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该如此——说说厦大新校门换字体的事

最近厦门大学新校门揭幕,招牌上校名的字体由原来见惯的“鲁迅体”换成了“嘉庚体”。为这换字的事儿,吃瓜群众又小吵了一阵。

早该如此——说说厦大新校门换字体的事_第1张图片
厦大新校门的“嘉庚体”
早该如此——说说厦大新校门换字体的事_第2张图片
其他校门的“鲁迅体”

我刚看到厦大新校门的照片时,第一反应是:鲁迅那手字终于换掉了——不厚道一点说,就是“欣慰”。从一开始,我对鲁迅的这几个字一直颇有微词,原因有三。

一是字不好看。

很久很久以前,我第一次进厦大——当时走的是南门——就觉得大门上的校名写得丑。

有一次问班主任:大门上的字谁写的?这么难看。

印象中他是这么回答的:那是鲁迅的字。难看吗?哈哈哈……

鲁迅当然是名人,听说书法造诣也不错,但具体到他这“厦门大学”四个字嘛……呵呵。厦大历史上并不乏有影响力的学者和人物,我看挑谁来题字都不会比那四个字差。后来才知道,那四个字也不是人家鲁迅专门题写的,而是从鲁迅的墨迹中集字而来的;挑来挑去挑到这样的字,很可能鲁迅也没认真写过这几个字吧。大门可是学校的脸面啊,堂堂东南知名学府,招牌也不拣几个漂亮的字,这也太不注重形象了。总之,这几个字一看就让人皱眉头。

二是表错情。

审美品位差,这是我对厦大招牌使用“鲁迅体”的第一个看法。后来知道了厦大的一些掌故,回头再看这几个字,那就不只是审美品位的问题了,厦大用鲁迅的字简直是在打自己的脸啊。

厦大也算历史悠久、人才鼎盛了。从一众人物中独独挑选鲁迅的字来做招牌,有人可能会想,鲁迅一定和厦大关系匪浅、渊源深长吧?说出来让人大跌眼镜,那老先生只待了4个月就走人了。短短4个月对厦大能有多少影响,多少贡献?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而且——鲁迅是既不喜欢厦门,也不喜欢厦大。鲁迅跟当时的厦大校长林文庆观点不合,他们的矛盾在厦大尽人皆知;跟其他教授相处得也不愉快,他和林语堂听说就是在厦闹翻的;最后大家都知道,他是带着一肚子不爽愤而离开厦门的。关于鲁迅和厦大的恩怨,网上资料不少,有兴趣自己翻。总之,他对厦大是真没什么好印象啊!千真万确!不信还可以看看他在厦期间和许广平的通信。

鲁迅对厦大这样的态度,厦大居然还因为和鲁迅的这点浅薄的渊源而沾沾自喜,还凑他的字来做招牌!你对我爱答不理,我仍要死攀着你——这画风真够奇特的。表错情了,说狠一点就是……算了,不想说那两个字。

三是有趋附之嫌。

鲁迅对厦大印象不好,厦大对鲁迅的态度却相反,好得令人难以想象。有多好呢?厦大校园里有鲁迅的石像,那可是有名的厦大一景;有鲁迅的纪念馆;除了大门招牌,鲁迅的字还被用在信笺上、官网上。

早该如此——说说厦大新校门换字体的事_第3张图片
著名的鲁迅像

这么说你可能没什么感觉,那就做个比较吧,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厦门大学是陈嘉庚先生一手创建的,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这里。嘉庚先生作为厦大的缔造者,现在学校里有多少他的痕迹呢?嗯,有一座铜像,还有一个“校主”的荣衔。怎么看都比鲁迅逊了一筹吧。再看林文庆,厦大实际上的首任校长(第一任邓萃英未实际履职)。林文庆长校十六年,临终遗嘱向厦大捐献大部分遗产,此公可以说是一手奠定了厦大的百年基业。然而,直到我读书那会儿厦大都没半点他的痕迹,直到2006年厦大才良心发现,建了个小亭子纪念他。

早该如此——说说厦大新校门换字体的事_第4张图片
2006年建的“文庆亭”

中国人向来对自己人刻薄,对外人大度,但做到这份上就太令人寒心了。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厦大这什么心思,还真不好揣测呢。

我们用小人之心大胆揣测一下吧。厦大校名使用鲁迅体是从50年代开始的。鲁迅是建国后才上了“封神榜”的,什么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旗手……各种封号都往他头上套,政治地位一飞冲天,跟他扯关系、套近乎是有利可图的。厦大用鲁迅的字、供着鲁迅,恐怕也藏了一点功利的小心思吧。

如上三点,我觉得当年厦大校名用鲁迅体是一大失策。校名的用字如果不能选择有代表性的,至少选择书法水平高的吧?鲁迅的确伟大,但具体到厦大、具体到这事情上,不合适。

大学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和格调。厦大一直大张旗鼓地打鲁迅这张牌,这是情感的错位和精神的扭曲,是媚俗。不需要和鲁迅乱攀交情,厦大的血液和基因里自有其鲜明之性格与独特之精神。

就算站在鲁迅这边来看,我觉得也不该用他的字。鲁迅的脾气看看他的文章就知道,性情中人也。当年闹得那么不愉快,厦大算是他的伤心之地了,现在却要用他的字做招牌——生前交恶,身后讨好,鲁迅泉下有知,肯定不领情,十有八九还会写个文章再骂几句。

鲁迅的字已经用了半个世纪了,厦大校内校外的人已经看习惯了吧,有些人搞不好都有感情了。将错就错也无可厚非,不过既然现在厦大有勇气做改变,当然要支持。用嘉庚先生的字名正言顺,比原来那个好看,而且最具代表性——早该如此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早该如此——说说厦大新校门换字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