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一场朝圣之旅

一个人,87天,627英里(相当于1009公里)。

缘起一个普通早晨的一封来信,这是一封二十多年未联系的前同事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这名叫奎妮.轩尼斯的同事得了癌症,已经到了晚期,特意嘱托疗养院的修女打印的一封告别信。

出于礼貌,哈罗德写了一封礼节性的回信,在寄信的过程中,他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却一直没有将手中的回信寄出去。在走过一个又一个邮筒的过程中,他忽然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他想要徒步走到奎妮所在的疗养院,这是一个跨越英格兰的上千公里的漫长旅程,这对他一个六十五岁的老头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似乎有一种内心的声音在催促他走下去,不要停。于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他决定走下去。

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人生中最大的且唯一疯狂的事件了。他平淡了一辈子,从他出生时起,他就习惯于将自己隐身在家庭之中,以免挡住父母的视线而引起他们的不满,在家庭中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更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爱。13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了,16岁那天,父亲又将他扫地出门。家庭生活使他养成了一个小心翼翼的习惯,生怕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长大后,他找到了一份酿酒厂销售代表的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年,既无升迁,又没故事,既无朋友,也没敌人。甚至连退休那天,也没有给他举办过一个欢送会。他就像一个隐身人一样生活了六十年。

跟随着哈罗德的脚步,他的故事也逐步展开,原来,他曾经也有过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他的儿子叫戴维,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优秀,一直考第一名,一路考到剑桥大学。只是,他对于“父亲”的角色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他始终无法担当“父亲”的角色,不敢跟儿子亲热,不敢去抱他,好像这个儿子不是他的亲生骨肉,而是别人家的孩子。而他的妻子对这个儿子却倾注了全部的爱,全心全意地照顾着这个可爱的小生命。在儿子戴维的成长过程中,哈罗德基本上是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随着戴维一天天地长大,他不断地挑战父亲哈罗德,总是跟他针锋相对,甚至通过自残来想引起父亲的注意,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不能爱他更多一点,就像其他人的父亲一样。难道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吗?他不断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残害自己,他想弄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他一直没有找到答案,他不停地酗酒嗑药,多次濒临死亡,最终,他选择在自家的花园棚架上吊自杀了。他太痛苦了。经过这么多年的试探、拷问,他依然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他累了,也倦了,他想亲自结束这个没有尽头的无聊的游戏。

儿子的自杀让哈罗德崩溃了,他一直小心翼翼地活着,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而让他人生气,他尽量不给人希望,以免让他人绝望。对于儿子戴维,他以他为荣,觉得上天给了他一个这么聪明的儿子真是对他的眷顾,但是,一旦联想到“父亲”这个单词,他就感到莫名的惊慌,那痛苦的画面就汹涌而来,似乎要将他淹没。他一直将这些记忆刻意压缩在内心深处,并在上面加了一把大锁,他不敢面对这些,他宁愿选择忘却也不愿面对。他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他深爱着他的孩子,只是,他已经忘记了怎么去爱,他害怕自己的爱会对他造成伤害。于是,他选择继续做一个隐身人,以免他的爱伤害到儿子。他不知道,他的选择让他走上了他父亲的老路,他的儿子又处在了他曾经的位置上,儿子需要父亲的关爱,儿子需要父亲的肯定,儿子需要父亲的关注。他没有想到,他的无爱的“父亲”角色深深地伤害了儿子,就像他的父亲曾经伤害他的那样。

因为儿子的关系,特别是儿子戴维六岁那年在海边遇险的意外,使莫琳与丈夫哈罗德的亲密关系越来越疏远,他们曾经爱得那么热烈,爱得那么深沉。随着儿子戴维的自杀,夫妻之间的关系直接跌入冰点,他们分居了,从此,爱人形同陌路。每天只是礼节性的客套话,问候语,再也无法进行深入的交流与灵魂对话。就这样,两个孤独的人同处一室,却无法再温暖彼此,他们孤独地一起继续生活了二十年,似乎他们还将继续孤独地生活下去。

这无边的孤独让哈罗德感受到了窒息的恐惧,虽然说他习惯了孤独,习惯了被无视,但是,他内心依然渴望爱,渴望关注,渴望肯定,就像他儿子戴维曾经渴望的一样。孤独有多浓,渴望就有多热烈。他的孤独就像汽油,一旦碰到了火源就会爆炸,就会熊熊燃烧。而奎妮的来信,就是这样的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他的孤独,将他多年打造的与世隔绝的内心城堡付之一炬。他要改变这一切,无论什么都行,只是要改变,他要跳出这无尽的孤独的汪洋大海。于是,一个无厘头的理由就成了他行动的充分条件,他上路了,一步一步地去丈量这个国度去了。

原本他以为走路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不就是将一只脚放在另一脚前面就行,不断地重复这个简单的动作即可。只有在路上的人才知道,走路并不简单,至少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简单。很多次,他都想放弃,纠结、迷茫、无助、崩溃,但总是在最后一刻,他又找到了坚持下去的理由,恢复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前面虽然困难重重,也不知道会有什么在等着他,但是,身后却是他急于想逃离的孤独,于是,他不断地坚持着,坚持着走下去。

