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针对这一新兴热门专业,小编从网上收集了相关的十大高热度问题。
一、“人工智能”已经跟你我息息相关?
旷视(Face++)创始人印奇:
其实人工智能一直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比如搜索引擎就是典型人工智能,还有火车站、机场的安检,客服电话的接听,美图秀秀等修图软件中也有广泛应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品替代简单重复的劳动,不仅更便宜,而且做得更好。比如门卫、保安等职业,装一个识别身份的摄像头就可以了。还有去医院做检查、拍片子,机器也会比人做得好,而且24小时不休息。
二、人与机器的关系将是怎样的?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第一步,AI 是我们身边的先知,你有什么问题问它下,但决策权在你手里。
第二步,AI是我们的代理人,它告诉你一个大的方向和原则,它去执行,执行中的一些小的决策,它自己说了算。
第三步,AI成了我们的君主,你索性什么都听它的。
三、未来人类面临的生存议题是什么?
大数据公司百分点集团董事长兼CEO苏萌:
人类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后,随着近些年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终于迎来了人类进化的拐点。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可以看作是人类的一种智能革命,它标志着未来会不断出现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变化。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在战胜了饥荒、瘟疫和战争之后,人类将面临三大新议题:
1、战胜死亡。随着生物基因技术的发展,长生不老已经成为可能。不远的未来,人类的平均寿命就能达到150岁。
2、永久幸福。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手段,人类无需经历痛苦,不会再有心理疾病,想要幸福快乐,只需要一个按钮就可以解决。
3、升级为神一样的人。掌握了前两项能力的人,就将进化为一个全新的物种,获得不死和永久的快乐,具有掌控世界的能力。
四、哪些工作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
第一类是视觉感知方面的工作,包括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比如安检过程中的危险物品识别,机器一定会做得比人类更好,并且由于这类工作相对比较枯燥、易疲劳,AI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第二类,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我们称之为专家系统,它可以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来优化。比如工厂里面的预防性维修,工厂的产线与机器都很复杂,当一台机器出现损坏,首先需要找出原因,然后再做维修,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就会产生延时宕工;又比如电梯,当电梯损坏时再做维修,造成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成本都很难预计。现在利用物联网与AI,可以随时上传数据,利用数据里涵盖的声音、速度等各类参数进行建模,当监测到相关数据达到一个的特征值的时候,则可以预测到机器的使用情况,对其进行预防式维修。当AI、物联网与大数据结合来做这项工作,对于产业将产生巨大的价值。
五、未来哪些工作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
AI可以做很多工作,但人类在很多方面仍然是无法取代的。因为人贵在有创造力,而AI目前在创造力上的进展尚无迹可寻。人类的每一天都在发挥创造力,并体现在各个方面,创造力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性工作,是无法通过搜集数据来分析它的。比如人文工作,比如商业投资中的洞察力、判断力,都是AI做不到的。AI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来帮助人类做决定,但人类本身不可预测的创造力将很难被AI取代。
人类的创造力不是靠大数据,而是多半看小数据,甚至没有数据。以爱因斯坦为例,他在100多年前提出了引力波的概念,而直到100多年后,科技得到了日新月异的颠覆式进步,我们才终于开始探测到引力波的数据;爱因斯坦能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提出引力波,这就是人类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什么?我们很难下结论,下一个创造力在哪里,也仍然是未知,所以我认为现在的技术距离人工智能拥有创造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是什么?
大数据公司百分点集团董事长兼CEO苏萌: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关系。从广义上来说,可以认为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大数据更强调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而人工智能更强调深度学习,像人脑一样能够去学习新知识,这是二者的主要差别。同时,二者很难分开,早在60年前已经有了人工智能,之所以在最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大数据基础计算能力的提高和数据量的蓬勃发展,如今的智能革命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就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对未来的商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大数据公司百分点集团董事长兼CEO苏萌: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重新定义未来的商业,未来的智能商业模式将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很多重复性的、技能性的工作将逐渐被大数据加人工智能所取代,比如驾驶、收银员、翻译等不太具有创造性、技术性的工作。未来的智慧农业、智慧医疗,在应用大数据加人工智能后,也都会基于海量的数据迅速地学习并沉淀知识,大数据加人工智能二者结合将会催生出来很多新业态来颠覆旧业态。因此,我认为未来很多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企业将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之后产生出来。
并且,在数据经济时代下,消费群体已经呈现出群体的认同感、个性化的需求、创造性的追求等特点,未来那些追求规模、吞噬多个领域、试图形成垄断的商业巨头们绝对不是主流,未来的商业将是由一群小而美的商业组织群落而构成,并且会呈现出独立、融合和智能的特征形态。
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否帮人类预测未来?
大数据公司百分点集团董事长兼CEO苏萌:
我一直坚定的认为未来一切都是可预测的。人类一直以来想做的事就是希望预测未来,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信息。因此,未来一切都可预测的前提是已经有了足够高质量的数据以及足够优秀的算法来支撑。
其实,现在在机器和算法层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个性化推荐引擎。无论是亚马逊还是百分点这样的数据公司,都可以基于用户的历史行为,为用户推送更加符合他们需求的商品,这是智能推荐引擎背后有强大的信息流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及更丰富的信息。有时候,大数据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九、未来世界,数据和算法的价值在哪里?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未来,对数据的信仰可以是一种新的宗教。未来从宗教角度来说,世界上最有趣的地方并不是耶路撒冷,而是硅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强大的电脑算法和数据分析将在我们的生活领域中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并占据支配地位。
“数据教”有可能会征服全世界,因为它们承诺的不是在下一世拯救人类,而是在这一世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数据教认为,所有生物也都是算法,不管是长颈鹿、番茄或人类,都只是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宇宙由数据流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换句话说,对这个新宗教来说,最高的价值就是“信息流”。
万物互联,数据的流动、上传、沟通、共享将会越来越便捷,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数据处理将会如同上帝,无所不在、操控一切,“连接到这个系统”成了所有意义的来源。
十、现在中国的人工智能,无论是研究还是应用都在迅猛发展,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轮的科技创新?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
第一,价值取向和心态的调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未来应该有更多的企业家、创业者,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超越“创富”这样简单而单一的目的,而更多地为兴趣、爱好、担当、社会问题的解决去而去创业、创新,甚至专注于一些看似没有商业价值的事情。实现这种大的转变,我们的双创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第二,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今天,数字化时代下的巨型企业在打造中产阶级方面,与工业化时代相比可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在信息化时代,财富越来越快地聚集到一批少数人手上,中产阶级在社会中的比例越来越小。即使在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在过去30年间也是每况愈下。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又意味着什么?不仅大量的蓝领会失去工作机会,不少白领也可能被抢了饭碗。在社会矛盾如此尖锐的今天,科技进步在带来巨大红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在讨论科技创新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它的社会影响,思考如何以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
第三,全球视野、全球担当。在全球化的今天,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的企业家来说,全球视野越来越重要。创业、创新者应该能放眼全球,整合全球优质资源,使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可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产出一批引领式的“大风流”创新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