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中国电子竞技幕后史(六):StarsWar的娱乐化探索

【连载】中国电子竞技幕后史(六):StarsWar的娱乐化探索_第1张图片

StarsWar,全称“StarsWar电子竞技盛典”,原名“StarsWar国际电子竞技明星邀请赛”

先说两句题外话,电子竞技幕后史我断断续续构思有几年了,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最初的打算是匿名来写的,因为很多话不方便说,比如,上一节说到CEG的很多敏感问题,再比如,作为StarsWar团队的一员,我该如何书写StarsWar这8年?

如果总是歌功颂德,那太简单了,我把StarsWar拉赞助用的PPT发出来就好,保证图文并茂数据诱人,但实际上StarsWar在发展过程中犯过太多次的错误,撞过太多次的墙,有些错是别人犯的,有些则是我们自己犯的。

既然这是一部探讨电竞未来趋势的文章,既然我已经决定不匿名来做这个黑脸,那么,我就先从自黑开始吧。

StarsWar创始人、Replays.net创始人周豪Zax

Zax是中国电子竞技幕后史上一个很关键的人物,特别是从2003年WAR3时代到现在,他的性格魅力和个人号召力影响了很多电竞圈的事态发展,这里先要介绍下这个人,不然后面有些事情大家不好理解。

Zax是一个很低调内敛的人,无论在电竞圈内外都是这样。我认识他快9年了,在我眼里,他是一个类似唐僧一样的人,别误会,不是说他话多,而是我佩服他的那份包容和平和。

无论是熟人还是生人,无论他们对Zax装逼也好,出言不逊也好,欺负他也好,求他也好,提建议也好,他总是能很包容的看待这些人和事,而且遇到有求于他时,他大多都是相信对方,尽力帮忙,哪怕明知对方不会有回报。

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虽然“吃亏就是占便宜”这个老话很好理解,但是有多少人愿意先吃亏呢?而且还不是一次两次。

Zax不光是能吃亏,还能容人。《天下无贼》里的黎叔说:能容的下兄弟,才能当大哥。这话也是说着容易,做着难,特别是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

我们这一代的独生子女从小只跟家人在一起,说话做人往往都是家人迁就,平辈之间除了在学校相处,生活中没有太多的摩擦,造成的结果是一旦离开父母进了学校和社会,人家没必要迁就我们时,我们就会显得格格不入。

可是,独生子女并不是坏人,只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棱角和刺。你说思想独立、有能力、却没有棱角和刺的人有没有,有,但很少,Zax就是一个,他能包容别人各式各样的怪脾气,允许别人尝试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也很少否定下属的创意,甚至有些创意的风险还不小。

比如,去年StarsWar7策划的时候,我说我要做主持人,尝试美式的脱口秀开场,先不说国内电竞圈是否有成功先例,我之前可是一直在幕后做导演,从没走到过幕前,但他却从头到尾都十分支持。

就这样,ZAX能很神奇的把我们这一群神经病和偏执狂拧在一起,却不被我们刺伤。我个人认为,有这种天赋的人,命中注定会成为核心。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因为ZAX的这种凝聚力,各式各样的朋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解决问题,于是,孟子的那几句话就曾在StarsWar多次遇到危机时显灵。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聊聊StarsWar这事。

这还要从2002年开始说起,2002年7月22日,Zax为了给自己做的星际争霸录像网站“经典录像下载站”找个更好的域名,就尝试性的查了下Replays.net有没有人用,结果惊奇的发现这域名竟然空着,于是Zax就成了Replays.net的创始人。

2003年到2004年,《魔兽争霸3》(WAR3)的兴起,让已转型WAR3经常发布录像的Replays.net开始火热起来,再加上Zax的性格特点,很快就聚集了一大群War3的战报和新闻爱好者到RN的论坛中,就在这个过程中,他在RN论坛里认识了当时只是个在美国骑单车送外卖的留学生许云波,谁也不知道,就是这个人在1年后,就是变成了后来冠名WE收购Replays.net和GamesTV的IGE老板。

许云波,上海人,2004年刚在美国读完硕士,每天打War3送外卖,日子过的很悠闲,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天堂2》美服和暴雪的经典游戏《魔兽世界》已经火热起来了,当别人还在开荒副本的时候,许云波已经敏锐的意识到服务器中形成了巨大的虚拟物品交易需求,而中国当时刚开始有一些小工作室进驻美服赚钱,可是毕竟没有他在美国信息渠道那么方便。

于是,他召集了自己在国内的大学同学和朋友,建立一个虚拟物品交易网站mmoshop.com,模式很简单,从中国的工作室收金币,然后卖给美国人,由于虚拟物品交易没有物流问题,所以成本很低,效率也高,十分赚钱,不过,当时这个生意在美国已经有人在做了,还做的很大,就是美国IGE公司(Internet Gaming Entertainment)。

