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妙在恰如其分——读《造房子》有感

目前在中国关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有许多显著的问题,是应该保持传统建筑还是应该仅着眼于未来?如同其他的伟大建筑作品一样,王澍的作品是永恒的,超越了目前城市化的难题,他的作品保留了当地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了国际化设计——亚历山大.阿拉维那

坦白地说这是一本很难读的书,起码有一半的内容我都看不懂,尤其是很多带着精确尺寸的建筑描写和专业术语,更是不知所云。但即使这样,一些篇章和字句依然引起我强烈的共鸣。

书中屡次提到的两个作品:中国美院象山分校、宁波博物馆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希望有时间能到实地参观,届时再结合书中的内容对比印证,肯定收获匪浅。

能得到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人,肯定是很厉害的,但是具体怎么个厉害,之前完全是没有概念的。今天读完了这本书,方才有点领略大师的高深莫测。

我甚至认为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事情之一,就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亲手毁掉自己的很多传统建筑。

王澍是个有脾气的人。他在大二时就认为所有老师都教不了他了,年轻时一身傲气,在学校里也是出了名的刺头。

他以“业余”命名自己的工作室,没事就喜欢在工作室练书法,鼓捣木作,一年最多接两个项目。另有闲暇时光,在西湖边上喝喝茶,散散步,好不惬意。而这其中生活的“情趣”恰恰又是王澍非常重视的建筑思想。正如他在文中所说:

至于“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这类理论探讨,要能成为活的实践,最终还是落在日常的“情趣”二字。

王澍是一个行动派。2006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王澍带着9个人的团队到现场,只用了13天完成现场作业,铺了6万片瓦。这期间脚上起了四层泡,一层破了再起一层。

他在1992年-1998年间选择退隐。向工匠学习,工人每天早晨八点上班,夜里十二点下班。他保持着同样的作息,因为他一定要看清楚工地上的每一根钉子是怎么钉进去的。

王澍是一个博学的文人。在全书中,一个学贯中西的学者形象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倪瓒、文征明、郭熙、范宽、李唐……一众山水画家信手拈来;罗兰·巴特、阿兰·罗伯·格里耶、林语堂,一系列作家对他的影响力也悄然浮现;另外还可以看到他哲学、历史的研究。

在正文中读到大量抽象的表述时体会不深,看到《尾声》一篇,一个个“那一天”构成了一幕幕布景,像百川汇流大气磅礴。他不仅仅看的书多,写文章也是有力量的。

王澍是一个带着悲悯的建筑师。书中有两句话带给我极其宏大渺远的观感,一是“在一堆喧闹的建筑中,最平静的那一栋才最让人无法忽略。”;另一句是“我只想让一个事物在一个世界中如其所是。”

他极为重视材料在建筑中的运用,喜欢山水画、喜欢书法、喜欢园林、喜欢传统乡村。他认为一个好的城市必然是多种时间线索并存混杂的世界观。这一系列带着强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元素造就了王澍,也成了中国现代建筑史的一座丰碑。

王澍是一个具有极强悍功底的从业者。正如他所说:”我从没画过真正的草图,我的草图已经画出细节就已十分肯定。象山校园在脑子中想了八个月,真正画出只用了几个小时。“

从带着ppt与市政府商业谈判、绘制草图、制作模型、材料甄选、现场指导施工、当老师带学生到写书演讲,我从一个外行的角度来看已经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一人之力走通整个项目,何其剽悍!

世上只有中国人这么做,用人工的方法建造一种相似性的自然,遵循某种不同的分类法和知识。

最后涉及到书中最核心的部分,我反而能总结得很少,只能隐隐约约在心中有那么点感受:这一种态度,一种建筑哲学。恰如王澍所言,造房子,就是造世界。

叛逆不羁的王澍所营造的一个个小世界,却是在内敛中包含深意的,光线、材质、曲折、落差,无尽的细节和不同角度的观感造就了一座宛若活物的建筑,又在其中隐匿着某种观察者视角。

同为大师级别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一眼看去就带给人冲击力,像流动的数字;王澍的作品一如山岳,不深入其中就难以看见滋养草木虫兽生机盎然的意趣。附上两张对比图:

一切妙在恰如其分——读《造房子》有感_第1张图片
王澍作品-宁波博物馆
一切妙在恰如其分——读《造房子》有感_第2张图片
扎哈·哈迪德作品-望京Soho

我不禁在心中默想,如果有一天能请王澍先生造一座房子,何其幸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切妙在恰如其分——读《造房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