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为赚钱 只为改变社会

在经过斯坦福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华盛顿大学后,阿里巴巴技术论坛首次进入中国内地,于3月18日晚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座拉开帷幕。阿里巴巴技术论坛是阿里巴巴针对技术精英举办的技术品牌论坛,目的在于传递阿里巴巴对技术、业务和互联网形态的思考和理念。在北京大学站的活动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博士、分别登台,讲述了阿里巴巴的公司理念以及技术发展想法。

 
在王坚博士的演讲中,首先用一个故事讲述了阿里巴巴的精神。在十几年以前,很多城市经常丢下水道的井盖。当时浙江省电视台就很奇怪,说这个人的水准到底是什么程度,为什么丢了没人管?所以,浙江省电视台专门设了一个局,找了一些托儿假装在那边偷井盖,电视台扛着摄像头偷拍,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一两个小时,让人装着好像偷井盖,从来没有人出去说一句话。但是最后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个其貌不扬的人真的去管这个“闲事”责问他们为什么偷井盖?这个人就是马云,这也是马云第一次上电视,所以说阿里巴巴是一家天生会打抱不平的公司。
 
阿里巴巴的愿景和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云表示,“阿里巴巴15年走到今天,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当时创业时,很多人都认为电子商务在中国不靠谱,互联网中国就是没有机会。但阿里巴巴是成功的,15年来每天坚持,抵挡住很多诱惑,我们坚持我们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坚持认为在没有钱的时候我们向往未来,今天我们公司应该很有钱了,我们还是向往未来。”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

 
在市场上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信用卡系统时,阿里巴巴创造了支付宝,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信用系统;在技术发展至今,因为有了互联网带来了很多新兴技术的创新,于是阿里巴巴做了云计算。阿里巴巴在做每一个产品时,都不是因为看到钱在哪里就做哪些事情,而是知道,这个技术对社会有价值,对百姓有帮助,才会去做。马云认为,互联网不应该仅仅是用来赚钱的,它应该推动社会的进步、改变社会、影响社会。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支付宝、余额宝、小微信贷,阿里巴巴的每个产品都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意想不到的惊喜。
 
如今的大数据、云计算,在阿里巴巴看来都是很早以前就想到的事情。王坚博士介绍说,在2008年10月,阿里巴巴在内部会议纪要上就有两个结论,第一个是阿里巴巴是一家数据公司,第二个结论就是阿里巴巴有义务将计算变成一种公共品。当大多数中国企业还在制造计算机,认为计算机是最核心的竞争时,阿里巴巴已经开始讨论怎样把计算变成公共产品。
 
2013年8月,阿里巴巴正式运营服务器规模已经到到了5000台(5K)的“飞天”集群,成为中国第一个独立研发用友大规模通用计算平台的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外提供5K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公司。由飞天技术打造的这台“超级计算机”,拥有的惊人的计算规模:10万核的计算能力,可承载亿级别文件数目,100TB排序30分钟即可完成,是现有世界纪录的两倍以上。王坚博士表示,“如今,计算的规模会变成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变成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会变成一个学校的竞争力,甚至会变成个人的竞争力。”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博士

 
马云之后的讲话无疑论证了王坚的观点。他说,“我坚持一点,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上面是云,下面是端,我们知道移动互联网起来了,要出现APP加云,这是未来的趋势。我们今天有几百个端,可能上千个端,但是云谁都跑不掉,所以我们押在云上,押在大数据上。”马云认为,云和端的竞争会存在,但是云和端一定会融合,这是一个趋势。
 
当阿里巴巴集团最后一台IBM小型机下线,当去年7月阿里巴巴集团最后一个Oracle数据库下线,阿里巴巴正式完成了去IOE的过程,王坚认为,淘宝和支付宝的技术标志着一个信息时代的技术。传统的信息时代公司在新的互联网时代已经是上一个世纪的怪物。新的信息技术在互联网公司的手里。
 
很多人都认为,马云是被王坚“忽悠”了,搞云计算、做5k项目,马云可能都不太懂,但正因为马云不懂技术,才会尊重技术,让技术有了创新发展的空间,正如马云自己所说,“人们一直认为阿里巴巴的技术可能是中国互联网中最差的,百度李彦宏懂技术、马化腾学技术,只有马云什么都不学,好像认为马云很差。其实正因为不懂技术,我们公司技术最好。”
 
在本次论坛上,阿里巴巴首席人力资源官戴珊宣布正式启动基于天池数据研究平台的阿里巴巴大数据竞赛和阿里巴巴春季校招活动。戴姗表示,阿里巴巴的目标是把天池平台打造成未来的“中国数据分享第一平台”和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的科研数据平台。天池平台启动后将免费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免费的科研数据和开放数据处理服务,帮助大数据科研领域的发展。阿里巴巴希望,它不仅能成为阿里云计算和大数据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更能推动教育科研领域事业的进步,为大数据研究领域培养和储备人才。
     注:本文转自51ct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