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走市井的那几年(5)

六亩地的茄子长势喜人,也着实把人累个半死,不说平时的田间管理,只这摘茄子就能把人累得爬不起来。

茄子稞上第一个茄子称作门茄,通常长不大,也就是普通苹果的大小,剪下来运到集市上便宜处理掉。后面的茄子都气球一样蹭蹭地生长,每天下午都要一个一个地从茄子稞上用剪刀剪下来,再装袋子人工扛到地头的农用三轮车里,预备着第二天早上赶集去卖。

我手上没劲,拿剪刀剪茄子剪不了几个就起水泡,剪得也慢,于是就承担着装袋子往外扛的任务,虽然说那时已经长成了一米八的身材,可力气不足,身体瘦弱,一次只能扛半口袋茄子。即使这样,还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腰酸腿疼。

偏偏那几年,农作物价格出奇得低,蔬菜丰收了,却没人买,附近几个村庄集市销量都很少,说到底还是老百姓钱包里空,听说二十公里外的南乡种菜的少,或许那里能把茄子卖掉。

太阳没露头,父亲驾驶着农用三轮车拉着一大车茄子带着我就赶往了蔡王庄集市。

行至马颊河德惠河两河三堤地带,举目观瞧,三条大堤树木成行,郁郁葱葱,刚出壳的知了叫得响亮,不时有众多鸟儿飞来飞去。两条河虽然距离近,外观水文却迥然不同,以前跟随大人在两条河里捕鱼,也在两条河里游过泳,马颊河河床深浅不一,有淤泥,水流湍急,有漩涡,所以每年几乎都有溺水的案例,大人吓唬孩子说,河里有水怪,这都是阻止孩子下水的招数。德惠河的河床平坦,白沙土的成分多,在岸边用脚踩湿土也不会往里陷,水流也缓和很多。

沿着新修的柏油路一路南行,穿过过大陈、冯家、菜张、北侯、南侯、西郎坞、王坤兮、大姜、后阎张、中阎张、前阎张、北蔡、东蔡等诸多村落,这才来到了目的地蔡王庄集。来到以后,我的心里就凉了半截,村级的集市,这街道也忒窄了,街道两旁的民宅,土坯房居多,来往赶集的人,也都面有菜色,衣着打扮,都不似富裕的,说话口音也与二十公里外的我们截然不同。

早晨刚开市,赶集的商贩陆续抵达,铺摊子摆货物。有三五个三十来岁的妇女,嘴尖舌快,行动利索,专门在路口拦截骑自行车来卖菜的菜农,妄图低价收购,这几个妇女钩打连环,暗语频频,能蒙则蒙,能拐则拐,甚至不惜偷秤鬼点钞,我亲眼目睹,不管哪个菜农跟她们做交易,都是羊入虎口,被她们耍的团团转。为生活所迫的女人们啊,抛头露面当“街滑子”,谋取衣食,或许她们未出嫁前,也是闺中的腼腆少女,也有《红楼梦》里姑娘们葬花捕蝶的意趣,而嫁人后,要关心粮食和蔬菜,当了家知道了柴米贵,就全然没有了羞怯可言,也难怪宝玉讨厌家里的婆子嬷嬷们。未嫁前,还是水做的骨肉,清澈怡人,出嫁以后也便混浊不堪了。

我们自从来到蔡王庄集,半上午也没开张,偶尔有个问价的,也问问就走,最可笑的是一个妇女问茄子甜不甜,我说你尝尝,结果她真拿起一个大茄子,擦都没擦就咬了一口。中午十二点前,集市基本结束,看看这一大车茄子,真是令人心焦。

无奈我们只得串村去卖,一边串村叫卖,一边往家赶,不管价格高低,只要卖出去就好。一下午串遍了辛庄、铁营、小白家、大白张、小白张、张顶家、张王官等大小十几个村子,这些村子基本上都是破屋烂舍,十室九空,人烟稀少,村里的人也都是老少不堪,十分不景气。年轻人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的,老的老,病的病,哪有什么购买力!

走至张王官时,遇见了多年不走动的亲戚,是母亲的姑表兄,这才引起了一段母亲娘家的血泪往事。

朋友们,时间不早了,咱还是使用说书人的惯用伎俩,欲知详情,下回再写。

我行走市井的那几年(5)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行走市井的那几年(5)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行走市井的那几年(5)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行走市井的那几年(5)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行走市井的那几年(5)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行走市井的那几年(5)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行走市井的那几年(5)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行走市井的那几年(5)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注,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行走市井的那几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