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河中石兽》“乃石性坚重”的“乃”究竟何意?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4课《河中石兽》“乃石性坚重”的“乃”究竟何意?在教材里并没有解释,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乃”都有哪些意义。

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便”等。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译文: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

(2)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译文:便派人又修理了南阁子

2、表条件:结果,才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译文:请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你才进去(见项王)。”

3、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译文:现在士大夫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译文: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译文:但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译文:如果事情不成功,就是天意

②侯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不过是一个夷门看守。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译文: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命名的。

5、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项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译文: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二)用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做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译文: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那么,结合课文,作者在前面讲到石兽“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之后紧接着有一个“乃......耳”的句式,也就是说,“乃......耳”句是对前面认识和看法的解释。固于此,根据上面提供的各种情况来看,此处的“乃”应该为“是”的含义最妥帖,而且,承前省去了“此”字。即在前面反问之后,讲学家又自问自答,“(此)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可译为“(这)是石头的特性又硬又重,沙子的特性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子里面,越沉越深(的情况)罢了。”

特别说明:“乃”的各项意义用法与举例翻译均源于网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部编版《河中石兽》“乃石性坚重”的“乃”究竟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