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邝桂源 发布日期:2017-12-27
笔者曾在今年10月份发表了一片原创文章《打造以培训教育为主体的特色小镇的探讨》,对如何借助教育培训带动人口流入,形成年轻化的高素质人员集聚小镇的模式。更早之前的6月,发表文章《用培训撬动现有产业升级》,探讨了如何借助技能培训来为产业提供技术工人,为企业管理层进行转型思路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从而激活当地产业的生机并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另外,在7月曾发表文章《如何借“双创”发展当地产业》,阐述了地方主管部门如何结合“双创”风潮和政策,引导创新创业人才和资源往当地主导产业方向发展,或者发展新的产业,具有可行性。
实际上,以上三篇文章各自从三个方面一一阐述了如何发展当地产业:大教育培训引进年轻人,技能培训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双创”为产业注入新理念新动力及社会资源。这里面有一个核心,就是产业,以教育培训为关键引线串联起人、产业、资源,以创新的模式进行发展,可以快速实现有规模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下面以苏州吴中区甪直镇为例做探讨。注:甪直古镇2016年10月入选国内首批特色小镇,打造高端模具装备。
甪直镇高度重视模具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镇从事模具产业企业有200多家,从业人员6000人左右,其中技术人员2300人。实现工业产值约40亿元,实现利税约2.7亿元,是全镇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17年初,该镇出台新政,更加精准地扶持模具类的智能制造产业。提出了“模制造产业1215三年行动计划”,即100万方的产业载体,200家模具类制造企业,实现100亿工业产值规模和5亿税收。
这个时期的甪直镇可谓风光无限,荣耀加身,加之其所处长三角核心区域,顺利招商引资、做大做强自然不在话下。该镇领导也具有前瞻和战略眼光,更有魄力进行更快更好的发展。
不过,甪直镇并非没有忧患(笔者观点)。处于相类似的区位、同样发展模具产业的地方不在少数。
余姚市,2016年初实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2431”计划,力争年内做大做强20家龙头骨干企业、培育40家新兴产业先导企业、打造30个全国工业产品“单打冠军”,提升10个产业集群,力争20强企业产销规模突破300亿元。据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介绍,余姚市将深入实施特色产业集聚提升战略,在原有十大特色产业中,选择家电、模具、照明灯具等三大产业进行突破提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提升,引导整机和最终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发展配套企业,优化供应网络,增强竞争优势,逐步推进余姚市特色块状产业由简单的空间集聚向专业化集聚、系统化集聚发展,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
台州黄岩区,新一届黄岩区委区政府把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抓手,制定实施“5511”计划,就是通过五年努力,打造5个百亿元以上能级的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千亿元,新增10家以上上市企业,把黄岩打造成为“台州制造”示范区、全国“行业高地”。黄岩模具产业起步早,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有模具相关企业2200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模具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黄岩素有“中国模具之乡”之称,拥有最全的模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加工配套体系,17家模具企业入围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占全国总数的10%,为县一级模具产业集聚区中最多,注塑模具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以上,挤塑模具占全国80%以上,吹塑模具占全国40%以上。
温州乐清市,乐清市模具工业经历了30年的发展,目前乐清市已有一支42000多人的机械模具产业队伍,拥有模具加工设备,线切割机床两万多台、电火花成型机1200多台,居全国之首。近年来引进瑞士、日本、美国、德国名优机床500多台,金加工设备17000多台,全行业模具加工设备固定资产总值近27亿元。去年该市模具产值32亿元,是目前我国精密模具生产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水平最高的生产基地。目前有一半以上的模具加工单位是制造业的“附属”,有行业专家估计不出5年的时间,将会有60%-70%的模具加工企业独立出来,成为市场化的模具生产单位。
注意,以上只是江浙沪三地的竞争,目前的模具是全球化竞争,仅仅从国内竞争看,甪直镇的发展还会面临珠江三角洲、环北京、成渝、环西安等经济圈的区域竞争,还有众多产业集聚的区域,比如广西柳州(汽车和工程机械)、江苏南京(电子和重工)、安徽滁州(家电)、湖北武汉(汽车)、吉林长春(汽车)等。皆因模具产业需要依附于具体产业,且对服务响应时间有很高要求。
以上提到的江浙沪三个地区(余姚、黄岩、乐清),当地都有成熟的产业体系,而且是自发形成,与江苏很多地区以招商引资导入的产业,在产业稳定性和迁离成本方面都要高得多,不会轻易离开当地。况且这三个地区是由区县级政府鼎力支持和推动模具产业发展,所投入和撬动的资源自然比一个镇级单位要强。
综上所述,甪直镇面临的竞争压力,应该比当地主管部门所感受到的要大。在笔者曾加参加本月初的项目评审会上,就明显感受到企业端传递过来的发展压力。这些压力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人才、市场开拓、资产盘活、环保、产业集聚、产业延伸等。当地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从加大投资、寻找新的业务方向、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等,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笔者也在会上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建议,详见下图。
不过,在笔者看来,企业的自发行为终究还是零散,影响力有限,能否持续下去存在不确定性。这里面皆因存在一个核心的问题:如何培训和引进人才,包括生产加工、设计、销售、服务等方面。人才会制约现有企业的发展和新项目的引进,地产项目例外。
当地企业与院校也有过探讨,双方存在观念的差异:学校认为企业应该给学生实习的机会,企业认为学生来实习并不会对企业有直接帮助,即投入的人力物力会成为替人做嫁衣。对于直接从其他地方引进人才,也只能引进中高端的人才,并且基本上是短期的,因为多数中高端人才提供的服务,并不需要常驻当地。
这个问题,不单单在甪直镇存在,在其他地区同样是核心问题。
其实,温州乐清市的模式,给了解决人才问题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向。在虹桥镇,模具加工是当地青年十分热衷的职业,虹桥职业中学模具专业班每年可以培训200多名专业人才,再加上民间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乐清每年培训的模具加工专业技术人员在4000人以上。
乐清模具最具优势的竞争力就是人才资源充裕。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基于当地主导产业的教育培训,是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小镇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没有之一。
从产业集聚,转向特色小镇,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要做特色小镇,必须现有产业集聚,只有产业才能留住人,只有产业才能给人发展的空间,特色小镇才有发展的空间。详见《惟有能让人赚钱的特色小镇才有前途》。
因此,教育+产业特色小镇势在必行。笔者将在后面另文探讨如何发展“教育+产业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