许云波并没有惧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团队都是中国人,做这件事情更有优势,他收到的金币能比IGE更便宜,于是从2004年5月开始,mmoshop.com的销售额每天都在大幅度攀升,不到3个月,mmoshop.com就吃掉了美国IGE一半多的市场。

IGE创始人是美国好莱坞曾经的童星Brock Pierce,2004年秋天,当时27岁的许云波和24岁的IGE创始人Brock坐在一起谈公司合并了,谈判结果是IGE收购了许云波的mmoshop.com,并在2005年派许云波回上海,成为IGE中国代表处的总经理,发挥他的长处,专门负责虚拟物品的采购。

这个时候,ZAX还在九城工作,许云波力劝Zax来自己的公司,并计划组建一个国际性的电子竞技超级强队,于是,Zax带着Replays.net加入了IGE,并且说服了一直合作的KING,KING带着有SKY和SUHO的YolinY战队来到上海,至此成立了WE俱乐部。

IGE当时会促成这一切,一方面是因为许云波自己对电子竞技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虚拟物品交易当时在国内没有什么合适的推广途径,与其花一大笔广告费用,还不如就从电子竞技资讯网站入手,做起来还能获得一定的话语权,从而改变虚拟物品交易的形象,这也是IGE后来收购GamesTV的原因,GamesTV也就是现在文广游戏风云频道的前身,这是后面要讲一个故事了,这里暂且不表。

在IGE完成对电子竞技的整合后,Zax开始实施以战队、网站、赛事组成的铁三角推广计划,其中战队是WE,网站是Replays.net,赛事就是StarsWar。

StarsWar最开始的设想,并没有太深的考虑,只是因为当时WE收编了中国和韩国最顶尖的WAR3选手,组成了一个十多人的超豪华国际电子竞技明星阵容。

2005年6月19日的第一届StarsWar其实就是一个WE战队的亮相,当时是在上海卢湾体育馆,采用KOF制,WAR3项目1对1单挑,输的下场,赢了的留下继续打,赢的越多累积的奖金越多,策划的很简单,舞台设计也很简单,只是一个台子,上面放两张带Replays.netLOGO的桌子,推广倒是蛮大手笔的,在很多论坛里和浩方平台上做了广告,于是卢湾体育馆现场2500个座位的场地竟然坐满了。

由于当时KOF的赛制没设计好,同时还遇到比赛机器的问题,第一届StarsWar从下午3点开始一直打到晚上12点还没结束,但是令人惊奇的是现场竟然还有300多人不走,一直在看台上等着结束后要跟选手们签名。正是这一鼓舞人心的场景给IGE公司上上下下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于是在第一届StarsWar结束后不久,第二届SW的举办方案就提上了议程。

经过老大们的讨论,暂定第二届StarsWar在2005年10月举行,扩大规模,增加国际电竞明星数量,放在上海长宁国际体操中心举行,这是一个4000人的场地。这让我们当时的压力很大,因为无论怎么做,归根结底是要落到“赛事赞助费用谁来掏?”这个问题上的,虽然IGE当时很有钱,但是老板可没说过钱他全出,而当时忙StarsWar这个项目的就我们几个人,我一边要做招商方案,一边要做具体执行方案,还要去对接场地,准备网络和现场搭建的沟通,ZAX在忙着邀请明星,安排比赛选拔和赛程,跟公司争取费用。还有网站的同事在忙宣传推广的事情。

那段时间,每天都会发生意外的情况,每天都在救火似的到处解决问题,造成这个局面,现在看来有几个原因。

1、我们当时没经验,也请不起专业的展会公司来做。

在那之前中国没有做过4000人现场的电子竞技赛事,WCG总决赛虽然在体育馆里做,但是都是只开放内场,看台封掉的。坦白的说,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做一个4000人场地的活动会比以前复杂那么多,后来光是安保的升级、批文的升级就让我们掉了几层皮。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会那么难,可能就缩了,幸好不知道,所以后来硬是咬着牙撑,撑着撑着也就过来了。

2、管理水平低。

当时几个人忙的要死,压力巨大,心里还挺有成就感,现在回头看,就是这种事必躬亲的做事方法是错的,不懂管理协调还不放权,最后团队没有培养起来,项目也做不大。当时Replays.net已经有将近10个人了,IGE市场部也有不少人,还有GamesTV的人员,就算去掉技术和编导人员,能用的市场和媒体人员也不少了。如果按照现在的做法,找公司商量组建项目组,然后调集公司主力进行分工协作,术业有专攻,效果好而且还不会累,更不会形成瓶颈,造成别人想帮忙都帮不上的尴尬。

