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妃研读社D116】《如何高效的阅读一本书》终篇

昨天跟朋友聊天时,说到了读书,闺蜜都在说感觉读了不少书,我们都打哄说,那给我们分享一下吧,闺蜜就愣住了,说,我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听到这里,亲爱的你,在读书的时候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呢?有这样困惑的请回复1,谢谢大家。

        看来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普遍,当读书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就需要我们提高选择、整理以及收纳的技巧,日本“笔记本作家”奥野宣之,是有大量研究和以经验闻名的专家。今天呢,我想给大家分享一本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在本书中,他依次介绍了选书、购书、写笔记、重读笔记以及活用笔记的方法,我们今天着重介绍一下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和如何开始记笔记。

如何选择自己的书?先来做一个小小的调查,我们大家平时都是真正选择书籍的?1、朋友推荐;2、报刊、杂志、书推荐 ;3、电视、可多选哦。

看到大家的回复了,大家书单是各种各样的来源和途径,非常丰富啊。那我想问一下,我们得到的书单都买了吗?是怎么购买的呢?有什么顺序还是,遇到打折就都买?遇到打折就买,请打1,随心购买,请打2.

看来我们大部分书友都是非常会过日子的,都是等着打折的时候,买很多书回来是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像我这样的情况,因为经常买买买,家里面至今还有30余本书没有拆封,甚至有10多本书现在不准备看了,如果以上问题大部分都命中了你,那么接下来我分享怎么样做到指名购书,让我们的购买更有明确,你可要注意听喽。

指名购书前需要先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呢,需要在生活中收集线索,主要有两种途径:主动寻找和被动寻找


主动寻找:譬如,我们在看电影或逛街时,看到了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譬如最近迟到了一种超级好吃的食物,对这个食物的做法非常感兴趣,有空都可以找找这个方面的书,甚至可以延伸到食材的挑选甄别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主题和关键词写下来,这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好奇心。我们大脑每时每刻都会有成千上万种想法,所以,很多念头很多时候只是会闪现一下,如果我们及时记录下来,说不定,这就会成为我们一个精准的学习点。主动寻找还有两个关键点小点:

第1、找到能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书”

在我们自己喜欢的书里推荐的书,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读过的书为起点,会离研究主题更近一步,也会让自己的阅读更加连贯和有体系化。这样以“枢纽书”为中心开始找书,我们的阅读范围也会不断扩大。譬如说: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讲到了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讲到了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的一些行为,看到了这里,我们就可以把书名和关键字“敏感期”记录下来,在有空闲的时间可以在网上找一下相关书籍。

第2、认真研读书评

近几年,电子科技的发达,让我们在选书和购书增加了很大的便利,使我们现在对于纸质报纸的阅读和使用大幅度降低,但我们有时会在报社的网站上看看书评,我们会不自己觉的跳读,没耐心,网络可能不是一个适合熟读的环境,作者比较建议用纸媒体,假如没时间还可以剪贴,放在自己的笔记内。

被动寻找: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运用的也很广泛,我们会通过书籍、电视、广告、甚至朋友介绍,得到很多好的书籍的推荐,也可以把捕捉到感兴趣的书名或主题都可以记在随想笔记里。

通过我们的主动寻找和被动寻找来的书单,我们可以用一张A4纸做成表格,列出书单,列书单时先把书名,作者列入书单,也可以试着标注一下序列号,因为,书店在陈列时,只凭作者名很难找到目标书籍。A4纸可以粘贴在我们的笔记中也可以在我们去书店时,更便于携带。在我们购书前,如果有一些书籍,决定不再购买,可以直接划掉,已购买的就打钩,让我们更清晰自己都买了什么书,有一些书是我们曾经想买,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购买的。也是让我们更清晰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思路。

刚才分享的是作者关于书单来源和列书单及具体操作,接下来我还想分享一个关于,看书时及看完后读书笔记的一个整理方法。作者推荐了一个比较简便,更容易操作的“葱鲔式“”笔记法。

一般起读书笔记大家是不是经常会觉得无从写起,不知道如何下笔,只怕自己写的不够好,“葱鲔火锅式“”笔记法,完全克服了这方面的问题,“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打个比喻就像是吃火锅,汤底这个载体端上来,只要火开了,想要下什么喜欢的菜品,就可以下什么样的菜品,一切只有一个原则,你喜欢的的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要点有以下两点:

1、 首先,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这三个要素会让我们想起来,哦,我还读过这本书,也可把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写到时候我们要注意,段落中间可以留有一定空间,便于日后我们再读时,写点最新的认识或感悟。

2、对于摘抄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阅读,精简一些后,字数就不会太多,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譬如“o”或你想用的任何符号做标记,然后在摘抄后边,我们可以吧自己找到的资料,证据或感悟写在后面,可以用任何你想用的符号做标记.

