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的那些事(三)

前面说了进入翰林院的途径,就数庶吉士最苦逼,需要不停的考试,但是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所有翰林官中,除了一甲三人,由庶吉士入翰林算是正途出身前途光明。曾国藩考中进士后想入翰林院,结果自己觉得位列三甲,又因为籍贯湖南名额少,所以垂头丧气以为无望;多亏有贵人翰林院编修崇山出手帮忙,安慰曾国藩参加考试,等考完了又帮着把诗文抄送贵要,最终让曾国藩得偿所愿。由此可见馆选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不仅仅是文章好,还需要动用人脉关系。

但是庶吉士经历并没有普通人想象的那么风光。虽然也在翰林院学习,但是他们的地位很尴尬,似官而非官。如果打比方,庶吉士更类似于现在的硕士研究生:任务仍然是学习,没有品级和正式的待遇,每个月只有一点点津贴。在明代早期,甚至连导师都没有,完全是放羊式学习。后来皇帝也觉得这样下去有点不像话,就让礼部和吏部侍郎担任教习,总算是有了两个导师。到了清朝,又从翰林院里挑选优秀者充当教师,叫做小教习。到了雍正时期还算不错,雍正给拨了一所房子设为庶常馆,工部提供家具什么的,户部提供生活费——不多,每人每月四两五钱,这样庶吉士们总算是有个安身的窝和一份固定收入。

待遇虽然简陋,但是学习要求可不低。顺治时期专门有个《庶吉士进学规条》,流传到现在虽然内容不全,就留存的内容也可看出管理很严格,说起来比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可苦多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1、学习五经外加古文唐诗,要求是熟读能背诵,唐诗由老师掣签抽背;博观史传,考究古今得失;还有人被指定学习满文;至于其他无异于身心健康的书,不得入目;

2、每天准时到馆学习,下午三点放学,不得早退,有专人记考勤;要听从老师的教诲,不得慢师自是;

3、每月完成四篇作业,文二诗二;每月到内院考试,内容为文一篇诗一首。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一甲进士也就是头三名的家伙,虽然有了正式的官职,也要和庶吉士一样接受再教育,要求是一样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前面提到虽然一甲进士三个哥们有了官身,却没有沾便宜的原因。乾隆时期对一甲进士特别开恩,为了监督他们的学习,每两个月皇帝就要亲自考一次,这待遇可真是特供,呵呵。

庶吉士要学满三年,也就是下一科进士们考试完毕。但是这事也不一定,有时候遇到恩科——也就是皇帝遇到大喜事,比如登基万寿节什么的,格外开恩办了一次科举考试,提前毕业的也有。总的原则是,新庶吉士入馆之前,老庶吉士毕业。庶吉士的毕业术语叫做“散馆”,作为考试老能手的庶吉士们,同样面临一个毕业考试。考试内容各个时期不同,有考考五言八韵诗的,有考诗赋、时文的,还有考策论的。

这个考试决定了他们最后去向,试卷分三等:上等庶吉士授翰林官,变成了真正的翰林学士,留在翰林院里接着研读诗书,这个叫做“留馆”;中等的有可能留馆,也有可能分配到各部做主事或者干脆干个知县;三等的要么被除名,要么留级陪着新庶吉士们再读三年书。这个考试一甲进士同样也需要参加,虽然大多流于形式,但是也有人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不能继续留在翰林院,被发配到部委找工作,足以警醒后来者。散馆以后,如果庶吉士没有成功的留在翰林院,称为“庶吉士改某官”,大伙也认可你的翰林身份;而普通进士如果没有这个经历,一辈子很难进入高级文官的行列。

留馆的人数并不固定——从中等庶吉士的去向就可以看出,翰林院中缺人的时候就留的多,比如有什么重大编书任务或者翰林官缺人;要是闲人多,那就少留点。清代早期大伙还是希望留馆的多,虽然留馆也是七品,县官也是七品,但是这待遇的差距很大:翰林七品可以入值内廷,有机会接触皇帝,又有可能出任学台,做乡试主考,和总督巡抚平行往来,名利双收的好事说不尽。前面提到的崇山只是七品翰林院编修,在京城就能够与权贵往来,可见翰林地位之高;而七品县官没有这些好处不说,见了总督巡抚要上手本,自称“卑职”,同样是七品官,差距就是这么大。

《道咸宦海见闻录》的作者张集馨就是在翰林院混出点名声,结果被道光“特简”提拔为知府,虽然后来没混出名堂,距离巡抚一步之遥而不可及,但是比起大多数人算是幸运多了——如果张集馨不是在翰林院,而是去当知县,估计干得再好也难入道光的法眼。鸦片战争中替林则徐和琦善跑腿的余保纯,正牌子进士出身,混了多年也不过是个知府。而清朝唯一的回族庶吉士哈锐,散馆考试因目疾影响位列中等,当了个县官,按他自己的话说:每一回思,感与愧并,甚至刻印一方:“曾为五斗折腰”。

但是到了清末情况就完全变了,大伙都觉得还是要捞点实惠的,抢着去当县官。结果庶吉士散馆考试时,各种不应该发生的错误都发生了,有的涂改试卷,有的作诗弄错平仄,唯恐留在翰林院喝西北风。满清将亡,人心思变,由此可见一斑。

注:翰林院系列主要参考杨果先生的《中国翰林制度研究》及邸永君先生的《清代翰林制度》两书写成,特此说明并致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翰林院的那些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