虽然我这里了了几句话就过去了,但这2点当时可是折磨了我们大半年。

招商方面,谈的几个赞助都是刚开始兴趣很大,但是最后总是各种原因没了消息,这跟当时的电竞环境也有关,当时SKY还不是WCG双冠王,中国电子竞技的认知度也不是现在这么高,国内玩家也是只看韩国欧美的明星,拿旧社会地主家苦工的话说,那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可不止三座大山。

于是,原打算2005年10月就做的第二届StarsWar在不断的延期,为了等一个大赞助商的消息,硬是拖到了年底圣诞节,最后我们商量了下,不能再等了,必须要在农历新年之前把这个项目完成。

刚好当时上海的“天联世纪”公司正打算做《街头篮球》的全国总决赛,他们找到GamesTV询问直播的合作,当时GamesTV的妖魔,也是现在的游戏风云副总经理张哲希,把我和ZAX叫过去一起开会,听“天联世纪”的人一说他们比赛时间点和需求,发现跟StarsWar不谋而合,沟通了下细节后,双方就决定合在一起做了,我们有关注度,他们有费用。

就这样,第二届StarsWar被定在2006年春节前的第7天,当时离比赛开始还有一个半月,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重新动起来。

正在我们售票和宣传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突然得知场地方认为StarsWar有很多的外国人参加,所以需要中国外事部门或者国家一级部门的审批,不然公安那边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当时距离比赛开始还有3个星期,门票已经出去了一大半了,我和ZAX当时就懵了。

由于StarsWar2邀请的明星阵容十分强大,很多明星在都是第一次来中国,有很多明星甚至相互之间都没见过,到处都在疯抢门票,我们通过上海的11家连锁网吧进行铺票,效果很好。

再加上当时的时间点也很好,过年前所有的娱乐演出都没有,无论是游戏展会还是传统体育赛事,演唱会都没了,学生也在放寒假,那个档期只有我们一家在做,所以吸引了大量了关注。

上海长宁国际体操中心的位置也很好,大家也都知道,地铁也不远,打车也很近。

可是,即使天时地利人和都有,没批文体育馆就会取消活动,虽然他们并不想取消合同,但他们更不想摊上麻烦,这个我们能理解,可我们很郁闷。

经过简短的讨论,外事部门这条路没戏,他们跟电子竞技八杆子打不着,解释起来都不知道找谁说,只能走体育部门,但是按照最快的流程也要提前3个月递交申请,当时摆我们面前的几乎是一个绝境,于是,疯狂的到处托人找关系开始了,从上海体育局、北京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只要是认识的人就都联系了一遍,甚至走了我们并不熟悉的文化部门,为此还差点把事情弄的更复杂。

幸好Zax的人缘广,找到5V,这里要再感谢一下当时在国家体育局工作的5V,他就是亚洲第一个获得人族大法师头像的魔兽争霸选手,为了加快流程速度,他亲自帮我们去走审批,每天站领导办公室门口等领导,跟领导解释这是个什么事,争取得到领导的签字,但是即使是这样超常规的操作,一直到活动开始前一个星期,批文才走到最后的领导盖章阶段,而另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传来:领导出差了,要下个月才能回来。

那段日子真是过的度日如年啊,我们几个人每天晚上觉都睡不着,瞪着天花板,因为两天的比赛门票出去了1万多张,全部被抢光了,我们每天在公司里就是盯着手机等北京的消息,因为准备工作差不多都做好了,也没心思去想细节,每天纠结的是要不要发推迟的活动新闻?每天都在讨论做与不做,道歉还是不道歉的问题,因为有大量玩家从外地过来,他们提前买了车票订了旅馆还约了朋友,所以比赛延期造成的损失不仅仅会是大家的钱,还有我们的信誉也会全部毁掉。

Zax在那个期间表现出了强大的抗压能力,很轻松的跟我们说话,没有任何急躁和发火,那段时间正是美剧《越狱》火的时候,他还推荐我们看《越狱》,说我们现在就跟这个电视剧一样,每集都会先解决一大问题,然后出现另一个大问题,但是最终问题都会解决的。

就在我们都快崩溃的时候,那是StarsWar2开始前的第3天早上,我们拿到了国家体育局那边传真过来的盖章文件,我至今还记得ZAX把传真递给我时,我全身的紧绷瞬间散去的感觉,当时的心情起伏太大了,以至于后来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我都不会太紧张了。

2006年1月21日-22日,第二届StarsWar在上海长宁国际体操中心举行,两天的比赛有一万多人次的观众到现场观看,25万独立IP的网络直播,预计有300万人同时收看,创下中国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记录,并掀起了明星邀请赛网络直播的新热潮。