例如我在《平衡观点说心理》中看到一句话,我觉得很好用,摘抄如下“o”心理不平衡常是因为个人自身的实际能力与其欲望要求不匹配引起的。#自知之明?是不是这样就感觉简单多了?

就像这样,记录笔记时,一个简单的回应就可以,不需要想那些华丽的辞藻,不需要想什么这个话合适不合适,只要把我们当时的情感或疑问,表达出来。精力不允许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做个很简便的记录,目的只是为了让我们有鲜明的印象,如果很想细致的做笔记,甚至,时间不允许的时候,还可以分次,一次做一点一次做一点,细致的读书笔记,也会让我们对本书有更深刻的印象。当然一切建利在不违背你的意愿上哦。

对于摘抄,“葱鲔式笔记"也鼓励摘抄摘抄呢,可以促进和加深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加深对书的理解。摘抄时要注意寻找最具代表性的语句,这个语句呢?就是最让你心动,让你有共鸣感受或想要探讨一番的话语,记得摘抄时要摘录原文,当然如果我们,看到书上大面积都是我们想摘抄的内容,那在摘抄时要注意不要抄错行哦,也可以先在书上做上标记,过段时间再重新翻阅,会发现,不过如此。因此,我们摘抄的内容也会减少很多哦。这样是不是也简单了很多?

补充一个点,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觉得摘抄太过复杂,我们可以复印一些复印件或跟有书内容一致的剪报内容或者买书时的书腰,都可以粘贴在读书笔记里。

做笔记的意义:读书的体验比书本更重要,很多时候,我们遇到问题,身边没有合适的人沟通,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可以静下心来向我们书本里的大智慧请教。而书本又太多,就需要我们用笔记来缩小自己再次阅读的范围了。

   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1)活用。学以致用,读书后我们会发现,仅仅对于书本的摘抄,随时间的递增我们队书中内容的印象越来越淡,反而,我的理解是——,让我们对书中内容反而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消化内容后,提出自己观点,进一步的写书评,反而能更轻松理解和掌握书中内容。大家觉得呢?觉得是的请打1

(2)输出。输出,其实就是不断的练习把自己已知的知识,往外灌输,说出来后我们经过反馈,自己提高,然后再反复的输出,这个知识就成为我们自身的知识或技能。之前有个同事,学习能力超强,他一个视频资料看过3遍以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整理后,就能把这些知识点提取总结,并做出一个课件,给大家的分享,大家都会觉得他超级专业,有一次聊天中,问道他如何做到的,他透漏,就是把课件整理出来后,他会找到3个不同的人,把课件从头到尾说一遍,不管对方的反应如何,自己回头再分析总结,哪里说的好,哪里不对,下次好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知识就这样变为自己的了。我们所有的知识,只有通过不断的输出,才会成为我们自己的,大家认同吗?

(3)、重读 可以在固定的场景、固定的时间内,重读笔记,可以是每晚都7-9点钟,翻看一下,也可以在出差途中搭乘交通工具时,可以每周一次或两次,可以在我们疲惫时,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点小小的乐趣。

(4)、养成习惯 我们工作劳累时或思路受阻,在再次读笔记的时候有所收获,让我们 这个行为变成习惯。

(5) 、认知重建  对于书本的阅读和思考,其实就是一次认知的探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读书笔记对书本内容进行精炼和概括,每次阅读笔记,也是对我们认知的一次升级,让我们通过对方的阅历和见闻来扩充自己的新认知。

(6)、运用 通过对笔记的总结归纳,其实也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一种提升,在对笔记的反复阅读中,每次发现的知识点都不尽相同,可以把发现的点在我们自己身上或生活中,积极的运用,落实到实处,让书本上得到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

通过以上的分享,从获取书单开始,到如何做笔记,以及笔记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可以先来尝试一下,看我今天分享的方法对您来说是不是实用,谢谢大家的聆听。再次感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桂妃研读社D116】《如何高效的阅读一本书》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