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

        《郑伯克段于鄢》,十分有名的一篇古文,乃《左传》中第一年发生的事。这篇文章,其题目原为《春秋》里面的一句话,到《左传》中被敷衍成一篇著名的古文,它讲述了郑国内的一场是宫廷内权力斗争,以郑庄公胜利巩固王权告终。它的文学色彩就在于它形象鲜明地刻画了其中的主要人物,郑庄公的阴险狡诈,共叔段的愚蠢狂妄以及武姜的愚昧偏狭。经过熟读成诵,我对这篇文章有深刻的理解,下面是我对其中主要人物性格的体会。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郑庄公吧。他的性格成因,我想主要是在于他处于权力的中心,以及母爱的缺乏,为求自保,促使他形成了他的性格:隐忍、奸诈。当然,以上仅仅是猜测。我们之所以会觉得郑庄公阴险狡诈,则是通过熟读文章后体会出来的。这也是其成为文学名篇的原因。

        说郑庄公奸诈、阴险,为什么呢?首先,这场斗争从一开始他就占据控制地位,稳操胜券。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其母为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封邑时,双方都知道,制这个邑,对彼此非常重要。郑庄公当然不会让,于是表达了他的态度:“制,严邑也,虢叔死焉。”也就是说,制这个地方,原本不是郑国的,但因地势险要,对国家安全极为重要,才通过艰苦斗争,灭掉虢叔后得来的。这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制邑,非常重要,原本是夺来的,绝不允许被人夺去,谁夺就来谁。当然他也绝不会封给其弟的。但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大度和忍让,他又说了一句:他邑唯命。于是段就到了京这个封邑。京这个邑看来也是非常不错的,但重要性绝不如制邑。从这第一次兄弟交锋,可以看出郑庄公已经胜券在握了。其次,郑庄公很隐忍。为了取得舆论优势,为了能合理地打败共叔段,他对其兄弟的胡作非为,他都听之任之,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好像自己是受害者。大臣们急了,纷纷劝谏他阻止共叔段,但看他三次回答大臣的话:“子姑待之、无庸,厚将崩”,即可看出,他是有必胜把握的,只是在等待时机。再次,他是早有准备的。 不然,何以解释,当共叔段刚要叛乱时,他就知道日期?这时,他觉得时机成熟了,无须再忍了,果断行动,立即出兵,制止叛乱,使其弟弟出奔,除掉了这个隐患。

        段的愚蠢狂妄表现在:一是不被核心权力人物(他和庄公共同的父亲)接受,而不自知,恃母宠而娇,这就是愚蠢;二是看不到自己的必败之途,这是无知。从未能被封于制邑时,他就处于失败的境地了。但是狂妄的段按捺不住自己对权力的渴望,步步进逼,自己始终处于舆论劣势而不自知,终于自找死路。首先超标准建造城墙,并强逼两邑两属于己,并最终收两邑于己。“一山不容二虎”,这犯了做国君的人的大忌,因此,必失败无疑。

        可以说,这场斗争的发生,完全是由武姜导致的。仅仅由于生庄公时难产,使她母爱的天平完全倾斜,厌恶庄公,偏爱共叔段。是她对共叔段的过度溺爱,过份纵容,成为其小儿子的帮凶,直接导致了兄弟相斗,骨肉相残,最终自己自食苦果。这就是她的愚昧偏狭。

        说完了我对文中人物性格的体会,我还想说,这篇文章的确好。我认为言简意深。字数不多,但对每个人物的形象却刻画得极为到位。如果有好事的编剧,给添点油,加点醋,估计可以写成一部充满爱恨情仇的长篇电视剧了,不过至今我还没有看到,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看到。

        还有一点,这篇文章,首先呼应得极好。整个事件,以“初”字开始,同时也以“初”结束。通过这两个“初”字,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庄公和其母的虚伪。他们真的会母子相亲,其乐融融吗?想来,庄公的“其乐融融”,是由于颍考叔的也谋画策,避免了自己的“不孝”名声,母子相传,自己的“孝”的正面形象仍然存在,仍算一个正义的国君。武姜的“其乐泄泄”,在于虽然自己帮助小儿子夺权失败,但大儿子还让继续享受国君之母的尊贵的待遇吧。可是我们能从中看到那份真正的温馨母子情吗?

        然而,“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果郑庄公能够认真悔过,做一个真正的孝子,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只是,兄弟情分,恐怕再也找不回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伯克段于鄢》读后感)