里,消费贷款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递增,按照最保守的假设,到2020年,消费贷款的最规模会达到30万亿。

假设房贷按照2015年的占比维持75%不变,则房贷规模将从2015年的14.22万亿增长至27.48万亿,而其他消费贷款规模则从4.74万亿增长至7.63万亿,增量达2.89万亿。这个将近3万亿的增量市场,将由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信用卡公司一起瓜分。

圈地放羊,占住市场占有率,成为所有消费金融公司们的集体癔症,如果你问他们,坏账率重不重要?重要。市场占有率重不重要?重要。谁更重要?相信不同的人说的并不一样。大部分的金融公司的员工,都在为KPI而每天、每月、每年奋斗,KPI决定了他们是本月被淘汰,还是下个月被淘汰,抑或是活到下一年。在KPI的驱使下,明明知道市场占有率这一看着美味的蛋糕里有着剧毒,也只能饮鸩止渴,先干了这碗热翔再说。

因为高的离谱的呆坏账率,金融公司为了活下去不得不收取高的离谱的利率,大部分公司12期利率累计都在35-40%,24期基本都超过100%,2016年的房贷的基准利率是4.9%。意思就是你贷款1万元,等额还款30年,利息也没有超过本金。而消费金融2年就达到这一数值了。最终谁在为这一高昂的利率买单?那些老实的没有越雷池的消费者。

未来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目前整个行业已经走入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境地,套现公司、不良商家、销代组成的利益同盟,驱逐了原来这个产业里正常存在的公司。

并且因为催收方式的简单粗暴、套现的猖獗、夹杂一些被误导、诱导、甚至是被骗的客户,整个行业,正在快速的被污名化。

如果举例说整个消费金融是一个提前消费的市场狂欢的话,酒还未过三巡,菜也没上五味,很多食客就已经要么醉倒要么肠胃不适提前下场了,留下的都是面露油光的专业老饕,看着桌上盘里的一盘盘“美味”而目露凶光。

这个行业的未来会有我说的这么悲观吗?如果行业里的每一家消费金融公司不拿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绝不乐观。但是这些消费金融公司拿得出来建设性解决方案吗?我个人表示不太乐观,这些年因为无序竞争垮掉的行业或者产业,实在太多了。

有人会在意这些吗?我想不会,所有人都在拆大船上的木板来造自己逃命的小船,最终多少人能存活,就看风浪什么时候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垮掉的一代,消费金融分期付款,早夭的市场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