StarsWar2现场座无虚席,那时我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刻之一,相信也是很多现场和网上观众最美好的记忆之一,虽然现在回过头看,有太多的地方没有做好,舞台很简易,第一场比赛结束机器就出现故障搞了半个多小时,GamesTV当时做直播连个像样的导播台都没有,只有一个公文包大小的切换器,甚至搭建忘了给解说席安装灯光了,但是在我们的记忆里那一年是完美的。

StarsWar2结束后,我们在Babyface酒吧的VIP包厢里庆祝,我们跟欧洲人拼酒,酒吧里竟然有很多人认出了那些选手,到处有人送酒,以至于第二天早上我们很多人都头疼欲裂,但是大家依然很高兴,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真的很开心,我怀念那一年的如释重负,那一年的疯狂。

之后的第三届StarsWar放到西安是我的建议,但这是一个错误的建议,当时我是觉得StarsWar的出路在于全国性的巡演,如果总放在上海,大家会失去兴趣的,现在来看,这个思路似乎是对的,但是我们当时的执行经验太少了,异地操作出现的问题又是成倍的往上翻,管理成本也大幅度提高,最后效果一般。于是第四届就放回了上海,并且与Chinajoy合作,之后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赞助商收缩支出,IGE美国公司出问题等等原因,我们一帮人就散了。Zax去了新加坡Razer总部工作,WE在跟百事可乐合作,Replays.net被IGE卖给了北京的迈动公司,就是Ehome的母公司。

直到2010年Zax又从新加坡回来,StarsWar才又开始,后面的事情我们下一部幕后史再写,下面我们盘点一下StarsWar。

在2005年StarsWar之前,中国的比赛几乎都是类似WCG的杯赛模式,从草根的选拔到最后冠军的决出,这个模式从1998年就开始有,在运行了很多年后,已经彻底失去了活力,因为电子竞技职业队的出现让分赛区的选拔开始变得没有悬念,一般选手很难再打出来,而职业水平与业余水平差距越来越大,造成了分赛区的选拔没人多少人参加了,赛事关注度也就下降了。

简单的说,就是当时电子竞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星已经出现了,而爱好者也更倾向于只做观众,而不再是自己去打比赛了,StarsWar就在这个时间点上成功的抓住了机会,成就了自己的辉煌。

之后,很多比赛都开始意识到观众对明星表演赛的需求,开始进行转型或者合并,但是客观的说,在那之后,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过去了,从2007年开始CS和WAR3项目的老化已经很严重了,DOTA当时还没起来,已经成名的电竞明星依旧是那么几个,比赛越来越多,观众的视觉疲劳度越来越大。而在现场看比赛时间跨度太长,并不像电影或者演唱会这种娱乐方式最多3个小时就结束了。再加上网络直播技术的成熟,在家里看比赛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于是,如何吸引观众到现场观看比赛?就变成了我们新的课题。

我简单说下2010年之后StarsWar的探索和理念,2010年重生后的StarsWar选择了坚持专业和高水平的明星表演赛,并试探性的向娱乐方向发展,2012年成功加入了StarsWar电子竞技学院奖颁奖典礼,美式脱口秀开场,明星唱歌等等。

StarsWar的理念是,降低电子竞技的门槛,往娱乐化发展。因为我们发现在来现场的观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次级电子竞技爱好者,他们是爱好者的朋友或者亲属,他们来这里抱着更多的是一种类似聚会郊游的心态,核心的玩家毕竟是少数,用高水平的比赛抓住他们很重要,但同时照顾好他们的朋友也很重要,让玩家到现场能觉得开心好玩,有事做不无聊,既能见明星拿签名,又能看高水平比赛,这是一个看起来简单,但是需要花相当多心思才能完成的工作。

赛事在现在这个阶段依然是一个不赚钱的产品,或者说这是一个很不稳定的产品,赞助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这不是未来赛事的主要收入来源,将来赛事到底是靠提高门票价格来维持,还是赞助跟门票相结合,或是有其它模式,这个现在我也说不准,电子竞技依然在摸索阶段,也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一起尝试。

中国电子竞技赛事的三种形式,杯赛模式和明星表演赛模式已经讲完了,还剩下联赛模式,这个会放在下一章,跟中国游戏视频媒体的格局一起讲。

作者简介

BBKinG,电竞人,前上海文广《游戏人生》《游戏大家谈》谈话节目编导,StarsWar总导演,现牛铺项目经理,WE俱乐部经理,游戏产品制作人,著有《中国电子竞技幕后史》等

(图片来自于网络)

请尊重和保护原创内容,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并想要转载,联系本文作者取得授权是一条很方便快捷的渠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连载】中国电子竞技幕后史(六):StarsWar的娱乐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