走着,走着,在离家越远的地方,他的心却离家越来越近,那些曾经拼命抗拒的东西,那些刻意深藏的记忆,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仿佛空间的抽离,赋予了那些曾经熟悉的一切以崭新的意义。他像一个旁观者,冷静地观看着记忆的剧场在上演着他的前世今生,看着、看着,他的心就开始重新活了过来,他开始思念他的妻子,那个他挚爱一生的女人,他好想在电话中告诉妻子他不想走下去了,他想回家,他思念她。其实,莫琳何尝不思念他的丈夫,她何尝不希望丈夫能够回家,她真的好怕哈罗德一去不返了,自从哈罗德离家出走的这些日子,她也在反思,她发现她之前对哈罗德的很多指责都是不公正的,她在很多方面误会他了。于是,她开车动身去找他,她要把他接回家。当她追上哈罗德,要求哈罗德跟她一起回家时,哈罗德拒收了她,他说他要继续走下去,他要完成他的使命,虽然他也不清楚到底他的使命是什么。她只好返回了家,当哈罗德继续走下去,就快要接近终点的时候,他却继续不下去了,他围着这个终点站转来转去,就是不愿意走过去,他在电话里告诉妻子,他不想继续走下去了,他要回家。莫琳虽然很想让丈夫回家,但是,她知道这是他的心愿,如果他没有完成这个心愿,他的整个后半生都会后悔的,于是,她坚持让他走下去,去完成他自己的使命。

最终,在犹豫徘徊了良久之后,哈罗德终于走到了终点----贝里克市圣伯纳丁临终关怀疗养院,在疗养院里,他见到了他的故友---奎妮.轩尼斯,病魔已经彻底将她摧残得不成人形,她舌头已经被切除,无法说话,她的视力、听力也差到了极点,但是,她能够感觉得到坐在她床前的这个男人就是她曾经最在乎的那个人。她很感激上天能够将他送到自己身边,她已经心满意足了,从此,这个世界她再无牵挂,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当晚,她就安心地离世了。

看着曾经的故友被病魔折磨成这个模样,让哈罗德伤心不已,支撑他行走的信念----“只要他能够坚持走到贝里克,奎妮的癌症就能被治愈。”现在,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但现实却将他的信念打得粉碎,他到了,她却逝世了。正当他茫然无力地徘徊在贝里克的海滩边时,莫琳赶来了,她给了丈夫及时的安慰,让他的心得以安定下来。他和她一起,参加了奎妮的最后告别仪式。当他们再度在贝里克的海滩边散步时,他们第一次见面的记忆突然鲜活了,他们突然想起了见面时的一切,他们又重新找回了失去的爱意。这一刻,他们的心靠在了一起,不再有隔阂,不再有误解,只剩下爱,浓浓如初见时的爱,而且,经过岁月的酝酿,他们的爱情更浓烈、也更纯粹、更持久而弥新。



读后感:

原本我以为这是一本枯燥的畅销书,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一个一事无成的普通人,一场荒唐的莫名其妙的行走。然而,一旦开始阅读,我就舍不得放下了,一口气将它读完了,当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内心澎湃,久久不能平息,这绝对是一本好书,绝对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于是,久未动笔作文的我,又有了写作的冲动,我迫不及待地想记录下我的所思所感,来平复我的内心。

我认为,这是一本关于自我发现、关于爱情、亲情、友情的好书,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会在他的心上刻下一道道深遂的印记,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它都会以这样那样的形式影响着我们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

书中令我最震憾的是哈罗德父子之间的关系,他父亲在他小时候对他的无视与冷漠,让他无法正视“父亲”这一角色,以至于当哈罗德自己当上了父亲时,他却无力承担这一切,他不敢抱自己的儿子,他不敢去爱他,他害怕自己会伤害到儿子,然而正是他的父爱的缺位,让他的儿子戴维陷入了情感的漩涡之中,戴维拼其一生都在试图引起父亲的关爱,然而,他失望了,最后,他终于亲手杀死了自己,作为对父亲哈罗德的报复。儿子的死对哈罗德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他深受着自己的儿子,只是他不知道怎么去爱他,他选择了他自己认为最无害的方式来爱着他,可是却被儿子误解了。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去爱我们关心的人,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我们的爱,更可怕的是,我们很多时候是以伤害的形式在付出我们的“爱意”。联想到这里,我反思了自己的父子之情,我感觉我的人生有哈罗德的影子,我也是一个不懂得表达父爱的人,我自己的父亲囿于没有文化的限制,他的爱子方式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做错了不是打就是骂,这是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这也是我们那个年代普遍的被教育方式。我理解父亲那一代人表达父爱的方式,一点也不责怪他。我明明知道这种教育方式是错的,这种表达父爱的方式是错的,但是,很多时候,我却自然不自然地应用在了对待自己的儿子身上,我没有耐心,我易怒,我对他不是骂,就是打,很多时候骂得很难听,事后,自己又后悔得不得了,然而,一旦面对他,很多时候就又不自觉地用上了打骂的那一套。为了纠正自己错误的父爱表达,我跟儿子约定,凡是我骂他一次,罚10元给他,打他一次,罚20元给他。虽然有一些效果,但却始终无法彻底根治打骂的习惯。

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认识到,打骂教育其实是父母教育无能的体现,但凡有更好的方法,都不会使用打骂的方式。我在想,如果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法律禁止父母打骂子女,一旦触犯,就会剥夺父母的养育权。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下,我是不是无计可施了,是不是也要像哈罗德一样,或者哈罗德的父亲一样,忽视儿子的存在?当一个隐身人?从而再陷入哈罗德的悲剧之中?

看来,是时候改变了,用关爱、用热情、用耐心、用信任来对待儿子,全力支持他、信任他,做他坚强的后盾,全身心地爱他。这一切只因为:他是我最大的骄傲,他是我最长久的希望,他是我的生命的延续,他是全新的我。

感谢《一个人的朝圣》,让我懂得了爱,让我学会了爱自己,让我学会了爱他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都需要一场朝圣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